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 岩石与土壤 单元教学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 2022年新版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岩石与土壤1.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岩石与土壤的故事 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一、聚焦聚焦你观察过岩石和土壤吗?知道人们为什么一直在对岩石和土壤进行研究吗?二、探索 1.观察并描述我们采集到的岩石和土壤。2.说说我们可以从哪里找到岩石和土壤,它们都有什么用途。3.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魔 鬼 塔 魔鬼塔是个庞然大物,耸立在美国怀俄明州的平原上。它是方圆数十里范围内的最高点,在晴朗的天气里,人们能从160公里以外看到它。魔鬼塔虽然高出贝尔富会河369米,但从基座算起,塔高为264米,塔基直径305米,自下而上逐渐收缩,顶端直径84米。距今五、六千万年以前,地心的岩浆上涌到地表,没有喷出去,冷却下来成为坚硬的岩浆岩 。历经千百万年的风吹雨打,无数次的地层变动和岩浆推挤,周围柔软的沉积岩被风化而逐步消失,只留下坚硬的岩浆岩成了魔鬼塔。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龄约是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化 石地壳中保存的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的遗体或痕迹叫化石。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鹦鹉螺化石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古架,这就是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化石骨骼安装起来的。看,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人们站在骨架前面,似乎看到一头大象正在昂首阔步向前跑。那么,这头大象的化石骨架是怎么形成的呢?大约二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蒿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了。远处,几棵栎树呆立不动,一群一群的羚羊和鸵鸟走来走去。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岸边盛开着一簇簇美丽的鲜花。一群大象,在一头老年公象的带领下,扑踏扑踏地从远处走来了。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一望见前面有一条小河,它们就高兴地跑起来。老象跑在前头,最先来到了河边,它伸长了鼻子去吸水。可是河水很低,它够不着。它想,要是跨进水里,美美得饱喝一顿,再洗个澡,那有多好哇!于是它又往前走了一步!没想到它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的石头上,石头往下一陷,它抬起的左脚来不及往回收,一下就踏进河底的淤泥里,深深地陷了进去。又烂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老象侧起身子使劲挣扎,但是越挣扎身子越往下陷。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即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紧跟在后边的象都停住了脚步,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呆呆地站在岸边,又毫无办法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河水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黄 河 象土 壤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整理我们知道的岩石和土壤的知识。三、研讨 1.你认为岩石和土壤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哪里发现它们?2.我们可以从岩石和土壤中知道什么?3.你知道岩石和土壤各有哪些用途?四、拓展 调查一下当地有什么岩石,土壤是什么样的。了解我国的土壤类型我国地域辽阔,土壤多种多样,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内陆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随堂训练一、判断题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二、选择题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岩石与土壤2.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让我们了解一下几种常见的岩石有什么特征。一、聚焦聚焦二、探索 观察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1.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征。观察岩石标本常用的工具有哪些?2.更细致地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科学家在野外观察岩石时还采用了一些更为细致的观察方法,对认识岩石的特征很重要。(1)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花岗岩上有花斑状斑点。大理岩上常有条纹。(2)用放大镜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它们是由颗粒组成的吗?颗粒大小一样吗?可以看出是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吗?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3)用手分别触摸这三种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4)用手电筒分别照射铝箔包装纸、地板、黑板和窗户上的玻璃,再照射每一块岩石,看看它们的光泽和谁类似。花岗岩和砂岩都是粗糙的,大理岩稍好一些,但也比较粗糙。花岗岩:与地板类似砂 岩:与黑板类似大理岩:与玻璃类似(5)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结果会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不同岩石能否被各种物体刻画的情况不同,说明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矿物的硬度3.将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岩石观察记录表三、研讨 1.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各有哪些特征?2.我们如何去观察、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四、拓展 分别用小钢锉在岩石的一角锉出粉末,让粉末散落在白纸(接颜色深的粉末)或黑纸上(接颜色浅的粉末),观察岩石的内部物质是否一样。常见岩石的特征随堂训练一、判断题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二、选择题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岩石与土壤3.3.岩石的组成岩石的组成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矿物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矿物呢?一、聚焦聚焦形状形状透明透明颜色和条痕色和条痕光光泽硬度硬度二、探索 观察花岗岩的组成1.观察花岗岩的组成。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并对花岗岩的组成进行描述。花岗岩花岗岩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组成。二、探索 观察石英、长石和云母颜色、光泽、硬度、纹理都是重要的线索哟!1.矿物的颜色和条痕。观察这三种矿物的颜色,然后分别将它们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矿物的条痕。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一样吗?有的不一样。鉴别矿物时,条痕的颜色更可靠。因为矿物外表的样色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条痕的颜色不易被影响。几种矿物的条痕颜色石英白色或近于白色长石乳白色黑云母黑色白云母无色透明或呈浅色石墨黑色赤铁矿樱红色自然金黄色黄铁矿、黄铜矿绿黑色方铅矿黑色2.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1)对透明度的观察。观察透过三种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方法和分类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一般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透明特性透明特性反光特性反光特性(2)对光泽的观察。借助其他物体的反光特性,采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描述这三种矿物的光泽。各种光泽的反光性金属光泽玻璃光泽丝绸光泽泥土光泽几种矿物的条痕颜色注意:矿物中会有杂质,所以用不同标本得到的实验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3.将花岗岩的颗粒分别与这三种矿物进行比较,辨别出这些颗粒中哪些是石英,哪些是长石,哪些是云母。黑色发光的颗粒云母 浅色的颗粒长石 透明的颗粒石英3.更多的矿物。矿物有哪些用途?了解更多矿物的特征。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铅笔芯铅笔芯食盐食盐提炼铅提炼铅点豆腐、医用点豆腐、医用三、研讨 1.对于矿物,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观察?组成花岗岩的三种矿物具有什么特征?2.对于岩石和矿物,我们有哪些新的认识?3.岩石和矿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四、拓展 采集岩石和矿物 得到标本后,可先记下标本的名称等相关信息,用软纸或毛巾包好带回来。如果得到的是不知名的矿物和岩石,可以先记录下它们的采集地、采集时间等相关信息,并给它们编上号。我们可以根据前面学到的知识,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自己采集的标本,也可以请教老师或专业人士。随堂训练一、判断题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二、选择题三、连线题。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岩石与土壤4.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搜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趣味的事情。一、聚焦聚焦1.采集岩石和矿物、准备的材料。2.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3.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要擦拭干净呦!二、探索 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4.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5.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6.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注意:标签上写出标本的名称、采集地和采集者。三、研讨 1.制作岩石、矿物标本的方法是怎样的?2.通过制作标本,你对研究岩石和矿物又有哪些新的认识?3.要想制作一盒精美的岩石和矿物标本,你认为该怎样做?四、拓展 采集更多的岩石和矿物,不断充实你的标本盒。随堂训练一、判断题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二、选择题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岩石与土壤5.5.岩石、沙和黏土岩石、沙和黏土 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岩石、沙和黏土?它们又有什么不同?一、聚焦聚焦二、探索 1.说一说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山脚下小溪边田野2.比较岩石、沙和黏土(1)看: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各有什么特征?岩石:体积较大、有很多颗粒组成 沙:颗粒体积较小黏土:颗粒体积最小(2)分别闻一闻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扇扇闻闻的方式?岩石:几乎没有气味 沙:几乎没有气味黏土:有泥土味(3)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岩石:粗糙、坚硬 沙:较粗糙、较硬黏土:有滑腻感、较软(4)试着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沙:时间短、容易散开黏土:时间场、不易散开黏土的黏性比沙的黏性强(5)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土壤,在白纸上涂痕。沙:涂痕的颜色浅黏土:涂痕的颜色深岩石岩石沙沙黏土黏土发现地山脚下山脚下小溪小溪边田野田野特征看体体积大、由很多大、由很多颗粒粒组成成颗粒粒较大大颗粒最小粒最小闻几乎没有气味几乎没有气味几乎没有气味几乎没有气味有泥土味有泥土味捻粗糙、粗糙、坚硬硬较粗糙、粗糙、较坚硬硬有滑有滑腻感、感、较软团球容易散开、黏性弱容易散开、黏性弱不易散开、黏性不易散开、黏性强涂痕涂痕的涂痕的颜色浅色浅涂痕的涂痕的颜色深色深三、研讨 1.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2.通过观察,你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岩石岩石岩石碎裂岩石碎裂小石子、沙和黏土小石子、沙和黏土风化风化继续风化继续风化随堂训练一、判断题一、判断题二、选择题二、选择题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岩石与土壤6.6.观察土壤观察土壤 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在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土壤里面有什么呢?一、聚焦聚焦说说我们对土壤组成的猜测。触摸过土壤的手一定要洗干净。二、探索 采集并观察、描述土壤1.在校园或田野里挖一块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带回教室。2.把土壤倒在一张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观察。土壤还是有气味气味的呢。我看见了小小草和小虫草和小虫。有许多捻不碎的小石子小石子和沙和沙。土壤摸起来湿湿的湿湿的。水水3.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并描述。沙沙砾沙沙粉沙粉沙黏土黏土逐渐变小逐渐变小又称又称小石子小石子,直径大于,直径大于2毫米毫米岩石的颗粒岩石的颗粒放大后的岩石颗粒4.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并记录下来。气泡气泡说明土壤中有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空气动植物残骸动植物残骸说明土壤中有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