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虫害——柑橘黑斑病

举报
资源描述
柑橘黑斑病 一、简介 柑橘黑斑病,别名黑星病,真菌病害。 二、病状 有黑斑型和黑星型2种。 黑斑型 黑斑型果面上初生淡黄色或橙色的斑点,后扩大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大病斑,直径1-3厘米。中部稍凹陷,擞生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很多病斑相互联合,甚至扩大到整个果面。贮藏期的病果腐烂后瓤瓣僵化,呈黑色。 黑星型 黑星型在将近成熟的果面上初生红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的红褐色病斑,直径1-5毫米,多为2-3毫米。后期病斑边缘略隆起,呈红褐色至黑色,中部灰褐色,略凹陷,其上生有少量黑色小粒点状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不深入果内,病斑多时可引起落果,贮运期间可继续发展,湿度大时可引起腐烂。叶片上的病斑与果实上的相似。 三、发病条件 1)柑类和橙类较为抗病,橘类抗病性差。 2)一般幼年树很少发病,7年生以上的大树,特别是老树发病较重。 3)高温多湿,晴雨相间的条件下发病严重。 4)栽培管理不善、遭受冻害、果实采收过迟等造成树势衰弱以及机械损伤等均有利于发病。 5)树势衰弱,树冠郁密,低洼积水地,通风透光差的橘园发病重。 四、侵染循环 对果实的侵染主要发生在谢花期至落花后一个半月内。前期菌丝体在寄主组织内受到抑制,但到果实和叶片将近成熟时, 菌丝体迅速生长扩展,受害部位出现病斑。病斑上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 五、防治方法 1)加强橘园栽培管理,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2)清除侵染源,结合修剪,剪除发病枝叶,及时收拾落叶、落果,予以烧毁。 3)柑橘落花后喷药保护,常采用波尔多液、多霉灵等药剂。 4)加强储藏期管理,贮藏期认真检查,发现病果及时剔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