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大内科学教案04消化系统疾病-11功能性胃肠病

举报
资源描述
授课教案 授课题目:功能性消化不良(FD)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20 级七年制临床医学 学 时:1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本病的基本概念,诊断原则。 2熟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3了解基本药物治疗的选择及心理和行为治疗的重要性。 重 点:如何排外诊断,报警症状及体征 难 点:如何排外诊断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 一、 定义(5分钟) 结合病例讲解何为FD。 有上腹不适症状(上腹痛、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的一组综合征,症状持续或反复存在,病程超过1月。临床很常见,国内FD占胃肠专科门诊病人的50%。 二、 病因、发病机理(8分钟) 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与上消化道动力障碍、肠神经系统和胃肠激素、精神因素有关,与幽门螺杆菌、胃酸、慢性胃及十二指肠炎症关系不大。 三、 临床表现(8分钟) 无特征性表现。上腹痛、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常以某个或某组症状为主,起病多缓慢,病程迁延,可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临床分为3型,溃疡型、动力障碍型、非特异型。 四、 诊断及鉴别诊断(10分钟)诊断标准详见教科书421页。诊断程序:为一排除性诊断,需先排除器质性疾病,临床中应注意“报警症状”:45岁以上,有贫血、消瘦、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难等表现,应彻底检查明确病因。鉴别 五、 治疗(5分钟) 六、 小结(4分钟) 授课教案 授课题目:肠易激综合征(IBS)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20 级七年制临床医学 学 时:1学时 目的要求:1掌握本病的基本概念,诊断原则。 2熟悉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3了解基本药物治疗的选择及心理和行为治疗的重要性。 重 点:如何排外诊断,报警症状及体征 难 点:如何排外诊断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 七、 定义(5分钟)一组临床综合征,以下腹症状为主(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表现),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症状持续或反复存在,病程超过3月。临床很常见,国外IBS占胃肠专科门诊病人的20--50%,国内20℅,近来有增高趋势。 八、 病因、发病机理(8分钟) 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知异常、精神因素等有关。 九、 临床表现(8分钟) 以下腹症状为主。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等, 常伴失眠、焦虑、抑郁、头昏等精神症状。 临床分为3型,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 十、 诊断及鉴别诊断(10分钟)诊断标准详见教科书423页。诊断程序:病史+体征→初步诊断→结肠镜→诊断性治疗,随访。强调详细采集病史,警慎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变,注意随访。 十一、 治疗(5分钟)对症为主、综合治疗和个体化原则。治疗措施: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注意无特效药物。 十二、 小结(4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内科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