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7分) 1.(17分)小城温暖的空气里飘着雨丝,若有若无的樟树气味就是我的乡愁。 从江南飞抵西南,城市两边的行道树也从梧桐变成棕榈。 …… 你是否关注过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那些站立路旁,为车辆行人撒下绿荫,为城市构建绿色景观的行道树?学校文学社打算聚焦城市行道树,进行一次专题报道。请你参与探究,完善材料。 【美丽风景在路上】 我国有很多世界之最,其中一项你可能想不到——中国是世界种植行道树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早在周代,古人就在路边种树来标记道路范围,秦代就曾颁布路边植树的政令。栽种行道树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两三千年。 。“椰风海韵”是海南岛的招牌;杭州“西湖烟柳”天下闻名;广州市花木棉炽烈如高擎火炬,与这座孕育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英雄城市十分相称;国槐与银杏交织成①(金碧辉煌/惟妙惟肖)的京城秋景:不同的城市② (因地制宜/一丝不苟),依据气候、水土的特点栽种行道树,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1)依次给文段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炽(chì) 称(chèn) B.炽(zhì) 称(chèn) C.炽(chì) 称(chēng) D.炽(zhì) 称(chēng) (2)在文段①②处选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惟妙惟肖 ②一丝不苟 B.①金碧辉煌 ②因地制宜 C.①金碧辉煌 ②一丝不苟 D.①惟妙惟肖 ②因地制宜 (3)在文段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行道树不仅承载着我们的历史记忆,也已成为城市的气质名片。 【乙】行道树不仅是城市绿化的重要部分,也承载着城市的情感记忆。 【众里寻它千百度】 (4)如何才能成为行道树?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对园林专家进行了采访。下面是同学们的采访提纲,请你帮助选出采访问题中语言不得体的一项,并进行修改。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北京市某绿化项目组研究员 采访目的 了解北京行道树的选择标准 采访问题 A.世界上树的种类成千上万,是不是所有的树木都可以作为行道树呢? B.选择行道树需要依据什么标准?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C.公园里的花草树木已经给城市增色添绿了,为什么还需要种行道树? D.你们难道不知道春天杨树漫天飞絮,怎么可以把它选为行道树呢? 选择: 修改: 下面是同学们依据采访提纲整理的一份背景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行道树看起来种类繁多,但其实它们是从全世界数万种木本植物中严格挑选、精心培育出来的“专业”树种。因为行道树的生存条件可谓极其恶劣:废气笼罩,高温烘烤,根域空间狭小,土壤肥力不足,水分难以涵养……同时,行道树又肩负着多项艰巨任务,如遮阴降温,滞尘减噪,美化城市等。它们既要经过铁人多项层层选拔,还得比拼树冠身形,就像是【甲】。 行道树必须能够抵抗住寒冷、干旱、贫瘠等各种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条件。如果说生长在绿地里的树住的是“三室两厅”,每顿四菜一汤,那么困在树池里的行道树,就相当于住在电话亭,而且还要饥一顿、饱一顿。行道树不仅要满足如此苛刻的“硬条件”,还要具备相当的“软实力”。我们发现南方城市喜欢用能开出满树鲜花的树种,到了花期,整条街变成一片花海,而北方城市则经常打“彩叶”的主意,秋天树叶变色时,行道树就可以大显身手,可谓是【乙】。行道树的选择也会考虑地域的文化风俗和传统寓意。比如油松,因为它能够彰显出庄严肃穆的国家威仪,所以被选作天安门附近长安街沿线的行道树。 ①行道树经过严苛的筛选,② 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银杏虽美貌,但雌树落果味道臭;杨树高大抗逆性强,却会产生飞絮……可见,【丙】。作为一种生命体,我们无法要求它们全方位地、完全符合人类的愿望。对任何地方而言,行道树只要合适,就是最好的了! (5)请依据上下文的内容,为文中【甲】【乙】【丙】三处挑选恰当的语句。 A.人无完人,树无完树 B.征兵选美,万里挑一 C.南花北叶,颜值在线 答:【甲】 【乙】 【丙】 (6)结合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解释画线句的意思。 (7)文中①②处选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只要 ②就 B.①既然 ②那么 C.①即便 ②也 D.①因为 ②所以 【行道树推广图鉴】 (8)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行道树,同学们打算制作一组北京行道树图鉴。请参照示例,为银杏树的推广图鉴补充行道树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2.(7分)默写。 (1)日暮乡关何处是? 。(崔颢《黄鹤楼》) (2)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3)花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几处早莺争暖树,① 。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写出早春的生机,表达喜悦的心情。在《春望》“③ ,④ ”两句中,花鸟却在杜甫的笔下沾染了悲伤的情绪。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有“花”或“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一句是“⑤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本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3.(5分)阅读完成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借“饮酒”的话题,写出对世事人生的感慨。在本诗中,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况。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而是身处“① ”。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来车往的喧嚣,可诗人却说“② ”,为什么呢?诗人自问自答:因为③ ,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 (2)请结合画线诗句的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诗句中呈现的画面。 4.(7分)阅读完成问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选自《列子》) 【乙】惜鹳智 子游①为武城宰②,郭门之垤③有鹳,迁其巢于墓门之表④。墓门之老⑤以告曰:“鹳,知天将雨之鸟也。而骤⑥迁其巢,邑⑦其大水乎?”子游曰:“诺⑧。”命邑人悉具舟以俟⑨。居数日,水果大至,郭门之垤没⑩而雨不止。水且及于墓门之表,鹳之巢翘翘然⑪,徘徊长唳⑫,莫知其所处⑬也。子游曰:“悲哉!是亦有知⑭矣,惜乎其未远也!” (选自《郁离子》) 【注】①[子游]孔子的学生,姓言名偃。②[武城宰]武城县的长官。③[郭门之垤]城门外的小土山。④[表]石碑。⑤[墓门之老]看守坟墓的老人。⑥[骤]突然。⑦[邑]县的别称。⑧[诺]表同意。⑨[俟]等待。⑩[没]淹没。⑪[翘翘然]危险的样子。⑫[徘徊长唳]鹳鹊在巢边盘旋哀号。⑬[莫知其所处]不知道栖止在哪里。⑭[知]见识,见解。 (1)句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冀州之南 墓门之表 B.面山而居 居数日 C.且焉置土石 水且及于墓门之表 D.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郭门之垤没而雨不止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河曲智叟亡以应。 翻译: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理解:智叟觉得愚公实在难以沟通,一意孤行,所以决定不再回应。 【乙】命邑人悉具舟以俟。 翻译:命令武城县里的人都准备好船,等待即将到来的洪水。 理解:得到墓门之老的提醒后,子游做好妥善安排,让百姓注意防灾。 (3)【甲】文中愚公对智叟的评价和【乙】文中子游对鹳的评价分别是怎样的?结合两篇寓言故事,说说你对“智慧”的认识。 三、名著阅读(5分) 5.(5分)阅读能增进阅读者的认知。读《红星照耀中国》,我们会发现,长征精神今天依然能给予我们成长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读《昆虫记》,我们会发现,原来科学探索并不枯燥,科学世界是那样多彩迷人。请结合《红星照耀中国》或《昆虫记》具体内容,说说自己的发现。(100字左右) 读《   》,我发现     四、现代文阅读(共19分) 6.(9分)阅读完成问题。 竹子:草的“高境界” ①炎炎夏日,翠绿竹林让人倍感清凉。你可曾想过,高耸凌云、绿荫深深的竹子,其实并不是树,而是跟我们熟悉的水稻、玉米、芦苇同属于禾本科。竹子与草有相似的身体构造和生长方式,但它又比一般的草高大许多,足以郁郁成林,支撑起独特的生境①,可谓草的“高境界”。 ②先来看竹子的身体结构。所有竹子茎杆(俗称“竹竿”)内都没有树木特有的形成层,而是典型的草本植物维管束构造。因此,你可以说竹子是“放大版”的草。但中国绝大多数竹类都是多年生的,植株较高大,茎杆会在一定程度上木质化,因此被归为“木本竹类”,是草的最“高”版。竹竿中的维管束主要由纤维素组成,这使得竹竿刚性和韧性兼具,其顺纹理抗拉性甚至可达木材的25倍。劈竹子的时候,因为其纤维长,一般劈开上段,底下的也都随着刀刃分开了,所以人们常用成语“【甲】”形容形势像劈竹子一样,节节胜利,毫无阻挡。然,也不是所有竹子都是这样,在美洲,有不少低矮的“草本竹类”,从植株形态到茎杆质地则完全是草。 ③竹笋拥有植物界最快的生长速度。在水量充足的条件下,毛竹笋一天能长0.5米。春笋刚出土时生长缓慢,但遇上充沛的降水,便会突然“加速”。新笋破土后,只要大约20天,便能成为一棵十几米高的幼竹,挺立在竹林里。一段20米长的不朽,树可能妥生长00年;而一根竹子只要60天就能长到20米,到成才可用,也不超过6年。 ④那么,竹子是如何得以快速生长的呢?我们看到的挺拔笔直的竹竿,其实只是竹子生于土壤外的“侧枝”。真正的“主干”,是埋藏在土壤中的地下茎,俗称竹鞭。竹鞭也像竹竿一样分节,根须、竹笋和竹竿都长在竹鞭的节上。以常见的毛竹为例,在春笋萌发的季节里,毛竹竹鞭在地下延伸成四通八达的网络,不断向四面开散新枝、扩张地盘。几场春雨往往就能催生出一片竹林,人们也用成语“【乙】”来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竹子不仅长得快,而且耐贫瘠,竹竿和竹叶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营养物质,盘根错节的竹鞭和根系固着土壤保持水分,因此,竹子是很多地质、气象灾害之后生态恢复的先锋植被。 ⑤从生长规模来看,竹子又与一般的草本植物有别。竹子自古称“林”,草可不行。因为竹类的根吸水和掠夺养分的能力很强,竹笋生长又十分迅速,能在短时间内夺取制空权,几乎没有树木争得过它。像毛竹这样的大型散生竹类,往往有很强的排他性,容易独自长成“竹海”,其中很少有大型动植物存在。但一座发育成熟的竹林中,厚厚的枯竹叶在地表形成腐殖层,也会滋养一些小生命。如竹荪等真菌就独爱竹林环境,兰科植物也喜欢躲藏在竹荫下、落叶层中。早春香气幽然的春兰,就常常出现在毛竹林中。还有一些草本植物的种子,会被小型动物带进竹林,借助营养丰富的落叶层扎根。暑热未退的初秋,毛竹林里会长出药百合高高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