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点精讲+素养提升+中考无忧】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第第3 3讲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中考第一轮复习中考第一轮复习中考第一轮复习中考第一轮复习时空坐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单元框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官渡之战官渡之战概况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迅速歼灭袁军主力影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概况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火攻大败曹操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国鼎立三国鼎立政权政权建立时间建立时间建立者建立者都城都城经济与生产经济与生产魏魏220年曹丕洛阳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蜀汉蜀汉221年刘备成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吴吴229年孙权建业造船业发达,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影响魏蜀吴三国实现区域性统一,对推动当时社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曹操的生活时期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三国时期开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梳理考点考点1 1三国鼎立三国鼎立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1)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权软弱,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形成相对稳定的三个政权。(2)从经济上看,由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和社会的进步,增强了国力,推动了统一大业的完成。社会趋于稳定。政权更政权更替示意替示意图图西晋西晋(1)266 266 年年,_ 建立晋朝晋朝,定都洛阳洛阳,史称西晋;280280年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统一全国。(2)晋惠帝时期爆发“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亡了西晋。十六国十六国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十六国”。东晋东晋(1)概况: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 。420年,东晋灭亡,被南朝宋取代。(2)重要事件:383年,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赢得 ,(成语有: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420年,东晋灭亡。南北朝南北朝(1)420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南朝”。(2)十六国后期,北魏逐渐统一北方。北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最后北周又灭掉北齐。对这些王朝,历史上称之为“北朝”。东晋东晋司马炎司马炎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梳理考点考点2 2两晋南北朝的的政权更替两晋南北朝的的政权更替西晋实现统一的原因(1)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迅速,国力充足,逐渐恢复对南方的优势。(2)南方蜀、吴两国的统治日益腐朽,国力日趋衰落,且蜀国已被魏国灭亡。(3)从客观上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人民的愿望。战役时间概况影响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大败秦军主力为推翻秦朝奠定了基础官渡之战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383年东晋大败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拓展拓展拓展1 1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案例分析(20222022浙江湖州浙江湖州中考真题)中考真题)后汉书孝献帝纪中记载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次战役:“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于乌林、赤壁。”该战役A发生于公元2世纪初B导致前秦统治土崩瓦解C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D实现了长江以北地区统一C C C 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梳理考点考点3 3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人口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游牧游牧民族民族内迁内迁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地区的氏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江南江南地区地区的开的开发发原因(1)政治因素:南方战乱相对较少,社会比较安定;南方统治者实行有利于生产的政策。(2)经济因素: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3)自然因素:自然条件优越表现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实行农业多种经营手工业巢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商业南朝时的 ,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影响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建康建康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给我们的启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给我们的启示。(1)战乱破坏社会生产力,社会秩序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2)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到推广,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3)各族人民相互学习,交往密切,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4)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北魏孝文北魏孝文帝改革帝改革背景(1)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2)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目的加强对中原的统治,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措施(1 1)迁都迁都:494年把都城迁到 。(2 2)学汉语)学汉语: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3 3)穿汉服)穿汉服:以汉服代替鲜卑服。(4 4)改汉姓)改汉姓:改鲜卑姓为 。(5 5)通婚姻)通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性质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民族交往、民族交往、交流、交交流、交融融表现(1)经济上:各民族经济密切交往。(2)文化上:文化交流日益频繁。(3)民族心理上: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439439洛阳洛阳汉姓汉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梳理考点考点4 4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杰出人物的贡献杰出人物的贡献)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改革鲜卑族落后的习俗,主动向汉族学习,促进了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拓展拓展拓展2 2中国古代著名改革中国古代著名改革改革推动社会进步。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名称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同点背景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提高北方地区民族交融加强。鲜卑族拓部文化落后,治理北方地区矛盾重重特点 废除奴隶制度,建立封建制度 推行汉化措施目的 富国强兵改革制度、移风易俗,巩固北魏统治作用使秦国国富兵强,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相同点都是封建性质的改革,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中国都处于分裂割据、社会动荡期,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获得最高统治者的支持。都遇到守旧势力的阻结果都取得了成功。都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案例分析(20222022山东烟台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中考真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化,实现封建化(少数民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主要体现生产方式和文化的改进),封建化又促进某些民族间的交融。下列可以佐证该观点的是()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贞观之治D王安石变法B B B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拓展拓展拓展3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主要表现两大方向的民族迁徙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方人口南迁三个阶段的民族交融东汉末至西晋初,“五胡”内迁,长城沿线出现民族交融局面。东晋十六时期,民族交融步伐加快。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出现高潮四种交融方式民族迁徙“五胡”内迁。友好交往游牧民族与汉族错居杂处,好交往。联合斗争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联合反抗西晋的统治。游民族政权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案例分析(20222022湖北黄冈湖北黄冈中考真题)中考真题)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这表明()A孝文帝改革使民族隔阂消解B当时出现了民族交融的高潮C各民族之间的偏见完全消除D“胡”“汉”观念已经彻底淡薄B B B B科科技技农学(1)概况:北朝农学家 撰写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等。(2)地位: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科学(1)数学:南北朝的杰出科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2)其他:祖冲之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他还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文文化化书法(1)曹魏时的书法名家有锺繇和胡昭。锺繇独创 书法。(2)东晋的 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3)北魏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主要地位,山水画开始形成。东晋的顾恺之绘有女东晋的顾恺之绘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史箴图和洛神赋图。石窟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宣扬佛教,开凿石窟,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石窟。贾思勰贾思勰楷书楷书王羲之王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梳理考点考点5 5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1 1)江南经济的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江南经济的开发,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 2)北方民族交融,北方民族交融,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3 3)秦汉文化的基础。)秦汉文化的基础。(4 4)吸收了外来文化的成果。)吸收了外来文化的成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拓展拓展拓展4 4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时代特色及其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时代特色及其原因。(1 1)这一时期的文化独具特色:)这一时期的文化独具特色: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例如祖冲之是南朝科学家,贾思勰是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例如祖冲之是南朝科学家,贾思勰是北朝农学家。北朝农学家。体现了民族交融的特色,例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不仅记体现了民族交融的特色,例如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不仅记载了我国北方汉族农业发展成就,而且还记载了少数民族畜牧载了我国北方汉族农业发展成就,而且还记载了少数民族畜牧业发展成就。业发展成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例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佛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例如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佛像,不仅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还吸收了像,不仅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还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2 2)原因:)原因:政治上,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政治上,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经济上,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进程加快。民族关系上,民族交融进程加快。继承了秦汉文化和吸收了外来宗教文化。继承了秦汉文化和吸收了外来宗教文化。案例分析(20222022江苏镇江江苏镇江中考真题)中考真题)下列两幅图片再现了北魏人民的经济生活状况。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江南开发B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