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半截蜡烛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1年半截蜡烛教案 2021年半截蜡烛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题目半截蜡烛写了怎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 (第一教时,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概括得是比较全面的。第二教时,复习主要内容,体现从整体入手。发问,紧扣题目。) 过渡:同学们,让我们看看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绝密情报的呢? 二、讲读课文。 1、讲读第3节。 (1)自读。想一想:德国军官突然闯进伯诺德夫人家,一个中尉无意中点燃蜡烛。(板书:点燃。)一旦绝密情报暴露,后果不堪设想。这时,伯诺德夫人怎么做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提问交流。(板书:吹熄。)追问:为什么两个孩子脸色苍白? (3)指名朗读,注意读好描写伯诺德夫人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词句。 (4)小结。伯诺德夫人面对这样的危机,巧妙地与德军周旋,保住了蜡烛。 2、讲读第45节。 过渡:危机暂时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被中尉重新点燃,形势再一次变得严峻起来。(板书: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蜡烛越来越短。真令人担心哪!危机有没有过去呢? (1)指名朗读,思考上面的问题。 (2)提问交流。(板书:端走,夺回。)追问:杰克是个了不起的孩子,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画出描写杰克动作、语言、神情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自由朗读。 (4)交流。 (5)进一步提问:伯诺德夫人此时心情怎样? 齐读第5节最后两句话,让学生体会高度紧张的气氛。 3、讲读第67节。 过渡:杰克仍然没有保住蜡烛,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都被揪紧了。在半截蜡烛即将熄灭之际,伯诺德夫人的小女儿只有10岁杰奎琳勇敢地站了起来,巧妙化解了危机。 (1)指名朗读。 (2)啊!多危险呀!杰奎琳把半截蜡烛拿上了楼。(板书:拿上楼。)我们要为杰奎琳喝彩!我们应该赞颂她什么呢? (3)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描写杰奎琳说话语气和样子的句子,领悟她的机智。) (4)指导朗读。 (这一部分的教学,采用顺教的思路,是对的。这样有利于把学生引到课文的情境中去。引导学生阅读每一部分的内容,所设计问题的角度有变化。) 三、总结课文。 1、总结性提问。 (1)伯诺德夫人的大儿子杰克和小女儿杰奎琳为什么能在关键时刻很镇定地与德军周旋呢? (2)伯诺德夫人一家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和精神呢? 2、写作方法提示。 (1)课文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目? (2)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细致地描写伯诺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的语言、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 (总结,分别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从而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文。这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四、作业。 讲述《半截蜡烛》的故事。 (能否设计书面的作业?一般要有口头和书面两方面的作业,当然要注意分量。) 2021年半截蜡烛教案2 《半截蜡烛》这篇_,生动地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与突然闯入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支蜡烛的命运为线索,蜡烛的点燃和熄灭在伯诺德夫人、儿子、女儿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发生逆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中人物心理、行为和语言活动的描写使—更加生动,为—注入了活的灵魂。这篇—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很多,教学点也很多,例如:用蜡烛藏情报,这种方法好不好?为什么用环境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语言和行为对突出人物品质和推进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伯诺德夫人一家三人的表现说明了什么?如果三个人的方法一致结果会怎样?为什么最终杰奎琳的借口可以获得成功?这么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怎样统整在一起呢? 一、辩一辩,了解故事背景。 上课一开始,我就介绍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什么参加传递情报的工作,以及选择用蜡烛藏情报的原因。在初步了解整个故事的大背景之后,请同学们分别站在正反两方面辩论一下,论证这种用蜡烛藏情报的方法好还是不好,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通过举例、类比、推理等方式从正反两方面充分发表了自己 的意见,有的认为好,因为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有的认为不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败露,那时鸡飞蛋打,情报毁掉不要紧,连命都斛丢掉,风险太大。在辩论的基础上,老师顺势指出:正因为它有利也有弊,因此这种方法曾经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辩论的过程其实就是了解故事发生的小背景的过程,为后面理解课文打下了埋伏。 二、划一划,理解故事情节 。在学生通过辩论明白了整个故事的背景之后,让学生读课文,用找词语,划出表示蜡烛变化的句子,体会当时的紧急。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之后,让学生连起来说一说,通过这样的找、划、说,对故事情节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但是仅仅知道故事情节还不够,文中人物的形象还不够明晰,对文中中心的领悟还标交肤浅,这是还需要反复品读句子,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分析掌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品质。 三、议一议,理解人物品质。 在这个部分,我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对文中的三个主人公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文中的事例、有关语句加以说明。例如,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杰奎琳很会急中生智,在妈妈和哥哥的方法 都失败后,想到了上楼睡觉的招数,因为她是女孩子,所以故意娇声说话,显得自己很胆小,怕黑,以此降低德国军官的戒心,而且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因此最终获得了成功,保护了情报。”有的说,他们临危不惧,在这种危急关头,每个人都很沉着,没有显现出一丝慌乱的样子,每个人都竭尽全力,想尽一切办法保护情报,妈妈轻轻地吹熄,儿子从容地抱柴,女儿镇定地上楼,在这种时候还能保持镇静,波澜不惊,正是他们最后胜利的关键,假如有一个人失误,后果都不堪设想啊!在议论的过程中,是学生组织已有材料进行再加工,并且形成自己观点和认识的一个过程,在互相交流之后,对人物品质认识得更加深入和透彻了。 四、读一读,再现故事内容。 朗读是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表达方式。—很多地方写得非常精彩,比如当时紧张气氛,烛焰摇曳,德国军官态度恶劣,计划一次次失败的阴影,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领悟和表达。于是,我通过导 语的引导和学生配合着反复读课文中关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语句以及环境描写的部分,让学生感受情况的万分紧急,从而进一步领会整个故事内容和人物品质。 不足之处:整节课我导得太多,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发挥得不够,其实可以更多地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而不是我全盘包办代替。 2021年半截蜡烛教案3 设计思路: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机智勇敢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所以在教学本篇课文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从容镇定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紧张激烈的心理活动描写,朗读体会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针对班级的学生学习情况,我将把本篇课文按以下思路展开:1、围绕课题设问,引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2、抓住“半截蜡烛”这个线索,把握故事情节;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性格;4、通过演课本剧这个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5、拓展延伸。 设计理念: 语文提倡简简单单的教学,其实教材的课后练习已经教给我们这篇课文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朗读为主,由扶到放,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对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语言训练,让学生感受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面对敌人时的从容、镇定、机智和勇敢以及紧张的激烈的心理活动,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 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准备两支半截蜡烛用于课本剧的表演。 教学过程:一、围绕课题设问,激发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1、板书课题 (1)、同学们看过蜡烛吗?什么样的是半截蜡烛呢?(已经用过的、点燃后剩下的) (2)、看到这篇课文的文题《半截蜡烛》,你心中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2、学生提问,老师相机小结。 3、这篇课文讲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发生在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里的故事。 4、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播放二战背景视频。 这“半截蜡烛”中隐藏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依据线索,把握故事情节 1、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2、让学生说一说朗读的感知和收获,相机解决课前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 让学生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物品格 (一)、在朗读中感悟事情的起因 学生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抓住“绝密”和“绝妙”两个词来感悟“半截蜡烛”的重要性和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1、问: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引导学生说出“绝密”,理解词语意思。在学生理解“绝密”的基础上,再去换位思考; 2、如果你是伯诺德夫人,你将如何收藏这半截蜡烛?(学生在换位思考中体会半截蜡烛的重要性) 3、伯诺德夫人的主意“绝妙”在哪儿?(体会她的机智过人) (二)、朗读感悟事情的发展(学习第一场戏) 1、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 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表现了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1)分别找出表现伯诺德夫人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词句,对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想法。 (2)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指导学生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从容。 3、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有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文中提示我们要注意他们的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自然段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让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扶的过程) 四、在自主学习中感悟故事的高潮和结局(由扶到放) 1、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感悟,对课文的前一部分内容作了分析解读并成功地完成了课文前一部分的学习,能总结一下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吗?(读一想一读) 2、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自主解读二、三场戏。(第二场戏的 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 3、学生自学,提醒学生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认识机智勇敢的杰克和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4、交流 (1)、杰克的表现,关键读好哪个地方(真冷)?指导朗读,指名演读。 (2)、杰奎琳的表现,她的机智、勇敢你认为关键是读好哪个地方?(重点提示:“娇声”理解)读一读。 指名用“娇声”对文中的德军说话。 五、课本剧表演,加深理解 选择文中一两个片段,对片段所描述的场景,围绕“机智勇敢”、“沉着镇定”的性格特征展开合理想象,进行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二战结束后,为了表彰伯诺德夫人一家,法国政府决定为他们一家三口每人颁发一枚自由荣誉勋章。在颁发勋章时,要发表一段感言,如果是你来授勋,你会说些什么呢?同学们自己想一想,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2021年半截蜡烛教案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