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更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监督学】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代码:2528

举报
资源描述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监视学】筒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代码:2528〕 盗传必究 一、筒答题 1. 筒述事前监视、事中监视和事后监视。 答:事前监视是指监视主体为了预防腐败的发生,防范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和不当行为而对监视对象 拟进展的活动所作的前置审查。根据审查的情况,监视主体可以准予或者不许予监视对象进展相应活动。 事前监视对应的是监视的 "预防功能〔3分〕事中管理是指监视主体对监视对象在得到法律授权或者某 种准予之后的活动所作的监视和管理,以确保其能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事中监视对应的是监视的 "校正功能〞。〔3分〕事后监视是指在监视对象完成某项活动或者出现违法、违纪行为之后,对该活动进 行检查、调查、核实和鉴定,对该行为进展查处、惩戒,以纠正失误,惩戒违法。事后监视是对权力运用 的阶段性监视,也是对违法违纪行为所形成的消极后果的补救性监视,既有校正和制约功能,也有惩戒、 教育和警示功能。〔4分〕 2. 筒述舆论监视的方法。 答:〔1〕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指各种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的重要工作和严重活动所进展的宣传和报 道o由此使广阔社会成员及时了解国家机关的工作,在无形中将国家公权力机关置于整个社会的监视之下。 〔3分〕 〔2〕 公开披露。公开披露是指各种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 纪行为进展公开揭露和谴责。由此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促使有关部门对违法违纪的直接责任人员进展及 时查处。〔3分〕 〔3〕 表达民意。表达民意是指各种新闻媒介播出或者登载群众来信,或者就有关国家机关的工作向群 众进展采访,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通过这些形式,对国家机关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催促国家机关 更好地履行职责,纠正错误,为社会服务。〔4分〕 3. 筒述日本的行政交谈制度。 答:行政交谈是日木行政监察制度的特色之一。行政监察部门及其所委托的人员与因行政失误而遭受 损害的国民进展交谈,听取改善行政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尽可能地处理问题或补偿损失,并使其结果有助 于改善现行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当发现公务员违纪渎职时,行政交谈委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6分〕 行政交谈制度对于改良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密切政府与国民的联系、进展权利救济、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4分〕 4. 简述腐败的主要特征。 答:腐败的主要特征是: 〔1〕 腐败的主体是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国家公职人员。〔3分〕 〔2〕 腐败的形式是滥用公共权力。〔3分〕 〔3〕腐败的结果是公权力最终成为摄取私人利益的工具,以权谋私,以至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4分〕 5. 简述民主党派监视的形式和途径。 答:民主党派监视的形式和途径: 〔1〕 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2分〕 〔2〕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向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和相关国家机关提出书面意见。〔2分〕 〔3〕 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有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提出意见。〔1分〕 〔4〕 在政协大会发言和提出提案、在视察调研中提出意见或者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2分〕 〔5〕 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严重问题调查和专项调查等活动。〔1分〕 〔6〕 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视工作。〔2分〕 6. 简述清末的政党监视思想。 答:清末政党监视思想主要表达在以下方面: 1〕 政党易于监视政府。政党起着社会平衡和稳定的作用,所以易于监视政府。〔3分〕 2〕 政党能够监视政府。国民是监视政府的真正力量来源,而政党那么是国民利益的代言人和组织者,政 党可以通过国民的力量有效监视政府。〔4分〕 3〕 政党善于监视政府。政党具有监视政府的天然木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必须是公正廉明的, 否那么,政党有能力也有力量予以制裁。〔3分〕 7. 简述南京国民政府监察制度的特点。 答:1〕监察机构独立设置,分区监察。在中央政府设置独立的监察院,将监察权与立法、行政、司法、 考试等国家权力并立;划分监察区,派出监察使分赴各监察区。〔3分〕 2〕 监察机构拥有较广泛的监察权,其中最主要的两项是弹劾权和审计权,加上其他各项监察权,构成 了一个主次分明的权力系统,但在实际中,监察机构往往不敢执法,形同虚设。〔3分〕 3〕 监察法规体系较为完备,但往往徒具虚文。这些法规从字面上看,似乎都很严密,但多数是抄录西 方国家的法规条文,在实际中一直未能真正发挥作用。〔2分〕 4〕 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五院,虽然在形式上遵照孙中山先生的 "五权分立〞学说,但实际上五院包括 监察院均由国民党或蒋介石个人控制。在这一政治体制下建立的监察机构,难以真正依法进展监察。〔2 分〕 8. 简述党内监视的主要制度。 答:党内监视主要制度包括: 1〕 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1分〕 2〕 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1分〕 3〕 述职述廉制度〔1分〕 4〕 民主生活会制度〔1分〕 5〕 信访处理制度〔1分〕 6〕 巡视制度〔1分〕 7〕 谈话和诫勉制度〔1分〕 8〕 舆论监视制度〔1分〕 9〕 询问和质询制度〔1分〕 10〕 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1分〕 9. 筒述秦汉时期御史机构与监察制度的开展。 答:秦统一以后,以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在地方各郡设有监御史,专职负责监视和纠察各地各级官吏 的活动。〔2分〕 西汉初年,承袭秦制设御史府,长官仍为御史大夫。汉武帝时增设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作为监察官员。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部〔州〕,每部〔州〕由皇帝任命刺史一名,对地方官吏 进展监视纠察。刺史专门监察全国地方官吏的政治制度由此构成。〔4分〕 东汉时期进一步加强了监察制度。御史台转隶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以御史中丞为长官。对朝 廷百官的监察主要由侍御史负责。京师附近为司吏校尉部,以司吏校尉为长官,司吏校尉既是京官,又是 地方官,主管察举中央百官违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务。在其他州〔部〕,各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4分〕 10. 简述党的委员会在党内监视中的职责。 答:〔1〕领导党内监视工作,明确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 别的党组〔党委〕在党内监视方而的任务和要求;〔2分〕 〔2〕 制定贯彻上级党组织和同级党的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党内监视工作决议、决定的措施,研究处理党 内监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2分〕 〔3〕 对党委常委、委员,同级纪委和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党组 〔党委〕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展监视;〔2分〕 〔4〕 对下一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进展监视;〔2分〕 〔5〕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和基层委员会监视上级党委、纪委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2分〕 11. 简述监视的基木原那么。 答:监视的根本原那么是蕴藏于各种具体监视制度中的普遍的、更高层次的监视规那么,对各种具体监视 制度起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监视的根本原那么对监视主体实施的所有监视活动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即便 在监视缺乏具体法律依据时,监视的根本原那么也可以为监视主体提供适当的行为准那么。〔5分〕 监视的根本原那么主要包括;依法监视原那么;公开监视原那么;公正监视原那么;全面监视原那么;全程监视 原那么。〔5分〕 12. 简述人民代表大会监视的法律框架。 答:〔1〕宪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视的规定。〔2分〕〔2〕组织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视的规定。〔2分〕 〔3〕立法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视的规定。〔2分〕〔4〕监视法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视的规定。〔2分〕〔5〕 其他法律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监视的规定。〔2分〕 13. 简述职务犯罪。 答:职务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买卖。广义的职务犯罪可包括一切基于职务行为的犯罪; 狭义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侵犯公民 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受到惩办的行为。〔4分〕 狭义的职务犯罪可划分为三大类:即贪污贿赂、渎职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贪污贿赂犯罪包括:贪污 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引见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 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等。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枉法追诉裁判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 的犯罪包括刑讯逼供罪,报复陷害罪等。〔6分〕 13.筒述舆论监视的功能。 答:〔1〕导向功能。引导舆论是现代新闻媒体的一大功能。引领着整个社会的舆论方向,而舆论反过 来又影响和左右人的思想和行为。〔2分〕 〔2〕 监视功能。舆论监视有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开展的功能。〔2分〕 〔3〕 宣泄功能。舆论的构成过程是对社会个体情绪、心态和意见进展调理、疏导和重新整合的过程。 这种疏导与整合,既能使公众的不满情绪得以宣泄,又能使社会某些不稳定因素得以抑制。〔3分〕 〔4〕 威慑功能。新闻舆论通过公开揭露不法和不道德行为,唤起社会对这些行为的普遍谴责,将违反 者置于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之下,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迫使社会成员恪守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3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