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间玄鸟语可以解人情——《我爱这土地》群文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设计 学生作品 名师点评

举报
资源描述
梁间玄鸟语,可以解人情 ——《我爱这土地》群文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设计   导   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语文教育“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司老师通过情境性、趣味性与互动性相结合的课堂活动,从“鸟”的视角出发,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理解诗词的思维能力迁移到广泛的诗词鉴赏中,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为本课的课堂实录。 教学意图 《我爱这土地》是一首经典诗歌,被统编语文教材录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被现当代中华儿女广泛传唱的经典名句,亦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炎黄子孙深重爱国情愫的当代表达,朴素到毋需解读而直抵人心。 然而这首诗之所以成为经典,除了最后撼人心魄的两个句子,诗歌前八句以一只“鸟”的视角来观察广袤的“大地”,以一只“鸟”的口吻来表达“人的爱国情愫”,这种有意拉开距离的以“小”见“大”、以“物”观“我”的表达方式自然也起到了非比寻常的作用。 鉴于此,有必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这只“鸟”在表达中的存在意义。并以此为起点,让学生为诗中的鸟“赋形”(勾勒形象和匹配照片),进而深化理解“意象”的内涵。再推而广之,把这种“图文结合”理解诗词的思维迁移到更加普遍的作品中,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实录 壹 回眸“土地”深情,了悟意象之妙 师: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刚刚你们的语文老师和我交流说你们不大喜欢读艾青的诗? 生(杂):没有,没有。//说得好,对。 师:可能有的同学喜欢,有的同学不喜欢;可能现在你不喜欢,某个时候你就喜欢了,一切都是相对的。这首诗已经学了,是吧? 屏显《我爱这土地》教材页面截图 师:我们回顾一下这首诗,一起听朗诵。 (观看视频:《经典咏流传》之陈彼得朗诵《我爱这土地》) 师:这位老人已经快80岁了,他出生于成都,很小就跟随父母去了台湾,1991年定居北京。他的朗诵,大家看得出来,短短的一首诗让很多观众都流下了热泪,说明很感人,尤其是朗诵时渗透了一位长者人生的沧桑感。这一首诗写于哪一年呢?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生1:1938年。那个时候,日寇的铁蹄正疯狂地践踏中华大地。 师:那时候,艾青多少岁呢? 生(众):28岁。 师:所以在这本书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张照片放到这里合适吗?(停顿思考)……似乎不是很恰当。28岁时的诗作,却配了一张八旬左右的照片。28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本应充满希望的人生阶段,但诗人看到那时的祖国大地是那个样子,所以他深情地写下这首诗。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我们来看第一句诗,一起读一遍,“假如”,开始。(生齐读) 师:问题是,明明“我”是一个人,为什么要“假如自己是一只鸟”。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这个问题?我们来看屏幕,每当老师读这个作品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我做了一点设想,作者能不能不把自己想象成鸟,就稍微修改了一下。 屏幕显示(生齐读) 我爱这土地 土地啊,我们的土地, 我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胡须和头发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师:老师改得好不好? 某生:太“piè”(重庆方言,不好、糟糕)了! 生1:首先读起来就觉得不对劲儿。原文是“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但改成“土地,我们的土地,我要用……”,感觉读起来很尴尬,有点做作的那种……。 师:标题不是写着“我爱这土地”吗?哪里不对呢? 生2:我觉得老师的改动太直接了,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就是读起来很动人的那种效果。 师:我们再追问一下,原诗开头为什么有动人的效果呢? 生2:那是因为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噻。(众大笑) 师:老师这个(开头),没有把自己比作一只鸟,所以不动人。为什么作者把自己比作一只鸟就动人了呢?没有“鸟”表达就太直接了,有“鸟”它就不直接了,就动人了,是这个意思吗? 生2:嗯(点头)…不完全是这个意思(众大笑)…反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众大笑)。 师: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大概是这个意思,还有说不明了的意思,我们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再来听听其他同学的意思(众大笑),你们觉得这样改动好吗? 生3:不好。我觉得这首诗好在开头用“假如我是一只鸟”,鸟本身是一种比较小(师板书)的事物,像鸟一样微小的事物,也会用嘶哑的喉咙去歌唱,就是说即便微小的鸟儿也会尽自己的努力去歌唱土地。这种爱国的感情就不经意间地流露在笔下,这样表达就会很高级。而老师的改动是直接的呐喊,“土地啊,我们的土地”,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对土地的感情,用在开头会略显突兀,没有鸟的那种“代入感”(师板书)。 师:你这个分析,如果遇到考试题,估计会得满分。(众笑)大家看关键词,鸟的特征是什么? 生(众):小。 师:(相对于鸟)人是很大的,然而一只小小鸟,它都在关注土地的命运,有那种很小很聚焦的状态……“土地啊,我们的土地”就缺乏代入感,原作的表达比较而言更为高级,反倒是直接呼号型的,呼天抢地型的表达,就感觉缺少味道,缺乏想象的空间,是这样吗? 生4(插话):不是表达不高级,是不该在开头使用,如果放到最后就可以(呼号)。诗的开头应该是引子,过渡到后面爱国的感情,比如放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个位置,就可以直抒胸臆。总结来说就是表达感情应该有一个升华的过程,从没有感情到有感情,不应该开头就直接把感情点出来。 师:两位同学的意思是,起点跟终点要有区分度,要有一个过程,不能马上表达出来,这样就没了味道,是吗?(众生回应“是”)这里用一只鸟,如果我们这样想,那个位置并不是一只鸟,而是另外一个小东西,是不是也能起到同样效果,这是用这么一只鸟的好处。那么这个“鸟”,在同学们学习的时候,老师有教导过大家,应该叫它什么? 生(众):意象!(师板书) 师:那么何谓意象?能不能用一句话解释一下? 生5:承载情感的物体。 师:承载情感的物体、物象,或者可以这样严谨地表达——承载我们人类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当然并不是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称为意象,比如说这个笔袋,尽管它只是一件物品,但是某一天你看着它有所感触,觉得它为你的生活、为你的学习作出许多贡献,你要写首诗或写篇文章来称颂它,那么它就变成了“意象”,关于这点我们今天不再多说。 师:这首诗中艾青借用“鸟”这个物象来间接表达情感,效果远比直接抒情要好。所以老师改得不好,甚至是自作多情。但是自作多情的目的是想让同学们明白,作者写得好,这就是目的。 昨天老师阅读这首诗时,突然想到一句短语,“鸟尚如此,人何以堪”(师板书),鸟本来没有那些丰富的感情,它尚且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何况我们这些有血有肉有丰富感情的人。如果想通了,就会觉得:这只“鸟”用得太好了。(众生回应“是的”) 贰 从文到图转化,凸显意象判择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鸟的特点是“小”,我们可否修改一下——假如我是一只“鸵鸟”?或者假如我是一头“大象”……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个话题——假如“我”是一只鸟。(屏显) 师:诗中艾青假设“我是一只鸟”,他有详细刻画这只鸟吗? 生(众):没有。 师:现在思考一个问题,刚才我们觉得艾青的照片选得并不理想,有可能是根本找不到年轻时的照片。假如把这张照片换掉,或者说在书中一个空白角落补一张“鸟”的照片,这是完全可行的。如果你是教材编辑,你会补一只什么样的“鸟”的照片?思考一分钟,选一张什么样的图片放在那个地方才合适?(学生思考) 师:我们听听大家的意见。 生6:我想放一张这样的照片,首先鸟在图片上的占比会很小(板书),然后图片呈现的天气是比较恶劣的(板书),但是鸟儿仍在展翅飞翔(板书)。 生7:其实我想补的和她的类似,但是我会刻意在远处画一个即将升起的太阳,(师追问:为什么?)我是看到“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和诗的最后两句想到的。 师:你说要在远方画一个太阳(板书),一定是“远方”(板书),要有空间的距离感才理想,对不对?(生回应:“对”)这个内容大家可以再想一下,什么时候你们给教材编辑提个建议,在书上补一只“鸟”(众大笑)。这是完全可以建议的。建议好了,那你们对教材建设的贡献就大了,是不是? 今天老师给大家找了几张照片,你们觉得这些鸟放在书中合不合适。 屏显照片 (众大笑) 师:比如图3这只鸟你们觉得合适吗?如果要选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这只鸟的特点? 生8:坚强的鸟。 生9:一只上进的鸟。 生10:自强不息的鸟。 师:但是好像跟诗中的鸟有些区别,不大契合。我们把几只鸟比较起来看,肯定有的鸟可以用来给教材配图,有的却又不行。因为一节课时间有限,我们没办法给大家呈现个三五十只鸟,这些鸟看完就已经下课了。(众大笑)如果让你们在六张中非要选取一两张,相对来说合适的,你选哪一张?我们思考几秒钟,交流一下。 生11:我觉得我会选图3,就是说要在这6幅图里面选,感觉第3幅和第6幅要稍微纠结一下。然后觉得第6幅有一些问题,鸟的主体不是很明晰的。 师:你的意思是鸟的形象不明晰?刚才大部分同学说要突出鸟的“小”?(众笑) 生11:我觉得第3幅其实也挺小的(比例)。还有应该突出一个特点,鸟是在克服某种困难。第6幅就不知道它在干什么,不是很明确,有多种可能性。而第3幅很明晰,可以看到鸟是在往上爬的,在往上挣扎。 生12:很明显,从第3幅和第6幅当中选择肯定要选图6。刚刚同学说看不出“鸟形”,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尾巴伸得那么长,就是只鸟嘛。(众大笑)而且鸟的“位置”是符合诗里面说的阴雨蒙蒙的环境,图6恰好符合。再看第3幅,那只鸟明显就是在山坡上遛弯儿。(众大笑)然后呢,那个鸟它是很弱小的,弱小就最好有空间的距离感,中间那么一丁点儿就恰好看得出来是鸟形,这一点也是比较符合的。再看一下鸟处在什么位置,一根尖尖的“光棍儿”,它能站在上面就非常不错了,但是它还要保持“鸟形”,说明它非常的那种……(思索)。 师:(点拨)就是一根针尖儿上我要站稳…… 生12:就是比较上进,不甘于堕落,就是一直想要往上飞,想要抗争。 师:一种抗争的姿态,对吗?就是你给我一个“针尖儿”,你不想让我站稳,我就偏要站稳,我要挣扎、抗争。请坐。 生13:我也选图6。艾青在诗中并没有着重描写这个鸟,所以鸟的形象不用特别突出,他重点描绘的是鸟所看到的景象,所以我认为应该突出一下鸟所处的环境,在图6里面就是灰蒙蒙一片看不清楚,可能是像素太低,也可能是因为环境特别恶劣。 师:你也关注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其实鸟的特征可能不是那么特别重要,只要具备一些基本要素,比如说鸟表现出欢天喜地的状态肯定不行,很自在飞翔的状态也不行,一定要是比较消沉、低沉的状态,不能是昂扬的状态。鸟的形象,关键在环境,环境很喜庆肯定不行。实际上图3的背景还比较合适,鸟是积极向上、奋力往上攀登的状态,但是跟诗歌内容有些差异。当然这种选择都不是绝对的,合理就行。那你们觉得老师会选哪一个呢?(停顿) 生14:你可能会选图2。 师:图2里的鸟儿表现的很悠闲,它在枝头上散步,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一样,是吧? 生15:我觉得你会选5。因为我觉得它在枝头最尖端,然后它在向上看,就是感觉它是在奋力地站直,在看着希望。另外上面的果实都还是残缺的,怎么说呢?……还要再想一想。 师:好,你把老师的判断分析都已经说得差不多了,其实这一张图片有一点不太理想,就是它的背景太蓝了,稍微处理一下效果会更好,比如灰色的背景或许就好些。你刚刚谈到它在一个孤独的枝头看着残缺的果子,我们读诗就是要有丰富的联想跟想象,如果配到诗的旁边,可以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