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7篇

举报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集锦7篇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教学目标 :   (1)理解子集、真子集、补集、两个集合相等概念;   (2)了解全集、空集的意义,   (3)掌握有关的符号及表示方法,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培养学生的符号表示的能力;   (4)会求已知集合的子集、真子集,会求全集中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5)能判断两集合间的包含、相等关系,并会用符号及图形(文氏图)准确地表示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结合的数学思想;   (6)培养学生用集合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子集、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   教学用具:幻灯机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集合、元素、集合中元素的三性、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知识.   【提出问题】(投影打出)   已知 , , ,问:   1.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列举法.   2.哪些集合表示方法是描述法.   3.将集M、集从集P用图示法表示.   4.分别说出各集合中的元素.   5.将每个集合中的元素与该集合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将集N中元素3与集M的关系用符号表示出来.   6.集M中元素与集N有何关系.集M中元素与集P有何关系.   【找学生回答】   1.集合M和集合N;(口答)   2.集合P;(口答)   3.(笔练结合板演)   4.集M中元素有-1,1;集N中元素有-1,1,3;集P中元素有-1,1.(口答)   5. , , , , , , , (笔练结合板演)   6.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N的元素.集M中任何元素都是集P的元素.(口答)   【引入】在上面见到的集M与集N;集M与集P通过元素建立了某种关系,而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集合在今后学习中会经常出现,本节将研究有关两个集合间关系的问题.   (二)新授知识   1.子集   (1)子集定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包含集合A。   记作: 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当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时,则记作:A B或B A.   性质:①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②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置疑】能否把子集说成是由原来集合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   【解疑】不能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中部分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因为B的子集也包括它本身,而这个子集是由B的全体元素组成的.空集也是B的子集,而这个集合中并不含有B中的元素.由此也可看到,把A是B的子集解释成A是由B的部分元素组成的集合是不确切的.   (2)集合相等: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   例: ,可见,集合 ,是指A、B的所有元素完全相同.   (3)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 ,并且 ,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 (或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思考】能否这样定义真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并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   集合B同它的真子集A之间的关系,可用文氏图表示,其中两个圆的内部分别表示集合A,B.   【提问】   (1) 写出数集N,Z,Q,R的包含关系,并用文氏图表示。   (2) 判断下列写法是否正确   ① A ② A ③ ④A A   性质:   (1)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若 A ,且A≠ ,则 A;   (2)如果 , ,则 .   例1 写出集合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解:集合 的所有的子集是 , , , ,其中 , , 是 的真子集.   【注意】(1)子集与真子集符号的方向。   (2)易混符号   ①“ ”与“ ”: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是包含关系。如 R,{1} {1,2,3}   ②{0}与 :{0}是含有一个元素0的集合,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如: {0}。不能写成 ={0}, ∈{0}   例2 见教材P8(解略)   例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 表示空集;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3) 不是 ;   (4) 的所有子集是 ;   (5)如果 且 ,那么B必是A的真子集;   (6) 与 不能同时成立.   解:(1) 不表示空集,它表示以空集为元素的集合,所以(1)不正确;   (2)不正确.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不正确. 与 表示同一集合;   (4)不正确. 的所有子集是 ;   (5)正确   (6)不正确.当 时, 与 能同时成立.   例4 用适当的符号( , )填空:   (1) ; ; ;   (2) ; ;   (3) ;   (4)设 , , ,则A B C.   解:(1)0 0 ;   (2) = , ;   (3) , ∴ ;   (4)A,B,C均表示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A=B=C.   【练习】教材P9   用适当的符号( , )填空:   (1) ; (5) ;   (2) ; (6) ;   (3) ; (7) ;   (4) ; (8) .   解:(1) ;(2) ;(3) ;(4) ;(5)=;(6) ;(7) ;(8) .   提问:见教材P9例子   (二) 全集与补集   1.补集:一般地,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即   .   A在S中的补集 可用右图中阴影部分表示.   性质: S( SA)=A   如:(1)若S={1,2,3,4,5,6},A={1,3,5},则 SA={2,4,6};   (2)若A={0},则 NA=N_;   (3) RQ是无理数集。   2.全集:   如果集合S中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表示.   注: 是对于给定的全集 而言的,当全集不同时,补集也会不同.   例如:若 ,当 时, ;当 时,则 .   例5 设全集 , , ,判断 与 之间的关系.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具体目标: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   二、本学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1.双基要求:   在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掌握高一有关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基本技能方面能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处理数据、能使用计数器及简单的推理、画图。   2.能力培养:   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会根据法则、公式正确的进行运算、处理数据,并能根据问题的情景设计运算途径;会提出、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带有实际意义的或在相关学科、生产和生活的数学问题,并进行交流,形成数学的意思;从而通过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3. 思想教育:   三、进度授课计划及进度表(略)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上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 设计思想:   函数与方程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是衔接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纽带,再加上函数与方程还是中学数学四大数学思想之一,是具体事例与抽象思想相结合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教学法。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由特殊到一般,有熟悉到陌生,让学生从现象中发现本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函数与方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函数与方程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之一,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I必修本(A版)》第94—95页的第三章第一课时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的零点。   本节通过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研究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以及根的个数的判断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零点的联系,然后由特殊到一般,将其推广到一般方程与相应的函数的情形。它既揭示了初中一元二次方程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也引出对函数知识的总结拓展。之后将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的关系在利用二分法解方程中(3。1。2)加以应用,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及模型的求解(3。2)更全面地体现函数与方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渗透“方程与函数”思想。   总之,本节课渗透着重要的数学思想“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程与函数”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好本节课可以为学好中学数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因此教好本节是至关重要的。   三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结合方程根的几何意义,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   2。结合零点定义的探究,掌握方程的实根与其相应函数零点之间的等价关系;   3。结合几类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和所在区间 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化归与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这三大数学思想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和严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使学生感受学习、探索发现的乐趣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函数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连续函数在某区间上存在零点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与理解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的关系;探究发现函数存在零点的方法。   四 教学准备   导学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电子交互白板。   五 教学过程设计:略   六、探索研究(可根据时间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适当调整)   讨论:请大家给方程的一个解的大约范围,看谁找得范围更小?   [师生互动]   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研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也可以让各组把这几个题做为小课题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热情。老师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演示根的存在性及根存在的区间大小情况。   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在探究学习中得到数学能力的提高   第五阶段设计意图:   一是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做准备   二是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本组探究题目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此组题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基本上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七、课堂小结:   零点概念   零点存在性的判断   零点存在性定理的应用注意点:零点个数判断以及方程根所在区间   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