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模拟试卷】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化学基本概念第3讲(含答案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第 3 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网 累 入 的 高 考 今 蔑 研 元 小 篇 指;I各考方向ZSl/2-S IM;riD IA(n AM!IXG XlKAO XlAX(;真题试做1.(2020 课标全国理综,H)已 知:H CN(a q)与 Na OH(a q)反应的 AH=-12.1 k J m o l-1;H Cl(a q)与Na OH(a q)反 应 的 AH=-55.6 k J m o r 则 H CN在水溶液中电离的A H等于()。A.-67.7 k J m o l-1 B.-43.5 k J m o l-1C.+43.5 k J m o l-1 D.+67.7 k J m o l-12.(2020课标全国理综21题部分)工业上利用,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与 C02进行高温重整制备CO,已知 CH 4、压和 C0 的燃烧热(AH)分别为一890.3 k J m o l-一285.8 k J m o 知 和一283.0 k J m o l-1,则生成1(标准状况)CO所需热量为。3.(2020课标全国理综2 7 题部分)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 z(g)、CO(g)和(BOH Q)的燃烧热A H分别为一285.8 k J m o l-283.0 k J 也。一I和一726.5 k J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10 m o l 水 消 耗 的 能 量 是 k 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o考向分析近几年所考查的热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燃烧热的意义及有关计算。热点例析热点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例 1】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在 25 C、101 k Pa 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 j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若 适 量 的 N?和 完 全 反 应,每 生 成 23 g NO2需 要 吸 收 16.95 kJ 热量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已知拆开1 m o l H H 键,1 m o l NH 键,1 m o l N=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 k J、391 k J、946 k J,则 Nz 与上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4)在 25 C、101 k Pa 下,已知Si H,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 m o l 电子放 热 19.0.0 k 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o思路点拨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是结合计算进行考查,所以应分两步:(1)写:首先根据题意书写化学方程式,特别注意: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虽然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可以是分数,但我们书写时一般选比较常规的,如最简整数比或与题中所给信息相同的,这样才能与标准答案相符。(2)算:根据题意计算反应热,注意:计算时,一般先把所给已知量换算成物质的量,然后进行计算;热化学方程式中A H 值一定要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成比例;要注明A H的单位和“+”“一”符 号。即 时 训 练1(2020吉 林 延 边 检 测27部分)根据下面能量变化示意图,请 写 出N0和C0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o热点二、盖斯定律【例2】利 用N?和 压 可 以 实 现Nf t的工业合成,而氨又可以进一步制备硝酸,在工业上一般可进行连续 生 产。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N2(g)+O2(g)=2N0(g)A H=+180.5 k J m o l-1N2(g)+3H 2(g)2NH3(g)A H=-92.4 k J m o l-12H2(g)+02(g)=2H20(g)AH=-483.6 k J m o l-1若 有17 g氨气经催化氧化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为。方 法 归 纳(1)运用盖斯定律的技巧:参照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设计合理的反应途径,对原热化学方程 式 进 行 恰 当“变 形”(反写、乘除某一个数),然 后 方 程 式 之 间 进 行“加 减”,从而得出求算新热化学方程 式 反 应 热(A H)的关系式。(2)具体方法: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也必须乘上该数;热 化 学 方 程 式“加 减”时,同 种 物 质 之 间 可 相“加 减”,反 应 热 也 随 之“加 减”。(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A H的“+”“一”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即 时 训 练2(2020北京海淀期末,7)将Ti Oz转 化 为Ti CL是工业冶炼金属钛的主要反应之一。已知:Ti O2(s)+2CL(g)=Ti Cl ()。A.74.8 k J,m o l-1 B.+74.8 k J,m o l-1C.-211.0 k J m o l-1 D.+211.0 k J m o l-1归 纳 总 结 正 确 理 解 燃 烧 热 和 中 和 热 要 注 意 以 下 两 点:注 意 量:燃 烧 热 是1 m o l物质完全燃烧;中 和 热 是 生 成1 m o l液态水。注意反应条件:燃 烧 热 是1 m o 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而中和热是稀的强酸、强碱反应 生 成1 m o l水放出的热 量。即时训练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已知 2H 2(g)+0z(g)=2H 20(D-11=-571.6盯 111017,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 4 11101-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A H 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 20.0 g Na 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 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 OH 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 OH(a q)+CH3C00H (a q)=C H3COONa(a q)+H20(1)H=-57.4 k J m o l-1D.已知 2c(s)+202(g)=2C0z(g)AH i;2 c(s)+a(g)=2 C 0(g)公上,贝!I 白 上热点四、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例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o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与胶体的性质有关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分离胶体与溶液工业生产的有色玻璃属于胶体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 OH 溶液,生成Fe(OH)3胶体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树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与胶体的性质有关发电厂用高压电除去黑烟中炭粒,使黑烟变成白烟,减少污染,利用了胶体的性质归 纳 总 结(D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粒直径在1 100 n m 之间。(2)胶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固体、气体,如烟、云、雾、有色玻璃等。(3)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4)胶体是电中性的,所 谓“胶体带电”,实质上是胶粒吸附电荷带电,而整个胶体不显电。同种胶粒带相同的电荷,所以胶体能比较稳定存在,如果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或电解质溶液,胶体就会发生聚沉。(5)电泳现象证明了胶粒是带电的,电泳现象是胶粒定向移动产生的,并没有发生聚沉。(6)有些胶体遇足量强碱或强酸时,先聚沉形成沉淀,后沉淀溶解形成溶液,如 Fe(0H)3胶体遇强酸溶液、A1(OH”胶体遇强碱溶液。误区警示1.当比较反应热大小时,忽视反应热中的“一”号2.混淆反应热A H单位的意义反 应 热 A H的单位为k j m o l T中“m o rlw是指每摩尔这样的化学反应,而不是指反应中的某种物质。如 压(g)+1o2(g)=H2O(1)AH=-285.5 k J mol是 指“每摩尔 H g)+j a(g)=H z O(l)的反应“,放出285.5 k J 的能量,而不是指H z(g)、02(g)、压0(1)的物质的量。3.混淆反应热与可逆反应的关系反应热与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关,因为热化学方程式中的A H表示的是反应进行到底时的能量变化。如N2(g)+3H2(g)2NH3(g)AH =-92.4 k J-m o l-1 1 m o l N2(g)3 m o l 2 m o l阳31)时放出的热量为92.4 k J,4.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与压0 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5.同素异形体混合在一起为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虽然它们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它们的结构不同,故它们混合在一起为混合物。跟踪练习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X”号)1.由 上(g)+i)2(g)=H2O(g)AH H2(g)+1o2(g)=H2O(l)Al t,可 知 Q A A。2.一定条件下,N2(g)+3H2 3(g)AH =-92.4 k J m o l-1,在此条件下,将 Im o l Nz l g)和 3 m o l H z(g)充入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92.4 k J。3.蔗糖、葡萄糖溶液均属于胶体。4.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均属于胶体。5.Na z。与水反应生成碱,NO?与压0 反应生成酸,所以Na z Oz 属于碱性氧化物、NO?属于酸性氧化物。6.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1.(2020湖北天,门、仙桃、潜江期末,10)分类方法在化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2.(2020江西九江一模,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n(s)+l/20z(g)=n 0(s)A H=351.1 k J,m o l-1;2H g(l)+02(g)=2H g 0(s)AH=-181.4 k J m o l-1由此可知 n(s)+H g O(s)=n O(s)+H g(l)A H=A.-441.8 k J m o l-1 B.-254.8 k J m o l-1C.-438.9 k J m o l-1 D.-260.4 k J m o l-13.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据 此 判 断 下 列 说 法 中 正 确 的 是().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白磷比红磷稳定C.S(g)+02(g)=S02(g)AH.S(s)+02(g)=S02(g)AH2则 AH i AH 2D.CO(g)+H z O(g)=C O2(g)+H2(g)A H A O4.(2020辽宁部分重点中学期末联考,1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A.甲 烷 的 燃 烧 热 为 AH =-890 k J m o 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g)+202(g)=C 02(g)+2H 2O(g)H=-890 k J m o l-1B.500、30 MPa 下,将 0.5 m o l Nz 和 1.5 m o l 上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j(g),放热19.3 k 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普 叫 2NH s(g)AH=-38.6 k J m o l-1加 热C.已知:H 2(g)+F2(g)=2H F(g)A H=-270 k J m o ,贝!1 1 m o l 氢气与 1 m o l 氟气反应生成 2 m o i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 JD.在 C 中相同条件下,2 m o l H F气体的能量小于1 m o l 氢气与1 m o l 氟气的能量总和5.(2020湖南四市九校一次联考,2 1)已知胆机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研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u S04 5H20(S)=CUS04(S)+5H2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