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实用22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实用22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 2、认识10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和1句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沙滩上城堡和城堡发生的故事。 4、培养学生对理想、幸福的追求和向往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和1句句子。 教学难点: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沙滩上城堡和城堡发生的故事。 教学准备:投影片、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露课题。 1、出示沙滩图,练习说话。 (1)这是一片怎样的沙滩?你想在那儿干什么? (2)小结、过渡:这片沙滩确实太迷人了,因此有一群孩子在放学后也来到了这儿,他们在这里干什么呢? 2、出示孩子垒城堡图及课文第3节。 (1)看图,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 (3)说说孩子们在沙滩上干什么?(指名答复) (4)根据答复,出示词语:垒城堡 (5)齐读句子,边读边思考:孩子们垒了一座怎样的城堡? (6)想象说话:(指名说、同桌互说) 在沙滩上,孩子们垒起了一座()的城堡,城堡外面(),城堡里()。 (7)这群聪明的孩子不但垒起了一座美丽的城堡,而且还编了一个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呢。出示课题。(课题出示稍显晚了一点,可以放到前面去,再提早一点。) (8)过渡:想知道这个童话故事的内容吗?请听课文录音。 3、听课文录音,思考:孩子们编的童话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说故事的内容时,比较罗嗦,教师在总结时可简单一些。) 4、指名答复,板书:救公主 5、自读课文,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要去救公主? 6、根据答复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出气愤、焦急的语气:(自由读、小组分角色读)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这里住着一个凶狠的魔王。” “你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没能做到恰当地表达焦急的语气,可以通过比较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 7、我们想了什么方法去救公主呢?出示有关内容引读: 师:在我们编织的童话中,我们亲手建造的城堡成了……我们也成了……我们又在商量着……一个伙伴说……我说……我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挖呀,终于……我把手……,就……。 读后学习生字“窟”、“塌”。 8、救出了公主,我们的心情怎样?出示下面句子,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指名读、男女生轮读) 噢,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 我们欢呼胜利,欢呼炸死了魔王,欢呼救出了公主。 9、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1)组内练习。 (2)指名小组交流、简评。 二、总结课文,想象说话。 1、齐读全文。 2、想象说话:(内容可在两题中自选一题,形式可自编或与同桌合作编。) (1)城堡里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是怎样把公主从城堡里救出来的?编故事《沙滩上的童话--勇救公主》。 (2)你在那金色的沙滩上垒了什么?那里发生了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 3、指名讲故事,评议。 三、复习牢固。 1、读词语。 2、引导积累带有建字低的字。 3、指导抄写句子。(指导抄写时要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看一个字,抄一个字,要读通整句句子的意思再抄,同时要注意抄写完成后要检查。) 板书设计: 4、沙滩上的童话 成勇士(孩子) 编织童话:攻城堡 炸魔王 救公主(妈妈) 教后反思:交流所学的生字,表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在交流时有侧重点。我觉得,在初读课文时,要求不可过高,先读正确,教师在此根底上,指导学生赢得胜利的无比兴奋的心情。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教学过程] 一、读信导入,回忆课文内容 二、今天的语文课我要先给大家读一封信 1、课件出示: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教师深情朗读)知道这封信是谁写的吗?(英子)在《掌声》这篇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英子,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掌声》,继续去体会改变英子的“掌声”,继续让掌声响起来。 2、板书课题: 掌声 愿意写的同学可以和老师一同写,注意“声”字上横长,下横短。齐读课题。 3、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介绍给所有听课的老师: ⑴前后比照,感受英子变化。 ⑵你觉得原来的英子是个什么样的小姑娘?答案就在课文中,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课件出示: 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总是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他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 ①谁能抓住关键词句,有理有据地介绍一下原来的英子? ②你能想象一下“默默地坐着”是什么样子吗?从文中的“总是”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③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英子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④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原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是哪个词? 板书: 忧郁 ⑤英子忧郁的样子,你能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⑵过渡:孩子们,面对孤独的英子,面对忧郁的英子,面对自卑的英子,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你们的愿望实现了,请同学们看这段文字──课件出示:从那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①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 ②这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不是)这是一个──开朗(板书)自信的孩子。 ③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吧。 过渡:从“忧郁”到“开朗”是什么让英子变得如此自信乐观呢?──掌声,同学们的掌声。几次?(两次) 3、掌声的力量真的那么大吗?我也不敢肯定,事情呀,还得从那天的故事会说起──一天,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让我们回到那难忘的课堂上,再去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掌声吧!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句子。 交流,出示: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⑴请你再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英子怎样的心情? (难过,矛盾,痛苦,害羞。) ⑵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犹豫”,“慢吞吞”)说得真好,那英子到底在犹豫什么呢?(我到底该不该上去呢?) ⑶引读: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教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引读)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2、接下来的时间里,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改变了她一生的掌声。请大家默读接下来的部分,边读边想:从这两次掌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建议大家拿起笔来把你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在课文的空白处记录下来。学生交流所写的话。 ⑴同学们的掌声就是一种语言,假设你就是这个班的一员,你想通过这两次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⑵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同学。把你想说的话带到朗读中吧,让朗读传递你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文字。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 ⑶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的一声声鼓励,让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你们的话语就是掌声。但这,又不是普通的掌声。因为,这掌声里,有你们的爱心。 板书: 爱心 ⑷英子在掌声里流下了泪水,在掌声里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_____! 3、出示英子的信,再次有感情地读。 四、总结延伸,架起爱心桥梁 1、师总结: 在这篇文章里,爱就是掌声,它传递着同学之间的关心和爱护,传递着同学之间的鼓励和温暖。但是,爱心又不仅仅是掌声,在你们的生活中,你觉得爱还是什么? 生自由说,《爱的奉献》旋律响起。 2、师总结: 是啊,爱还有很多,请大家读读这首小诗: 爱是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句友善的话语 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寒冷严冬一杯温热的茶 爱是瓢泼大雨中的一把小花伞 爱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爱是…… 3、师:爱还是什么?爱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有爱,我们才快乐;因为有爱,我们才幸福,让我们记住歌词中的一句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投影。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同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自豪、骆驼、委屈、足够、沙漠、小溪、陷进、养料 风沙、茫茫、贮存、俯下身子、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 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 4、反应,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开展表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