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表面处理集聚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转运项目 (1)环境影响报告表

举报
资源描述
目录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33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53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64 五、 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79 六、结论 81 附表 82 附图 1 附图 2 附图 3 附图 4 附图 5 附图 6 附图 7 附图 8 附图 9 项目地理位置图 84 项目周边 500m 范围内大气敏感点图 85 项目四至图 86 项目四至现状图 87 项目平面布置图 88 中山市规划一张图公众服务平台 89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 90 地表水功能区划图 91 小榄镇声功能区划图 92 附图 10 中山市环境管控单元图 93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 建设项目名称 中山市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集聚区危险废物集中收集贮存转运项目 项目代码 2212-442000-16-05-127189 建设单位联系人 *** 联系方式 136***6033 建设地点 中山市小榄镇泰业路 68 号 B3 卡第一层 地理坐标 (东经 113 度 16 分 19.841 秒,北纬 22 度 35 分 22.016 秒)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 N7724 危险废物治理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四十七、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101 危险废物(不含医疗废物)利用及处置的其他 建设性质 R 新建(迁建) £ 改建 £ 扩建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申报情形 ☑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 备案)部门(选填) /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 总投资(万元 ) 2000 环保投资(万元) 150 环保投资占比 (%) 3.3 施工工期 / 是否开工建设 R 否 £ 是: 用地(用海) 面积(m2) 1600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Q值>1,设环境风险影响专项评价 规划情况 《中山市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聚集区规划调整报告》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中山市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聚集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取得批文 规划及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一、与《中山市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聚集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相符性分析 根据《中山市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聚集区规划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规划调整后,聚集区将以专业表面处理(不含电镀)行业为基础,吸引发展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有强烈表面处理加工服务配套需求的 — 2 — 优质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以表面处理行业(不含电镀)为核心、以智能家居、智能锁、智能照明(LED)器具制造业为主导的一站式制造基地。 规划调整后,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聚集区位于小榄镇北区工业园,规划用地范围自原聚集区地块起向西拓展至中山市北部物流中心地块,用地规模380000m2,预计从业人员约 3800 人,规划分三期实施,一期开发时限 2020-2022 年,二期开发时限 2023-2025 年,三期开发时限 2026-2030 年。 聚集区内用地分为工业、绿化、道路、农林等用地,功能分区包括核心集聚区和辐射拓展区。聚集区内环保设施主要包括废水集中处理厂、共性工厂、集中供热系统、一般固废暂存仓库(按需建设)、危废暂存仓库(按需建设) 及危险化学品仓库(按需建设)。聚集区内部分企业因工艺等原因无法采取集中供热的,由园区新建天然气供气站为入驻企业提供天然气作为能源。 本项目位于中山市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集聚区内,主要从事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和中转,面向园区内入驻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对危险固废进行统一收集、暂存,可对众多小体量的危险废物进行有效收集,减少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的贮存压力,防控危险废物在贮存过程中的不利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避免区域危险废物形成“小而散,散而乱”的不利布局。 本项目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 年修订)等国家技术文件的要求配备专业的硬件设施和技术团队,并根据危废性质进行分区储存,做好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工作,设置专人负责管理, 对危废在集聚区内的收集、贮存及运输实行全过程管控,可有效防控危险废物在贮存和转运过程中的不利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中山市小榄镇五金表面处理聚集区规划调整》要求。 其他符合性分析 一、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危险废物收集、中转和贮存项目,属于 N7724 危险废物治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目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未列入“淘汰类”和“限制类”中,故本项目属于允许类,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 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 年版),项目为本项目为危险废物收集、中转和贮存项目,N7724 危险废物治理,不属于禁止准入类及许可准入类 。根据《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 年本),项目不属于广东省引导逐步调整退出的产业,故项目符合该政策。 — 3 —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广东省及中山市相关产业政策的要求。二、选址合理性分析 1、项目选址规划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位于中山市小榄镇泰业路 68 号 B3 卡第一层,根据查询《中山市规划一张图公众服务平台》可知,本项目用地属于二类工业用地,因此本项目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符。 2、与环境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 根据《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20 修订版)》(中府函〔2020〕 196 号印发),项目所在地属环境空气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较小。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中山市小榄 — 4 — 水务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分公司进一步处理,尾水达标后排入横琴海。根据《中 山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中府[2008]96 号),横琴海的水体功能为农用、排水, 水质目标为 IV 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 类标准; 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及《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2021 修编),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为 3 类,项目产生的噪声,经采取减振、隔声等综合措施处理,再经距离衰减作用后,边界噪声能达到相关要求,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项目所在地周围无需要特殊保护的重要文物,无风景名胜区和水源保护地, 无特殊敏感点。因此,项目选址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三、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 1、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粤府[2020]71 号)的相符性分析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粤府[2020]71 号),本项目所在位置属于珠三角核心区。 ①生态保护红线 通知明确全省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36194.35 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 20.13%;一般生态空间面积 27741.66 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15.44%。全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16490.59 平方公里,占全省管辖海域面积的 25.49%。 根据《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粤府〔2020〕71 号), 本项目所在地不属于生态优先保护区、水环境优先保护区、大气环境优先保护 区等优先保护单元,因此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 ②环境质量底线 通知要求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考、省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稳步提升,全面消除劣V 类水体。大气环境质量继续领跑先行,PM2.5 年均浓度率先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期二阶段目标值(25 微克/立方米),臭氧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管控。近岸海域水体质量稳步提升。 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中 SO2、NO2、PM2.5、PM10、CO、O3 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 ③资源利用上线 通知要求强化节约集约利用,持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土地 — 5 — 资源、岸线资源、能源消耗等达到或优于国家下达的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 本项目利用已建成厂房进行生产,不另新增工业用地。生产过程使用水、 电等资源,能源利用强度属于较低水平,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 ④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通知要求从区域布局管控、能源资源利用、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明确准入要求,建立“1+3+N”三级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1”为全省总体管控要求,“3”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管控要求,“N”为 1912 个陆域环境管 控单元和 471 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 a、全省总体管控要求 表 1-1 与全省总体管控要求相符性分析 全省总体管控要求 本项目情况 相符性 区域布局管控要求: 1. 优先保护生态空间,保育生态功能。持续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 2. 按照“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调整优化产业 集群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匹配。积极推进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汽车制造、智能家电等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数字创意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绿色发展水平。3.推动工业项目入园集聚发展,引导重大产业向沿 海等环境容量充足地区布局,新建化学制浆、电镀、印染、鞣革等项目入园集中管理。依法依规关停落后产能,全面实施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壮大循环经济。环境质量不达标区域,新建项目需符合环境质量改善要求。 4. 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改造和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积极促进用热企业向园区集聚。 5. 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公转铁、公转水”和多式联运,积极推进公路、水路等交通运输燃料清洁化,逐步推广新能源物流车辆,积极推动设立“绿色物流”片区。 本项目属于危险废物收集、中转和贮存项目,利用已建成工业厂房进行生产;项目使用电能,所在区域属于环境质量达标区。 相符 能源资源利用要求: 1. 积极发展先进核电、海上风电、天然气发电等清 洁能源,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清洁能源比例, 建立现代化能源体系。 2. 科学推进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煤炭使用量,力争在全国范围内提前实现碳排放达峰。 3. 依法依规强化油品生产、流通、使用、贸易等全流程监管,减少直至杜绝非法劣质油品在全省流通 本项目使用电能,生产过程中注重节约用水。 相符 — 6 — 和使用。 4. 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方针,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把水资源作为刚性约束,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 5. 落实东江、西江、北江、韩江、鉴江等流域水资源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