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第七中学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 A.核仁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膜被破坏 D.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 2.下列为某家族 ABO 血型与某遗传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有些家庭成员的血型已经清楚(见图中标注)。已知该地区人群中 IA 基因频率为 1.1,IB 基因频率为 1.1,i 基因频率为 1.8;人群中该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11111。已知控制血型与疾病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9 号为该病男患者的概率为 1/313 C.3 号与 4 号再生一个 O 型孩子的概率为 9/21 D.5 号与 B 型血男性生一个 O 型血儿子的概率为 1/17 3.原发性甲减是甲状腺病变导致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主要病因是甲状腺不发育或者发育不全、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原发性甲减患者不可能出现( ) A.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 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 D.易疲劳、动作缓慢、智力减退 4.对制备单克隆抗体与培育番茄一马铃薯的共同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都可以用电激的方法促融 C.培养环境中都需要有适量的二氧化碳 D.都需要用适宜种类的激素处理 5.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对照方法均只采用相互对照 B.实验均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中用到了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对细菌进行培养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出现少量32P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引起 6.如图分别表示真核生物与A基因(核基因)有关的转录和翻译的生命活动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生命活动一般发生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 B.图1中④加到③末端 C.图1中③就是图2中的⑦ D.若A基因中一个碱基缺失则翻译出的蛋白质长度与原来相比的变化可能是不变、变短或变长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 7.(9分)紫萁是蕨类植物最古老的代表之一,其叶可食用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根、茎具有清热解毒、降血压防癌抗癌等功效。某研究小组在正常条件下对当地紫萁的光合特性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研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曲线表示胞间CO2浓度的是____________(填“实线”或“虚线”)。 (2)紫萁适于生长在阴湿环境,光合“午休”会影响产量,某学习小组认为间种高粱可减缓紫萁的光合“午休”。为此进行实验探究,请完善以下实验: ①将该地块均分为两块,分别标为甲组、乙组,其中乙组为实验组; ②____________,对两组进行相同的栽培管理; ③在高粱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测量甲、乙两组紫萁的____________和胞间CO2浓度; ④如果____________,则表明他们的设想是正确的,原因可能是间作高粱能提高____________,降低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提高紫萁的胞间CO2浓度等。 8.(10分)近年来,在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污水过程中,与化学、物理除氮方法比较,目前认为微生物反硝化去除氮素污染更为经济有效。科研工作者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具有定向高效降解含氮化合物能力的工程菌,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问题。 (1)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是氮循环中一个重要的生物过程。亚硝酸盐还原酶(Nir)是该过程的关键酶,是由野生菌株YP4的反硝化基因(nirS)转录后,再翻译出具有___________作用的蛋白质。 (1)工程菌的构建 ①研究者利用NCBI数据库查到nirS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nirS基因。PCR技术利用了___________的原理,使用耐高温Taq酶而未使用普通DNA聚合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者用HindⅢ和BamHI两种限制酶处理nirS基因与p质粒,在_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进行体外连接,用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在含庆大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并提取质粒,如果用HindⅢ和BamHI双酶切,得到两个片断电泳结果分别与_______________电泳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获得重组质粒pYP4S。 ③将pYP4S转化到野生菌株YP4中形成工程菌YP4S,培养后进行PCR鉴定。为鉴定筛选出的菌落中是否含有正确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拟设计引物进行PCR鉴定。图1所示为甲、乙、丙3条引物在正确重组质粒中的相应位置,PCR鉴定时应选择的最佳一对引物组合是_________。某学生错选了图中的另外一对引物组合,扩增出长度为1.1kb的片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检测工程菌YP4S除氮的效能 ①工程菌株YP4S在已灭菌的模拟污水中培养36h后,检测结果如图1。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进一步证明工程菌对含氮污水治理更有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0分)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问题: (1)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子代雄蝇性染色体的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某雄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四种基因型的精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正常情况下,要想通过一次杂交确定上述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必须选择的亲本表现型组合是_______。若子代_______________,则控制红眼(B)和白眼(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上述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上述实验的子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雌蝇,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0分)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某兴趣小组利用白眼雌蝇和红眼雄蝇进行杂交,在大约每2000个子代个体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蝇。 (1)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为一对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上述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伴性遗传的_______特点。 (2)已知果蝇性染色体组成异常及性别表现如下表所示(“O”表示不含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组成 XXX XXY XO XYY YO YY 性别 致死 雌性可育 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 致死 致死 注:已知性染色体异常的可育个体,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联会及分配均是随机的 针对上述实验中出现白眼雌蝇的原因,可做出如下两种假设: 假设一:亲代雄蝇某一精原细胞红眼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基因型Xa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白眼雌蝇。 假设二:亲代雌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产生了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的异常卵细胞,与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________的正常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白眼雌蝇。 (3)某同学设计了杂交实验来验证上述哪一假设成立:让该白眼雌蝇与正常红眼雄蝇多次杂交,若子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二成立,否则假设一成立。 (4)另一同学认为不需要通过杂交实验也能验证哪一假设成立,请代他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5分)浙江某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桑树下长有杂草,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塘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经________________后,可以为桑树提供________________。 (2)鱼的能量来自第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在饲料充足的养殖条件下,鱼类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____增长。 (3)该农业生态工程应用的技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______技术,能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答案解析】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 【题目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由于粗面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核糖体合成的多肽不能进入内质网进行初加工,从而阻断了分泌蛋白的合成,这一结果直接导致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D 【答案解析】 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该遗传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E、e表示),据此答题。 【题目详解】 A、据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6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EE、2/3Ee,人群中患病的概率为1/11111,即ee的概率为1/11111,则e的概率为=1/111,因此E的概率为99/111,根据遗传平衡定律,EE的概率为(99×99)/(111×111),Ee的概率为2×99/111×1/111,人群中正常个体中Ee的概率为Ee/(EE+Ee)=2/111,因此,9号患病为男性的概率为2/3×2/111×1/4 ×1/2=1/616,B错误; C、关于血型,3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IAi:IBi:ii=(2×1.1×1.8):(2×1.1×1.8):(1.8×1.8)=1:1:4,则3号为O型血的概率为4/6=2/3,3号个体产生i配子的概率是1/6×1/2+1/6×1/2+4/6=5/6,4 号个体产生i配子的概率是1/2,因此3号和4号再生一个O型血孩子的概率为5/6×1/2=5/12,C错误; D、5号个体有A型、B型和AB型三种血型,其中产生i配子的概率是1/4×1/2×2=1/4,6号B型血有两种基因型IBiB或IBi,其中基因型是IBi的概率为(2×1.1×1.8)/(2×1.1×1.8+1.1×1.1)=16/17,因此5 号与 B 型血男性生一个 O 型血儿子的概率为1/4×16/17×1/2×1/2=1/17,D正确。 故选D。 3、B 【答案解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题目详解】 A、据题干信息可知:甲减的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