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与排练》优质课教学【教学设计】

举报
资源描述
准备与排练准备与排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戏剧,全面了解戏剧文体知识。2.观看话剧视频,阅读相关资料,做好理解剧本和把握表演策略等方面的准备。3.选定剧本,分工合作,反复排练,用文字和图表记录思考与排练过程。【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回顾本单元戏剧,全面了解戏剧文体知识。2.观看话剧视频,阅读相关资料,做好理解剧本和把握表演策略等方面的准备。【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选定剧本,分工合作,反复排练,用文字和图表记录思考与排练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一、课程导入“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舞台上的一切是那么动人,然而台上精彩的表演,都来自于台下精心的排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戏剧的准备与排练吧!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激发戏剧排演的热情。二、二、夯实基础夯实基础1.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比较剧本与小说在文体方面的异同。提示: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等多个方面找相同点与不同点。明确:小说与剧本都有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不少剧本由小说改编而成。但是小说涵盖的内容比剧本要广得多、大得多。小说的人物塑造可以通过外貌、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多种描写;而剧本的人物塑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少量的动作或神态描写。剧本的主体是台词,有舞台说明。受制于演出时间和场地,剧本的情节冲突比小说集中,环境设置也简单些。剧本的主要特点:第一,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第三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2.戏剧有哪些类型?屈原 天下第一楼 枣儿分别属于哪种戏剧类型?明确:戏剧,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按照题材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等。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篇目分类标准屈原天下第一楼枣儿表现形式话剧话剧话剧题材历史剧现代剧现代剧篇幅多幕剧多幕剧独幕剧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总结归纳,全面深入地了解戏剧文体知识,为“任务二”的选择剧本、解读剧本、改编剧本、设计排练做认知上的准备。三、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一)合作探究一(一)合作探究一1 1.探究任务探究任务小组讨论,剧本搬上舞台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2.2.探究过程探究过程(1)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一位成员负责把小组共识记录下来。(2)记录讨论结果,综合整理,形成小组结论。(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全班一起交流。3.3.成果展示成果展示(1)选择剧本,并搜集研读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剧本。每个表演小组(建议全班不超过 3 个小组,每组表演时间不超过 8 分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理解程度,从课内外任选一部剧本进行排演。可以是整场,也可以节选,还可以是自己改编的剧本。若是多幕剧,建议选择其中一幕来表演。(2)导演、演员和剧务做好分工。导演是话剧文本的诠释者,排练演出的指挥者,艺术风格的创造者。主要职责在于:组织主要创作人员研究和分析剧本,查阅与剧本相关的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并在组内进行讨论,以深入理解剧本,对剧本排演形成基本的构思与意向,并与其他成员达成共识。演员需要按照导演的设计意图,进入剧本设定的情境,深入钻研角色品析、背诵台词,并设想自己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语调等,将人物形象在舞台上塑造出来。剧务负责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布景等。(3)掌握具体的表演策略与方法。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戏剧表演是大多数同学第一次接触的新鲜事物,需要教师引导,做好表演策略上的认知储备。(二)合作探究二(二)合作探究二1 1.探究任务探究任务要将剧本搬上舞台,最初的导演设计非常重要,它是表演的起点与蓝本。“导演手记”是导演创作意图和完整构思的说明,可以提纲挈领地谈主要问题。请同学们参看下列关于 枣儿的“导演手记”提纲,完成小组所选剧本的分析与解读。2 2.过程安排过程安排(1)自主阅读关于枣儿的剧本解读,了解“导演手记”的内容和特点。戏剧冲突老人、男孩分别盼望儿子、父亲归来,所盼之人却迟迟未归。戏剧主题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人物关系出场人物只有老人、男孩,二人由陌生到相识;二人的对话,引出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人物关系简单。人物形象特征老人自己孤独留守家园。同时又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年幼的新一代。男孩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纯真可爱。(2)小组内在理解所选剧本内容的基础上,初拟“导演手记”。(3)观看班级学生表演屈原独白片段,阅读谭宗尧的舞台艺术节选,黄清泽设计随想文段,全班交流从中学到的表演策略。谭宗尧的舞台艺术节选部分:演员创造角色,虽说主要是体现角色的人物性格,但是演员在创造角色的进程中,能否建立起角色的自信,或曰实现“我就是”的信念,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除了熟知角色的思想按照剧本所规定的情境,全身心地投入角色的舞台行为之外,还要尽可能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情趣,以此来建立演员对角色的自信。我演卢孟实,把小手指甲留长了。我的父辈们多为“勤行”(餐饮业过去统属“勤行”),跑堂的、灶上的不准留指甲,唯独柜上的(也称“学买卖的”)可留指甲。卢孟实是“学买卖的”出身,戏中为“掌柜”,留指甲是可能的。我让卢孟实留了小手指的指甲,虽然此举与戏无关,但对我在心中建立起对角色的自信是有益的。戏中还有卢孟实洗脸的表演,我从捋胳膊、卷袖子、窝领子,到搂头盖脸的一通洗,完全是我父辈洗脸的照搬。我觉得卢孟实也应该如此,只有这样才够“味儿”,从而坚定了我对角色的自信。黄清泽设计随想文段:根据导演的提示以店堂为主景,烤鸭房和雅座以及后院的景都做了合理的空间安排,充分利用舞台高度和景深,以多空间为层次,给演员提供灵活、自由、顺畅的活动空间。背景选用有时代地域特色的建筑来烘托,造成“福聚德”的繁华景象,加上店幌、牌匾,增强地域时代感。整个景要力求精练,以少胜多,不受自然状态的影响。戏中必不可少的道具如柜台、水缸、柴堆、屏风、烤鸭都要做到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观众以真实的感觉。(4)组内成员参照示例,结合以上总结的表演策略,再次完善之前的导演手记,为之后的排练做准备。3.3.成果成果展示展示(1)总结表演策略。明确:因时间和空间限制,要呈现戏剧的张力,须选择表演冲突最激烈最集中的片段。台词腔调要契合戏剧时代背景与题材内容,表演时努力拿捏好语气语调。表演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表演动作、神态等做出更细致的设计,让人物在舞台上“活”起来。尽可能多地了解角色应有的生活经验与生活情趣,入情入境化身为角色,让角色“实”起来。舞台设计、布景、服装、道具、配乐等要再现剧本的环境,给予观众身临其境之感,渲染情绪,引发共鸣;要烘托、陪衬角色的心理、情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宜喧宾夺主。(2)完善之前的导演手记。示例:项目内容如何表演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用“导演手记”的方式贯穿多个环节,借助具体的戏剧作品和相关助学资料,直观具体的学习表演策略。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一场精彩戏剧的呈现,背后一定是每一个人辛苦认真的付出。无论是剧本的选择,导演、演员、剧务人员的设计,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希望同学们能在这次活动中,彼此配合,不惧怕挑战,准备排练出属于自己的一场“大戏”。戏剧冲突老人、男孩分别盼望儿子、父亲归来,所盼之人却迟迟未归。/戏剧主题既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也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人物关系出场人物只有老人、男孩,二人由陌生到相识;二人的对话,引出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人物关系简单。二人对话整体氛围是温馨、温暖的。人物形象特点老人自己孤独留守家园。同时又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年幼的新一代。老人的情感是有变化的。与男孩对话时:孤独,慈爱,思念儿子,语言有沧桑感、充满淡淡的哀伤;回忆时:讲给儿子取名、儿子撒尿的往事时,语言比较轻快;讲三个关于枣儿的故事时,有欢笑有悲伤,这是表演的难点,需要拿捏好分寸。建议揣摩角色时,多观察身边的老人,体会经历人生起伏之后的讲话速度、语气语调。男孩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纯真可爱。男孩的语言纯真活泼,稚嫩可爱,情感也是有变化的:调皮天真好奇思念父亲,充满淡淡的哀伤听故事入迷、关心老人坦陈父亲不会回来时的悲伤。建议揣摩角色时,用设身处地体验的方式,假设自己就是留守儿童,体会父亲不在身边的感受,入情入境化身男孩。剧务布景舞台中央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道具竹匾子、枣儿服装西北地区农民装束,老人扎头巾,男孩外衣下穿红肚兜配乐开场、结尾播放西北口音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排演热情。五五、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小组分工准备,认真排练1.基于导演设计,剧组成员分工准备、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并记录思考与准备过程。导演可以继续写导演手记,随时记录自己的思考。演员要背通台词,熟悉舞台说明,通过想象进入角色;参考专业演员的表演视频,设想自己表演时的动作、神态、语气和语调。可以用写排练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理解、塑造人物的过程和体会。剧务要参考相关资料,结合实际情况,准备演出时的服装、道具、布景、配乐等。对于舞台布景可以尝试画出草图。2.反复合练,邀请老师观看,听取意见并及时调整,使表演渐趋熟练、流畅。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分工合作,彼此配合,各司其职,经过多方努力,为正式演出做准备。【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知识回顾准备与排练剧前准备排练演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