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套试卷合集】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教育集团化联盟2019年中考化学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卷

举报
资源描述
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 .选择题必须使用2 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描述铁的化学性质的是()A.铁在高温下加热到1 5 3 5 时变成铁水B.铁是热和电的良导体C.铁质软并有良好的延展性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A、B、C都是物理性质,故选D考点: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 B.蒸储水C.碘酒 D.汽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蒸储水属纯净物,不是溶液。故选B。考点:溶液3 .向下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A.硝酸核 B.食盐 C.活性炭 D.氢氧化钠【答案】A【解析】A、硝酸钱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A答案正确;B、氯化钠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C、活性炭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D、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4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答案】D【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B、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剂只有一种,故B错;C、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密度相同,故C错;D、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性质相同,故D正确,故选D。5 .2 5 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仍为饱和溶液 D.溶液的质量不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2 5 时向氯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因为温度没有变化所以溶质的溶解度不变,同时溶剂的量变大后,溶液的质量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A.考点:溶液的知识6 .6.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是银白色的固体C.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D.能够导电、能够导热【答案】D【解析】A、一些金属的硬度很小,熔点较低,如钠等,故A错误;B、一些金属的颜色不是银白色的,例如铜是红色的,故B错误;C、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故C错误;D、金属都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故D正确.【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金属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铝合金用于制造门窗框架 B.氢气用于作清洁燃料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 D.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答案】A【解析】A、铝合金的硬度大,耐腐蚀性强,可以做门窗,利用了物理性质,正确;B、氢气用于作清洁燃料,需要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是化学性质,错误;c、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是食醋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性质,错误;D、氮气用于制硝酸和化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性质,错误。故选A。8 .炼铁的主要原料是()A.石灰石、焦炭、生铁 B.焦炭、氯酸钾、二氧化镒C.石灰石、焦炭、铁矿石 D.铁矿石、氧气、二氧化镒【答案】C【解析】炼铁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焦炭、铁矿石,故选C。9 .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答案】D【解析】溶质可以是固体例如:氯化钠溶于水中,溶质是氯化钠;溶质可以是液体例如:酒精的水溶液,溶质是酒精;溶质可以是气体例如:汽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并不是说溶剂都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液的组成,知道了溶质可以是气、液、固体.1 0 .有 A、B、C 三种+2 价金属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l)A+B(N 0 3)2=A(N 0 3)+B (2)C+H 2 S 0 4=C S 0 4+H 2 t(3)A+H 2 s 0 4 不反应,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列是;()A.A B C B.B A C C.O A B D.A O B【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反应(1),A把 B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A的金属活动性比 B强,根据反应(2)、(3),C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 A不能,说明C的金属活动性比A强,所以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排列是:C A B,故选C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1 1 .不可用来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容器是()A.铜制容器 B.瓷制容器 C.铁制容器 D.玻璃容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铁会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 e+C u S 04=C u+F e S 0 4,其它的都不会与硫酸铜溶液,故选C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1 2 .下列关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B.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C.任何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都可转化成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D.将常温下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升温到6 0,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将变成不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错误;B、在同一温度下,物质的饱和溶液都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错误;C、任何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都可转化成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正确;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常温下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升温到6 0 C,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错误。故选C。【点睛】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反映的是溶液中是否继续能溶解某种物质,而浓溶液与稀溶液反映的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3.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A.碘酒 B.石灰水 C.硫酸铜溶液 D.白酒【答案】A【解析】A、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错误;B、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正确;C、硫酸铜溶液是硫酸铜的水溶液,正确;D、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正确。故选A。1 4 .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答案】B【解析】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降低而降低;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选B。点睛: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温度和压强.具体的变化规律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可以简记为4个字,即“温反压正”;其含义是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关系,与压强成正比关系。1 5 .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 2 的质量M V N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D.产生H 2 的速率N M【答案】C【解析】A、根据图表中M反应时间短,可知M的活动性比N强.故 产 生 H?的速率MN,故 A不正确;B、根据图表中纵坐标可知生成压的质量M N,故 B不正确;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公式:氢气的质量金属在盐中的化合价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X金属质量,因为金属是等质量的,化合价又相等,所以氢气的质量越多,该金属的相等原子质量越小,故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故 C是正确的;D、根据反应时间,可知产生氢气的速度MN,故 D不正确。故选:C.二、简答题1 6.下图是小梅配制1 0 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 2%的 N a C 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为广口瓶、量筒、烧杯和(2)配制时应选择 m L d O m L,5 0 m L、1 0 0 m 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3)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答案】玻璃棒 1 0 0 左码右物,应该把物质放在左盘上,祛码放在右盘上【解析】(1)图中玻璃仪器有广口瓶、量筒、烧杯和玻璃棒;(2)1 0 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1 2%的 N a C 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 0 0 g x i 2%=i 2 g,故水的质量为1 0 0 g-l 2 g=8 8 g,计算水的体积为8 8 m L,故 选 1 0 0 m L 的量筒;(3)图中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时应该把物质放在左盘上,祛码放在右盘上;(4)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为取固体药品,称量质量,转移药品,加水溶解,搅拌,故顺序为;1 7.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溶解度/8BCo h G温度(C)(DP点表示tic时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l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o(4)tl时A的溶解度 t2时A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5)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6)如果C中混有少量的B,想要得到纯净的C,方法是 o【答案】A、C 不变 CBA 大于加入A物质或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解析】(DP点表示tJC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JC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C时,由于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升高温度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溶质的质量不变;(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4)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JC时A的溶解度大于tzC时A的溶解度;(5)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可以通过加入A物质或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的方法变为饱和溶液;(6)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故可以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三、填空题18.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用化学式表示)溶液名称溶质溶液名称溶质碳酸硝酸钾溶液酒精硫酸亚铁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答案】H2CO3 C2H50H Ca(OH)2 NaCl KNO3 FeS04 CaCl2 CuSO4【解析】碳酸溶液在好的溶质是H2CO3;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GHsOH;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Ca(OH)2;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KNO3;硫酸亚铁溶液中的溶质是FeSO0氯化钙溶液中的溶质是CaCL;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是CuS04;19.双氧水(H202)既是工业上重要的绿色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