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MI连接器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与维持【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HDMI连接器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与维持 HDMI连接器公司 竞争优势的来源与维持 xxx投资管理公司 目录 一、 项目简介 2 二、 竞争优势的来源 6 三、 竞争优势的维持 9 四、 聚焦战略 12 五、 成本领先战略 16 六、 竞争优势 29 七、 企业价值的创造 32 八、 公司简介 33 九、 产业环境分析 35 十、 新兴手机连接器市场概况 35 十一、 必要性分析 37 十二、 发展规划分析 37 十三、 项目风险分析 40 十四、 项目风险对策 42 SWOT分析说明 44 (一)优势分析(S) 44 1、公司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创新能力突出 44 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高,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与质量优势。此外,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线为使用自有技术开发而成。 44 一、 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x投资管理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8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6000.00㎡(折合约8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08840.18㎡。其中:主体工程72497.15㎡,仓储工程13440.0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4760.18㎡,公共工程8142.85㎡。 (四)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是巩固行业地位的必要措施 公司长期积累已取得了较丰富的研发成果。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公司产品不断往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投资项目的建设,将支持公司在相关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满足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求,巩固并增强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竞争地位,为建设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提供充实保障。 2、公司行业地位突出,项目具备实施基础 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就专注于行业领域,已形成了包括自主研发、品牌、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竞争优势,行业地位突出,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生产方面,公司拥有良好生产管理基础,并且拥有国际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科研院所、高校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创新机制,具备进一步升级改造的条件;在营销网络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多年发展已建立了良好的营销服务体系,营销网络拓展具备可复制性。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0702.3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2603.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10%;建设期利息464.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14%;流动资金7634.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76%。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2603.31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8752.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68.89万元,预备费681.86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894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76961.87万元,纳税总额6422.55万元,净利润9055.0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5.69%,财务净现值6468.8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29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56000.00 约84.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08840.18 容积率1.94 1.2 基底面积 ㎡ 35840.00 建筑系数64.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76.26 2 总投资 万元 40702.38 2.1 建设投资 万元 32603.31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28752.56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3168.89 2.1.3 预备费 万元 681.86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64.40 2.3 流动资金 万元 7634.67 3 资金筹措 万元 40702.38 3.1 自筹资金 万元 21747.41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8954.97 4 营业收入 万元 894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76961.87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2073.40 "" 7 净利润 万元 9055.05 "" 8 所得税 万元 3018.35 "" 9 增值税 万元 3039.47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364.73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6422.55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2847.11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43161.68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6.29 含建设期12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5.69%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6468.84 所得税后 二、 竞争优势的来源 通过超额利润的资源基础模型和超额利润的产业模型两种不同的战略理论派分别道出了竞争优势来源于内部的变化和外部的变化。总结概括,竞争优势主要有这么几种:环境的变化导致新的市场机会的出现、价值链的重构改变了现有的市场竞争规则、企业的内部变革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1、环境的变化带来新的市场机会的出现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其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现有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化通常被视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有利契机。但是这种变化并不是简单地将机会赋予某个企业。只有那些能迅速地识别出变化并做出及时调整的企业,才能抓住机会成为获利者。正如当国务院出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时,这种政策性环境的变化也为许多企业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但是当新的市场机会出现时,却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机会的出现都是稍纵即逝的。要想成为享有先动优势的行动者,企业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占有市场信息,并时刻警惕着环境的变化。此外,还必须要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能及时地利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有利方面,尽量避免由于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不利方面。为此,企业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预警机制,以预测环境的变化。同时,还应该尽量增强企业的灵活性,以应变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2、价值链的重构改变了现有的市场竞争规则 现有的产品市场通常都是竞争激烈的,甚至在一些高度统一化的市场中,企业不惜以降低获利空间来换取较高的市场份额。因此,如果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价值,那么企业就可以绕过现有的激烈竞争,成为新市场的获利者。 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新游戏”和“老游戏”战略的区别在于对行业价值链的重构。通过构造新的价值链,企业就可以在新的市场中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还能为其他进入者设置竞争壁垒,如此一来,企业的竞争优势就可以更长久地保持。 3、企业的内部变革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被动地适应,但是,如果企业能在内部进行变革,则能主动地创立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正式的组织结构使得企业在创新方面缺乏活力,组织惯性也使得好多大企业对于目前环境的变化熟视无睹。这也是企业不断丧失现有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此,企业应该主动地进行变革,努力地营造出适合创新的灵活宽松的企业环境。企业通过对自身的改革和创新,不仅可以提升竞争力,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角色,甚至还能影响行业环境,进而改变竞争规则。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国美、苏宁的出现,以及它们对我国家电行业游戏规则的重新改写。但是企业要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除了具备勇气和信心之外,还必须有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以“旁观者清”的姿态来客观、全面地对企业进行审视。 三、 竞争优势的维持 正如美国学者达维尼教授所归纳的那样,当代竞争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技术更新速度加快。 (2)密集、快速的竞争行动,使企业无法长期维持其已有的优势。 (3)竞争互动导致产品价格不断下降,质量不断提升,而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狭窄。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竞争优势的维持都是困难的。为此,企业必须对已有的竞争优势加以保护,以保证企业良好的赢利能力。 为了避免其他企业通过模板而获得与自身相匹敌的竞争优势,企业一般都会设置一定的模仿壁垒。分析竞争者模仿的过程,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即辨认、激励、分析、资源的获取。 (一)辨认 企业在采取模仿行动时,首先必须分辨出哪些企业在产业中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找出与超额利润获取相关的竞争优势,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加以模仿。然而在当今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利润率、市场情况等信息都被视为商业机密而加以保护。因此,在分析辨认阶段,企业只能通过其他途径(如上市公司的年报、财务信息的披露等)来获得相关信息,并分析找出那些绩效明显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企业。因此,如果企业在信息披露时将关键的信息加以隐瞒,那么就对竞争对手的辨认设置无法跨越的障碍。此外,有些企业为了保护自己能拥有长期的利润率,甚至会以牺牲短期利润为代价,即采取限价战略,将价格刚好限定在一个无法吸引新进入者的水平上。 (二)激励 当竞争者成功地辨认出了企业超额利润来源后,就会分析如果采取模仿战略,是否会招来被模仿者报复行为,并权衡采取模仿策略的成本和收益,再确定是否采取模仿策略。因此,如果能减少对竞争对手的模仿激励,企业也能避免来自竞争者的冲击。当竞争对手意识到,即使采取了模仿战略它们也不可能会获得超额利润,那么竞争对手就会放弃。因此,企业可以对竞争对手进行威慑,告诉它们一旦进行了模仿,企业就会采取报复行为。如此一来,竞争对手就不敢再对企业发起挑战。为了让竞争对手相信企业确实会这样做,企业可以保持过度的生产能力或过多的存货。 (三)分析 竞争者想要模仿其他企业的竞争优势,则必须了解这种竞争优势究竟来源何处,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才能获得这种竞争优势。而企业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要找出与竞争优势息息相关的关键要素条件实属不易。例如,海尔强大的创新能力除了与企业内部适合创新的企业文化相关以外,创新人才的获取、培养及激励措施也与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关联性,甚至还有很多我们所不了解的其他因素。因此,竞争对手在采取模仿策略时,由于有限资源的限制,必须有所取舍,选取那些与竞争优势的培育直接相关的因素加以模仿。正是如此,企业就可以制造因果模糊性,将与竞争优势相关的要素多样化,减少对单项资源和单项能力的依赖程度,从而增加竞争对手要分析成功决定因素的难度。 (四)资源的获取 一旦竞争者成功地找出了与竞争优势相关的要素,那么企业只能在最后关口—资源获取上位竞争者设置障碍。通常企业获取资源的途径不外乎两个:外购或自己发展。对于通过外购来获取资源的竞争者来说,只要企业控制了关键性资源获取的渠道,那么竞争对手就无法获得关键性资源,即使获得了也是以较高的价格为代价的。在这种情况下,竞争者模仿的成本将增大,当然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