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真题一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教师资格《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真题一 1 [单选题]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江南博哥)年),西汉丞相田蚧奏请汉武帝,将黄老、刑、名百家之言从官学中清除,安排儒者数百人做官。此后,不治儒家经书的博士均被废罢,只剩下儒家的“五经博士”。这表明当时()。 A.黄老之学走向消亡 B.治国方略选择纯正的儒家思想 C.儒学受到统治者高度重视 D.儒学的主流地位得到强化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汉武帝时期官学的教学内容和教授经书的博士,都限定为儒家,这表明儒学受到西汉统治者的高度重视,C项符合题意。 题干强调西汉统治者重视儒学,不能由此推断当时黄老之学走向消亡,A项属于过度推断。 汉武帝独尊的儒学已经吸收了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内容,B项不符合史实。 汉武帝时期通过官方教育推行儒学,使其主流地位得以确立,并非“强化”,D项说法错误。 2 [单选题] 东晋南朝时期纸的种类很多,有赤纸、麻纸、敕纸、法纸、藤角纸等。王羲之担任会稽内史,一次就送给谢安9万多张纸。朝廷曾下令:“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这种现象()。 A.体现了区域专业化生产的特点 B.促进了文化高度发展 C.说明了官营手工业主导造纸业 D.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东晋南朝时期纸的种类很多,朝廷下令将纸作为书写工具,这有利于文化的高度发展,B项正确。 题干内容不能表明当时纸的出产地和生产方式,因此无法体现区域专业化生产的特点,A项说法错误。 题干内容未涉及官营手工业主导造纸业的相关信息,C项说法错误。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题干中没有相关体现,D项错误。 3 [单选题] 1959年,中印边界爆发冲突,苏联政府在声明中含糊地表示遗憾。1962年10月,苏联在《真理报》的社论中称支持中国政府的立场,认为麦克马洪线是非法的。这种转变表明()。 A.苏联对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社会主义阵营得到进一步巩固 C.苏联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国际局势影响了苏联对华政策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结合相关史实可知,苏联对中印两国边界问题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受古巴导弹危机的影响,即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劣势,D项符合题目要求。故选D项。 苏联对华政策在题干中的历史时期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A项说法有误。 当时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受到冲击,B项说法有误。 C项在题干中没有相关体现。 4 [单选题] 宋理宗读了朱熹的书后,曾感慨“读之不释手,恨不与同时”并追封朱熹为“太师”,还把他的牌位放进孔庙从祀。宋理宗的言行()。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表明理学得到普遍认同 C.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D.强化了理学的教化功能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题干中提到宋理宗的言行,强化理学的教化功能,D项正确。故选D项。 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是在西汉时期,A项说法错误。 宋理宗对理学的赞同不能等同于“普遍认同”,B项说法有误。 C项在题干中没有相关体现。 5 [单选题]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井田制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崇拜,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亲情的体现,所以“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宗法制。 6 [单选题] 宋高宗时,四川立限令典卖田宅者纳税印契,一次就征收到契税四百万贯,此时四川地价每亩为近四贯,官府卖田定价为八贯到十贯(一般情况下税率10%计,土地价格取较高者每亩十贯)。这从侧面反映了()。 A.四川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北宋租佃关系盛行 C.土地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D.宋代政府不抑兼并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土地买卖的问题,材料中契税数额的庞大反映出当时土地买卖盛行,从侧面反映了宋代政府不抑兼并,D项正确。故答案选D。 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A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租佃关系,B项不符合题意。 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7 [单选题]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在《留书·封建》篇指出,自秦以来中国政治“有乱无治”弊病的根源在于秦“废封建之罪”,进而以“托古改制”的方式主张效法古代“封邦建国”的诸侯自治制度,退而求其次,则应效仿唐初设置“方镇”以屏藩中央的制度。这实际上()。 A.属于主张倒退复古思想 B.是受西方思想影响的产物 C.暗含着分权制衡的思想 D.完全不同于孔孟原始儒学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由材料中“效法古代‘封邦建国’的诸侯自治制度”“效仿唐初设置‘方镇’以屏藩中央的制度”可知黄宗羲实际上主张用分权制衡的方式来稳定政局,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该思想符合时代潮流,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 该思想是对孔孟原始儒学的继承和发展,D项错误。 8 [单选题] 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 A.发生背景 B.发展历程 C.胜利原因 D.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依据材料“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众的认可;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衷心拥护。”可知,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建国与惠及农民的举措,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真心拥护与支持,从而使国民党反动派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故C正确,ABD错误。 9 [单选题] 杜甫诗“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叹的瓷器种类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彩瓷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杜甫在诗中赞赏了白瓷。成熟的青花瓷出现于元代,彩瓷是在清代。故答案选B。 10 [单选题] 古代中国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①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②重视实用技术 ③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 ④理论体系完整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提取信息:题目总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形成的一些条件,其中没有包括出现的实验探索。“化学并不突出”一句表明了③不正确,排除③;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农业表明②重视实用技术。物理成就不多,生物学理论和化学不突出的例子说明理论体系不完整,排除④。故选B。 11 [单选题] 窦文涛在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缩小到3倍。”北欧国家促成这一状况的根本目的是()。 A.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稳定 B.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换取民众对政府的支持 D.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政府从中获利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北欧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消除因贫富差距悬殊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实现社会稳定发展,通过制度设计和税收杠杆,实现社会财富的再分配。A项符合题目要求。B、C两项是北欧国家建立“福利国家”的具体目的,与题干内容不符。D项与实际情况不符,予以排除。 12 [单选题] 古希腊历史悠久,文明灿烂。下列不属于古希腊文明的是() A.伯利克里改革 B.《荷马史诗》 C.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和浮力定律 D.《天方夜谭》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不属于古希腊文明,故答案选D项。 13 [单选题] 罗马法将下列情况认定为“名誉减损”:作伪证、可为证人但拒绝作证、书面侮辱他人、重婚、犯罪、从事卑贱职业(倡优、斗兽员等)、被社会轻蔑排斥。“名誉减损者”可能被剥夺选举权、继承权、监护权、出庭作证权,并被限制结婚权。这说明罗马法()。 A.强调道德修养以促进经济发展 B.混杂着多种理性与非理性因素 C.在公民法阶段保留了氏族残余 D.对外扩张使社会关系更加复杂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罗马法对“名誉减损”的定义有积极的一面,例如作伪证、可为证人但拒绝作证、书面侮辱他人、重婚和犯罪,也有阶级性的一面,如从事卑贱职业、被社会轻蔑排斥。这说明罗马法既有理性因素也有非理性因素,B项符合题意。 A项说法片面,材料中不仅仅只有道德因素。 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材料没有涉及对外扩张问题,D项错误。 14 [单选题] “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一个救世福音,对另外一些人,它则是一个魔鬼学说。”这段话是《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的作者对1848年发表的某一文献的评价,该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将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故答案选A项。 15 [单选题] “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总统共和制,解题关键是把握资产阶级代议制。首先确立现代政党制度和议会主权原则的是英国,故A、C两项错误; 题干已经强调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故B项错误; 美国确立了总统制,它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确立这种政体的国家,故答案选D。 16 [单选题]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与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和最高苏维埃主席波德戈尔内三人,形成了被称为“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架构。苏共中央还通过决议,规定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永远分离,不得兼任”。这表明苏联()。 A.有意摆脱高度集权的模式 B.改革实现法治化发展 C.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D.共产党威信有所下降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由材料中“形成了被称为‘三驾马车’的集体领导架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职务“永远分离,不得兼任’”等信息可知当时的苏联是在有意地摆脱高度集权的斯大林体制,A项符合题意。 苏联的改革并未实现法治化发展,B项排除。 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是在后来的戈尔巴乔夫时期,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7 [单选题] 某西方史学家提出用“地中海时代一欧洲时代一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一中古一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这一历史分期法体现了()。 A.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 C.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 D.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该西方史学家提出的“地中海时代一欧洲时代一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基本上是以欧洲为中心代表整个人类历史,体现了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A项正确。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不能涵盖上古的情况,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题干没有涉及海外贸易,C项排除。 题干没有体现人类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D项排除。 18 [单选题] 《孝经》所用文字都平淡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