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举报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一北京》教学设计 课 题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一北京 课时:1课时 课标要求 1.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 其城市建设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对北京地区的政区图、地形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资料的阅读分析, 探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 运用直观的图片等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 设成就。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综合和评价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 2. 运用搜集的地理信息,感受、归纳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初步感受与探讨区域发展 过程中出现的人地矛盾。 3. 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挑战,逐步养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与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 2. 通过感受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1. 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 2. 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3. 北京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难点 北京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评价 教学策略 充分运用教材的同时,搜集、整合地图、图片以及文字资料,创设探究学习的教 学情境,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激励功能,引导学生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进而 总结归纳、升华情感。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了解了一些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有了这些知识和方 法的储备,更有利于教师教学过程的实施。尤其对于祖国母亲的首都一北京,每一个 中国人对她都有着特殊的情感,学生对于这个城市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于北京地 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北京的历史文化及现代化建设可能仅仅仍停留于了解的层面,因 此需要教师需要用直观、鲜明的感性材料,采用生动有趣的活动,加强学生的知识认 知和情感体悟。 教学过程 印象北京 课前播放:京味十足的图片(古典、现代、民俗) 音乐(前门情思大碗茶) 【导入新课】 先做个小调查:咱们班中去过北京的同学请举一下手!你能根据自 己的经历给大家说说你对北京的印象如何?(学生自由发言) 是的,正如同学们刚刚看到的(说的):北京,它是一座焕发着美 丽青春的古典城市、它是一座散发着厚重淳朴的现代城市,它是每一个 中国人都为之自豪和向往的地方。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北京 城,去聆听祖国母亲的心跳。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京味十足的图片和音乐”及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畅谈北 京印象,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为开放课堂的构建创设 条件;同时,又能够加深学生对北京的感性认识。 相约北京 【创设情境】 中国地理学会将于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 “第九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 真诚欢迎全国各地中学生积极参加,让我们 一起来相约北京。如有任何疑问,请在“在 线论坛‘‘中留言,我们将及时回复。 '第九届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通知 / \ 【"在线论坛”解答】 疑问一: (1) 自主学习一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 ① 从纬度位置看:北京(N),地处 带(温度带); ② 从海陆位置看:北京位于 平原的西北角,西、北两面分 别紧靠 山脉与 山脉,东南方向面朝 海, 被 省与 市环绕; ③ 从相邻位置看:北京西北邻 高原(畜牧业生产基地),西邻 高原(能源基地),南邻 平原(粮棉油生产基地)。 (承转)那么,这种地理位置到底有何优越性呢? (2) 合作探究一评价北京的位置优势 (提示:可以从交通、对外联系、气候等方面分析) 填写回复单一: 回复单一:北京位置的优越性 ① 纬度位置优越,属于—带,—湿 碧地昼八壬要适中厂气候适宜; ② 海陆住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 —海校近,海陆交通 :东南地形 平妲,适宜经汗发展和城市建设; ③ 经济区住优越.西看 高原7一 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 平原, 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 疑问二: (3)分析北京的地形地势与河流的优越条件 ① 地形地势:北京位于 平原西北角,地势 高 低。 ② 河流:区内有永定河、潮白河等,水源 , 河流由 向 流。 (承转)那么,水源又是如何影响北京建都的呢?请同学们们阅读课本 P36图6.45,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古城城址的变迁。 也1 (4) 很明显自辽代以来,北京城的面积不断 ,古城城址逐渐向 方位扩张,是随着 (因素)而发生的变化。 【情感升华】水是生命之源,“逐水而居”是自古至今人类争取生存与 发展一直遵循的基本规则。河流的存在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也改变了人 类社会。因此,珍惜水资源就是珍惜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拓展】当然,北京作为古都的有利条件还可以从安全、军事等方面分 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搜集资料进一步探讨。 (5) 小练习: *水源充足 t -WW B. 土壤贫瘠 L 叱面朝大海J—了一^ d.气候恶劣史2区凿r &地势平坦三dK > F.地形崎岖| &交通便利 (承转)同学们有了这些知识的铺垫,也能增强我们参加地理科普大赛 的信心,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吧。 【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在线论坛解答”的活动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课 堂还给学生,调动他们的自主主动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图文转换的能 力与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创设情境】 走进北京 我们将一起乘坐“北京观光线”巴士畅游北京城。 【北京观光线】 (1) 先乘坐“北京观光1线”由北京南站出发向北到八达岭长城,请 同学们欣赏沿途经过的天坛、故宫、王府井、天安门广场、明十三陵、 八达岭长城等建筑景观。 北京是著名的“北京猿人”的故乡,距今巳经有70多万年,到了 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时,这里已经形成聚落中心,称为蓟,是世界上 最早的城市之一。之后金、元、明、清各代先后在这里建都。由此可见, 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我们沿途还会欣赏到京剧、走进四合院、牌楼和胡同,吃到正宗的 老北京冰糖葫芦,而这些恰恰是北京厚重文化的体现。 请 <赏 厚重的文化积淀 播放《中国梦一北京传统文化(什刹海)》这就是北京:历经岁月 的流逝,依然能在胡同儿口儿,在石墩儿旁,在叫卖人的背影中•••它 总给我们难以名状的感动。 (2) 我们接着会乘坐“北京观光2线”由八达岭长城出发向南再回到 北京南站,请同学们欣赏沿途的水立方、鸟巢、外交部大楼、国家图书 馆、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厅、cctv电视台等建筑景观。 请XOT 雄伟奇0B生机勃勃 与刚刚的景观相比这些建筑怎么样?(现代化、开放)是的,北京 正以一个雄伟奇丽、生机勃勃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 (承转)那么,作为国家的首都,今天的北京又有着哪些特殊的城市职 能呢? (3)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些图体现了北京的什么城市职能? 矗遍院*中国霍 jX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承转)两条观光线路恰好是古老的和崭新的“两个北京” 800多年的 缩影,当历史在车窗外掠过的时候,现代辉煌也正在另一端上演。然而, 今天的北京也正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 【设计意图】 通过两条“北京观光线”让学生轻松畅游北京城,既能够饱了同学们的 眼福和口服,最关注的仍是引导学生通过感性深刻体会北京的理性内 涵。因此,教学中运用鲜明靓丽的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自我感悟 北京的古典与浪漫。 【角色扮演】 建设北京 如果你是北京市的市长, 你会如何规划北京未来的发展呢?™ (承转)那么这些市长代表的发言是否合理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aw安 (承转)说到文化事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 文人故居等传统建筑,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城市发展与传统保护的矛 盾越来越激烈。 阅读学案材料一: (1)传统建筑的保护 议题: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是拆除还是保护 (承转)正如前面两位市长所规划的,北京形成了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 包含体育、文化、历史、科技等重点功能区,这是以科技力量为核心的 一些科技园。北京的产业发展方向巳经由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开始 向微电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转变。其中, “首钢的迁出”就是一个很好的验证。 (2)重点功能区建设 城市重点功能区的建设 (3) 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阅读学案材料二 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承转)而北京真正成为现代化大都市,还缺少一个因素的重要保障, 那就是什么条件呢? (4) 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的建设 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结的建设 环状+放射状 mm ■ 综上所述,北京作为国际性的现代大都市应该是一座交通便捷、绿 色宜居的城市,同时还应该拥有过去和未来。为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对北京的定位是这样的,我们一起读一下: “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 化名城、宜居城市”。 国际化大都市 绿色宜居 传统文伟 —仓卿支/ 便捷交通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 将北京定位为: "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平阴 【课后拓展】 课左柘展 制作一期以 “我心中的平阴,, 为主题的电子报 【结束语】 北京,它是一座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国际化大都市。它历经岁月 流逝、见证了时代的变迁。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心中对这个城市更加 地向往与心动,就让我们一起读出对它的热爱吧:北京,你是我的骄傲; 北京,我为你自豪!我爱北京,我爱祖国。北京梦,中国梦,我们将与 你永远同行! 【设计意图】 通过鲜明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感受通过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建设发展 的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感受思考城市建 设中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辩证地分析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走“保护和 发展”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树立和谐发展的人地观念。课后拓展部 分有助于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和社会,真正实现教学服务于学生未来 的初衷。 梳理归纳 课堂检测 读北京地形示意图,回答1—2题: 1. 图中①、②表示的山脉分别是( ) A. 太行山脉、燕山山脉 B.太行山脉、阴山山脉 C.大兴安岭、长白山脉 D.大兴安岭、小兴安岭 2. 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自西向东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西北向东南流 D.自东南向西北流 3. 下列有关北京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地形区划分,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南部 B. 按干湿地区划分,北京属于湿润地区 C. 按温度带划分,北京属于暖温带 D. 按城市职能划分,北京主要是一个重工业城市 4. 首都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 ①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②名胜古迹众多 ③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 ④我国大城市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 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是( ) 6. 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有众多的胡同,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胡同应 该()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教后反思 课程标准要求:运用资料探究归纳北京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河流水系、气候 等自然环境特点;运用直观的图片等资料,感受并归纳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城市职 能和现代化建设成就。 从教材的编写来看,本节内容把“古都”作为切入点,试图从古都有利的自然条 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