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备课精准教研】诗歌专题——引用典故复习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用典专题用典专题典故诗文里引用的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或词句。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语委婉曲折委婉曲折地表达地表达“今今”义。古代常义。古代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典的效果使表达使表达委婉含委婉含蓄,蓄,生动典雅生动典雅。典故与用典诗词中典故的特点0101有来历有来历它是历史或传说中的故事它是历史或传说中的故事或是典籍中的名言名句。或是典籍中的名言名句。0202有寓意有寓意作者借助这些历史人物或作者借助这些历史人物或事件、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件、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哲理名言等来表达诗事、哲理名言等来表达诗人的感情或心志。人的感情或心志。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明用,也有,也有暗用暗用。古。古诗尤其是词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诗尤其是词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使至塞上使至塞上(八上)(八上)唐唐 王维王维 单车欲问边,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都护在燕然。问题:请分析这首诗尾联中的典故及其作用请分析这首诗尾联中的典故及其作用(3(3分分)。解析:解析:1.1.明确典故的出处后汉书明确典故的出处后汉书.窦宪传窦宪传 2.2.要理解典故的意思。燕然要理解典故的意思。燕然:山名。后汉车骑将军山名。后汉车骑将军窦宪窦宪破匈破匈奴,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诗中指。诗中指河西军得胜河西军得胜。3.3.答出表现内容或思想感情。答出表现内容或思想感情。解答:借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解答:借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1 1分),表达作者对边塞分),表达作者对边塞将士慷概悲壮、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赞美之情(将士慷概悲壮、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赞美之情(2 2分)分)。2.2.次北固山下唐次北固山下唐王湾王湾(七上)(七上)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1.简要解释简要解释“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中一句中“归雁归雁”的作用。的作用。用典,借用典,借“雁足传书雁足传书”的典故的典故(1(1分分),表达作者对,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家乡的思念(1(1分分)和无奈的情怀和无奈的情怀(1(1分分)。(归雁:源自(归雁:源自“雁足传书雁足传书”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的故事。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汉书返回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汉书苏武传: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朝廷据此朝廷据此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通过外交途径把他接了回来。)范仲淹渔家傲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用典,借用典,借“雁足传书雁足传书”的典故的典故(1(1分分),表达作者对家乡,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的思念(1(1分分)和无奈的情怀和无奈的情怀(1(1分分)。(路途遥远路途遥远)3 3外外.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唐岑参岑参(七上)(七上)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1.请说说请说说“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中中“送酒送酒”的含义。的含义。(3分分)用典,借王弘给陶渊明送酒的典故用典,借王弘给陶渊明送酒的典故(1(1分分),表达作,表达作者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者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1(1分分)和对和平生活的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之情渴望之情(1(1分分)。(据南史(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时任江州刺史的王弘派人送酒来,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时任江州刺史的王弘派人送酒来,于是醉饮而归。)于是醉饮而归。)1313外外.泊秦淮泊秦淮 唐唐杜牧杜牧(七下)(七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1.请简述最后一句的后庭花的相关典故,并分析作者指责商女请简述最后一句的后庭花的相关典故,并分析作者指责商女的用意。(的用意。(3 3分)分)南朝陈后主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创制了玉树后庭南朝陈后主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创制了玉树后庭花等歌曲花等歌曲寻欢作乐寻欢作乐(1 1分)。作者分)。作者指责商女实际上是一种曲笔指责商女实际上是一种曲笔,他真正想指责的是那些听歌女唱歌的人(他真正想指责的是那些听歌女唱歌的人(1 1分)。只知道享乐,不分)。只知道享乐,不关心国家,关心国家,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忧患意识(1 1分)。分)。用典,借南朝陈后主后庭花的典故(用典,借南朝陈后主后庭花的典故(1 1分),表达作分),表达作者对统治者不思进取的不满(者对统治者不思进取的不满(1 1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和忧虑(1 1分)(忧国忧民之情)。分)(忧国忧民之情)。(后庭花又名(后庭花又名 玉树后庭花,是南北朝时陈朝最后一个国玉树后庭花,是南北朝时陈朝最后一个国君陈后主(陈叔宝)所作的舞曲,词调淫靡凄伤。作者用这个典故君陈后主(陈叔宝)所作的舞曲,词调淫靡凄伤。作者用这个典故写出了晚唐时间统治者的生活方式。)写出了晚唐时间统治者的生活方式。)题型:题型:1.1.下列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下列对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一一看是否曲解原意。看是否曲解原意。二看是否随意引申。二看是否随意引申。三看是否以假乱真。三看是否以假乱真。模拟模拟1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狂、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狂、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B.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狂气”。C.C.“何日遣冯唐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D.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C模拟模拟2 2: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要“聊发少年狂聊发少年狂”。B B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C C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D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苏轼是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粗犷、豪放的风格,苏轼是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C1点明典点明典故出处。故出处。2简要简要说明说明典故典故的作的作用。用。答题要点(答题要点(3 3分)分)题型:题型:2.2.评析诗中所用典故的作用。评析诗中所用典故的作用。小结:小结:在诗歌赏析中,遇到运用典故时,在诗歌赏析中,遇到运用典故时,首先首先要弄明白要弄明白典故出处典故出处,指的是什么意,指的是什么意思。对典故有了初步的理解,思。对典故有了初步的理解,然后然后就要就要结合作者的经历,透过典故本意来理解结合作者的经历,透过典故本意来理解用典后所表达出的含义。用典后所表达出的含义。进而来把握作进而来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主旨,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主旨,最后最后才能品才能品出出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思想。1010外外.春夜洛城闻笛春夜洛城闻笛 唐唐李白李白(七下)(七下)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1.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此夜曲中闻折柳”,试作简要分析。,试作简要分析。(3 3分)分)用典,借名曲折杨柳的典故(用典,借名曲折杨柳的典故(1 1分),表达依分),表达依依不舍之意(依不舍之意(1 1分),更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分),更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情(1 1分)。分)。(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来归也折柳。据说“柳柳”谐谐“留留”音,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杨柳是汉乐府的一篇,后来谱曲,其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杨柳是汉乐府的一篇,后来谱曲,其音哀怨幽咽,伤离惜别。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音哀怨幽咽,伤离惜别。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北朝折杨柳歌中说: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愁杀行客儿。”这些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这些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文中文中折柳既实指曲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1414外外.贾生贾生 唐唐李商隐李商隐(七下)(七下)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1.1.诗中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诗中运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体现了诗人什么感情?(3 3分)分)用典,借文帝召贾谊回京城密谈的典故(用典,借文帝召贾谊回京城密谈的典故(1 1分),分),用贾谊有才华得不到重用(用贾谊有才华得不到重用(1 1分),表达作者怀才分),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渴望被朝廷重用之情(不遇的感慨和渴望被朝廷重用之情(1 1分)。分)。(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文帝把谪居长沙的贾谊召回京城,在宣室接见他,君臣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晤谈,直至夜半。尽管文帝求贤若渴,可惜,他殷殷垂询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的不是安民之策,虚心听取的只是鬼神之事,虽然听得入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神,甚至移膝前席,又有何用?)12.12.黄鹤楼黄鹤楼 唐唐崔颢崔颢(八上)(八上)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烟波江上使人愁。1.“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一句用了什么表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含义。(现手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