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彬县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彬县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 选 经 典 试 题,有 针 对 性 的 考 点 中 的 难 点、重 点、考 点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力口强记忆。第1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1 5题。(2 0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 日之事何如?”良曰:“甚 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日:“壮 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日:“坐。”樊哙从良坐。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B.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C.欲诛有功之人 诛:惩罚D.毫毛不敢有所近 近:接近、沾染2.下 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得复见将军于此/樊哙覆其盾于地B.以待大王来/请以剑舞C.与之同命/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劳苦而功高如此/立而饮之3 .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刚愎自大”性格的一组是(3 分)()项王、项伯东向坐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项王按剑而跑曰:“客何为者?”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A.B.C.D.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B.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体现了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出项羽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的心理状态。C.刘邦貌似心诚、吹捧的话语,使项羽轻易改弦更张。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D.樊哙带剑拥盾入门,瞋目视项王,而项王赐之卮酒、彘肩,表现了樊哙的智勇双全,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同时也颇受项羽尊重。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5 分)译文:(2)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3 分)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2 1 5题陶潜,字渊明,济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潜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 著 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日:“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 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命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攀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潺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河阳,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选 自 宋 本 陶潜集,有删改)1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颖脱不群 群:合群B.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 聊:悠闲C.于半道栗里要之 要:邀请D.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 舆:抬1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尝 著 五柳先生传 以自况B.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C.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D.即便就酌,醉而归1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分)A.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火尚足以明也家祭无忘告乃翁于人为可讥扣舷而歌曰不正确的一项是()(3 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 归去来兮辞。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D.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1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5分)(2)潜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4分)第3题:阅 读 劝学和 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8 1 1题。(6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 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星,愚益愚,呈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8.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B.而 闻 者 彰(清楚)今 之 众 人(许多人)C.而 耻 学 于 师(以为耻)而 绝 江 河(横渡)D.吾尝践而望矣(踮起脚后跟)士 大 夫 之 族(类)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而耻学于师10.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师说选段运用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恶劣习气。B.韩 愈 认 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 者“小”而后者“大”。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 师说选文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 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从师而学”也 是 一 种“善假于物”。11.翻译下列文言句子。(6分)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句 读 之 不 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位 卑 则 足 羞,官盛则近谀。第 4 题:文言文阅读(2 6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1 0 题。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日:“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天下草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吏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吏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 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选 自 三国志魏书注释:太祖:指魏武帝曹操。菅长:菅县县令。主簿:官名,主管文书,办理政务。掾史:县令的属官。股肱:指大腿和胳膊的上部,在这里可指左右手。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地方的官员。廉隅:廉隅,喻人品行方正。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A.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 差:派遣B.母老,唯在诸君 唯:只有C.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 责:责问D.同行者皆弃老弱走 走:逃跑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此孝子也,杀之不义 子犯请击之B.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C.因芝妻伯父董昭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昭犹惮芝,不为通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A.县掾吏穷困,乞代同行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7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例句:此孝子也,杀之不义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C.大王来何操 D.以其无礼于晋8 .下列句子分别编写四组,都能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3 分)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