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课件【新教材备课精研】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举报
资源描述
温故知新1.文化的特征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3.文化的功能7.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目标1.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葩,它是唯一一支存活下来的人类远古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明显高于周边的文化,同时也高于其他文化圈,特别是在唐代,在整个欧亚大陆上,中国是世界文化总体格局中的中心。正如著名科学史专家贝尔纳指出的,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思考】中华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根本因素)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1.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2 2)是我国)是我国各民族各民族在在交流、碰交流、碰撞、交锋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中发展起来的。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独特的精神标识。(。(国内国内各民族各民族)赵武灵王胡胡服服骑骑射射(3 3)是在与世界)是在与世界各国各国文化的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中发展起来的。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不断增强其包容性包容性,促进了自,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身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与世界)包容性包容性内涵意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正确理解包容性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核心思想理念 讲仁爱、讲仁爱、重民本、重民本、守诚信、守诚信、崇正义、崇正义、尚和合、尚和合、求大同求大同中华传统中华传统美美德德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敬业乐群扶危济困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孝老爱亲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鼓励人们向上向善向善(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孟子(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3)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论语(4)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讲仁爱讲仁爱重民本重民本守诚信守诚信崇正义崇正义尚和合尚和合求大同求大同以下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是什么?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3.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义田记4.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5.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敬业乐群扶危济困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孝老爱亲表现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哪些方面?1.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礼运篇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向上向善向上向善表现在中华人文精神的哪些方面?【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四大古国四大古国产生时间发展历程结果古巴比伦古巴比伦文化湮灭文化湮灭雅利安化雅利安化沉睡千年沉睡千年约公元前约公元前35003500年年古印度古印度公元前公元前3 3200200年以后年以后古埃及古埃及约公元前约公元前35003500年年约公元前约公元前21002100年年一脉相承一脉相承生生不息生生不息夏商周春秋夏商周春秋宋元明清宋元明清至今至今 公元前公元前1500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年雅利安人入侵公元前公元前539539年波斯入侵,致其亡国年波斯入侵,致其亡国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先后希腊化、罗马化、伊斯兰化源远源远源远流长源远流长流长流长古代中国古代中国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在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等方面。就文学而言,先秦的诗经楚辞尚书,两汉的乐府诗,东晋的田园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成就。就艺术而言,商代的四羊方尊、西周的青铜艺术、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唐宋元时期的宫廷画和文人画、明清时期的园林建筑等,代表了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就哲学而言,先秦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兵家等诸子之学,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宋元明的理学,明清的实学等等,代表了不同时期中国先哲思考宇宙、问辩人生的思想硕果。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博大精深博大精深(1 1)特点:)特点:源远流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博大精深、包容性(2 2)表现:)表现:绵延绵延几千年发展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至今的中华文明,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 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深远持久)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深远持久)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是 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过程源远流长)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过程源远流长)(3 3)重要性)重要性 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 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明辐射世界)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文明辐射世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财富。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将失去精神家圆。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郭巨,晋代隆虑人(今河南省林州市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思考】对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思考】对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孝道孝道”我们是否应全部学习?为什我们是否应全部学习?为什么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正确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正确传统文化?埋儿奉母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1 1)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糟粕)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糟粕:原因:主要产生于封建社会,是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不可避免有原因:主要产生于封建社会,是对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不可避免有陈旧过时的东西。陈旧过时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2 2)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改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继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发展)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批判地予以继承 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1.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怎样对待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区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区别内涵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在文化继承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文化实质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是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侧重于对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是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联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与“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经历的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是先后的两个过程,不是先后的两个过程。“古为今古为今用用”强调强调“取其精华取其精华”后应有后应有利于实践。利于实践。(1)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3)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2 2.为什么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什么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什么?(1)(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体意识。(2)(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3)(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堂小结当代价值包括哪些当代价值包括哪些正确态度正确态度核心思想理念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人文精神源远流长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博大精深为什么要挖掘当代价值为什么要挖掘当代价值形成与发展形成与发展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特特 点点正确认识中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主要内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容和特点中华优秀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代价值(2022(2022山东烟台模拟预测山东烟台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