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经开区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经开区三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永乐年间,朝廷将各种资源长途跋涉运至北京,为修建故宫做准备。十四年后,紫禁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紫禁城破败残损。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紫禁城不仅重现了昔日的皇宫格局,更成为游客mó jiān jiē zhǒng、备受世界tuī chóng的中国文化名片。 二、选择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茶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得到了展现。 B.地铁六号线正在紧张施工,谁也不会否认将来不会给市民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 C.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很多学校正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D.《史记》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主要是因为它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等的史料的原因。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C.茅盾,原名沈德鸿,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D.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如:《愚公移山》“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岸。 三、情景默写 4.按要求填空 (1)小语同学和小文同学一边摘录诗词一边探讨,请你参与,补全他们的对话。 小语:我很喜欢宋词,你看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________”这一句多富有哲思;欧阳修的“微动涟漪, ________”让我感受到春日的惬意;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_______”记录着美好回忆;朱敦儒的“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饱含忧国之情。 小文:我最近也在读诗词,感受到了中华文学的魅力。“______,恨别鸟惊心”体现了杜甫的忧国伤时;“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是李贺的舍身报国;“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是杜牧的咏史怀古;“风休住, ____________”是李清照的豪迈情怀! (2)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窥谷忘返。(吴均《与朱元思书》) (3)树树皆秋色 ,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也。 四、名著阅读 5.在名著阅读交流会上,同学们对法布尔的《昆虫记》进行了探讨,请你根据阅读所得,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书名 摘抄语段 《昆虫记》 ①大头黑步甲的静止状态保持得很长,有时竟然长达五十分钟,一般情况之下,也得有二十分钟左右。②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 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小语:我从语段①中读出了法布尔的科学精神,简析如下:(1)______________ 小文:我查阅了螳螂的相关资料(如下),通过与语段②比较,发现了《昆虫记》高超的写作技巧。简析如下:(2)________________ 螳螂的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复眼突出,大而明亮,单眼3个;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渐变态。 (摘编自“百度百科”)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②以赈③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释]①阿:指阿县。②廪:粮仓。③赈:救济。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委而去之( )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③追者反曰( )    ④库无兵 ( )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8.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 9.乙文中“ ”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冠状病毒知多少 彭茜 ①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那么,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②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③冠状病毒的传播史可谓“劣迹斑斑”,它不仅是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更是几次严重疫情的罪魁祸首。200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以及前几年影响沙特阿拉伯、韩国等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在分类上都是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中的病毒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目前已知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④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201年,世卫组织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中提到,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现场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 ⑤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哪些症状?世卫组织介绍,症状因病毒而异,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出现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 ⑥目前,虽无针对病毒的特效药,但正确的防护手段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世卫组织建议:要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卫生,如用肥皂水和清水勤洗手;养成安全的饮食习惯,如烹调时彻底煮熟食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避免与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症状(例如咳嗽和打喷嚏)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等。 ⑦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⑧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01月21日,有删改) 10.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1.请简要分析第③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2.选文第④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3.请简要分析选文的说明顺序。 14.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很多人感到束手无策,请结合选文第⑥段的内容,给他们提供一些有效的防护措施。 15.选出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 A.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被分离出来,它是普通感冒的病原之一,也是几次重大疫情的祸首。 B.冠状病毒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目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共有7种。 C.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的病状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肺炎、肾衰竭等。 D.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传染给人类只是在极少情况下才会发生。 那祥云缭绕的地方 宗璞① ①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 ②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有时抱着我,或用儿车推着我。从那时,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我想,最初我还不会知道那是什么。渐渐地,能认识那是一座大建筑。在上幼稚园时就知道那是图书馆了。 ③图书馆外面的石阶很高,里面的屋顶也很高,一进门便有一种肃穆的气氛。说来惭愧,对于孩子们,它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父亲当时在楼下,向南的甬道里有一间朝东的房间,我和弟弟大概是跟着父亲走进来的。那房间很乱,堆满书籍文件,我不清楚那是办公室还是个人研究室,也许是兼而用之。每次去不能多停,我们本应立即出馆,但常做非法逗留,在房间外面玩。给我们的告诫是不准大声说话,于是我们的舌头不活动,腿却自由地活动。我们把朝南和朝西的甬道都走到头,甬道很黑,有些神秘,走在里面像是探险或者是去爬楼梯,跑到楼上再跑下来。有时还从楼下的饮水管中吸满一口水,飞快地跑到楼梯顶往下吐,听见水“啪”的一声落地,觉得真有趣。我们想笑却不敢笑,这样的活动从来没有被人发现。 ④上小学时学会骑车,有时由哥哥带着坐大梁,有时自己骑,当时校中人不多,路上清静,慢慢地骑着车左顾右盼很是惬意。我们从大礼堂东边绕过来,到图书馆前下车,走上台阶,再跑下来,再继续骑,算是过了一座桥。我们仰头再仰头,看这座“桥”和上面的楼顶。楼顶似乎紧接着天上的云彩。云彩大都简单,一两笔白色而已,但却使整个建筑显得丰富。多么高大,多么好看。这印象还留在我心底。 ⑤从外面看图书馆有东西两翼。东面的爬山虎爬得很高。西面的窗外有一排紫荆树。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们很不以为然。有人说紫荆是清华的校花,如果真是这样,当然要刮目相看。 ⑥抗战开始,我们离开清华园,一去八年,对北平的思念其实是对清华园的思念。在清华园中长大的孩子对北平的印象不够丰富,而梦里塞满了树林、小路、荷塘和那一片包括大礼堂、工字厅等处的祥云缭绕的地方。胜利以后,我进入清华外文系学习,在家中虽然有一个小天地,图书馆是少不得要去的,我喜欢那大阅览室。这里是那样安静,每个人都在专心地读书,只有轻微地翻书页的声音。几个大字典架靠墙站着,字典永远是打开的,不时有人翻阅。我总是坐在最里面的一张桌上。因为出入都要走一段路,就可以让自己多坐一会,在那里看了一些参考书,做各种作业。在家里写不出的作文,在图书馆里似乎是被那种气氛感染,很快便写出来,当然也有时在图书馆做功课不顺利,在家中自己的小天地里做得很快。 ⑦在这一段日子里,我惊异地发现图书馆变得越来越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