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押题模拟练习试题B卷(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2023 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押题模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押题模拟练习试题拟练习试题 B B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9090 题)题)1、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 B.决定性 C.被动型 D.主导性【答案】D 2、大学精神主要指学术自由、独立自治、开拓创新、理性批判以及()。A.教授治校 B.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C.追求卓越 D.简政放权【答案】B 3、2015 年 1 月 29 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A.政治底线、法律底线、思想底线 B.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C.思想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 D.思想底线、法律底线、社会底线【答案】B 4、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了人文价值的失落。这体现的是()。A.技术工具化 B.技术手段的目的化 C.技术社会自由丧失 D.技术异化的显现【答案】C 5、习近平对全国教师提出好老师的“四有”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A.良好心理素质 B.较强的科研能力 C.仁爱之心 D.家国情怀【答案】C 6、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的教育目标。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 B.社会主义德育 C.立德树人 D.博雅教育【答案】C 7、教师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感到由衷喜悦和自我安慰的道德情感是()。A.荣誉感 B.成就感 C.幸福感 D.自豪感【答案】A 8、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A.德谟克里特 B.昆体良 C.维多思若 D.蒙台涅【答案】B 9、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A.求真崇善 B.开拓创新 C.独立自治 D.理性批判【答案】A 10、2004 年中国教育部发布的()被评价为中国学术界第一部“学术宪章”。A.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B.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C.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D.关于加强我国科研道德建设的意见【答案】A 11、师德修养的核心问题是()A.提高师德认识 B.陶冶师德情感 C.磨炼师德意志 D.坚定师德信念【答案】D 12、提出“大学是社会之光,不应随波逐流”的教育家是()A.陶行知 B.蔡元培 C.徐特立 D.竺可桢【答案】D 13、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 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 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答案】C 14、教师为社会做出贡献而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从而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感到由衷喜悦和自我安慰的道德情感是()。A.荣誉感 B.成就感 C.幸福感 D.自豪感【答案】A 15、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传授知识 D.爱国守法【答案】A 16、以下()不属于高校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理。A.依法依规处理 B.品德评价 C.批评教育 D.价值澄清【答案】D 1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A.论语 B.礼记 C.中庸 D.孟子【答案】B 18、习近平对全国教师提出好老师的“四有”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A.良好心理素质 B.较强的科研能力 C.仁爱之心 D.家国情怀【答案】C 19、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所不同。但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共同的教育伦理关系,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A.可变性 B.差异性 C.历史继承性 D.多元化【答案】C 20、教师道德他律,则是指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外在的()。A.约束功能 B.导向功能 C.调节功能 D.制导功能【答案】D 21、“真实的集体”的提出者是()。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毛泽东【答案】A 22、伪注、伪造和篡改文献、数据等行为均属()A.学术自由 B.学术失范 C.学术不端 D.学术道德【答案】C 23、汉代思想家()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A.杨雄 B.董仲舒 C.司马相如 D.王充【答案】A 24、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经常反映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中的资产阶级思想是()。A.自然权利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自由平等思想【答案】C 2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A.柳宗元 B.韩愈 C.欧阳修 D.苏轼【答案】B 26、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A.团结协作 B.言传身教 C.依法从教 D.课堂教学【答案】B 27、部分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或者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A.价值观念单薄 B.育人意识退化 C.角色意识淡化 D.敬业精神弱化【答案】C 28、西汉时期,董仲舒认为教师的道德在于()A.诲人不倦 B.有教无类 C.化民成性 D.因材施教【答案】C 29、高校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立德”就是立社会主义之德,就是把()融入高校的教育教学中。A.世界观教育 B.人生观教育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D.共产主义教育【答案】C 30、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传授知识 D.爱国守法【答案】A 31、关于高校教师求实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求实道德品质对高校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影响较小 B.求实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 C.大搞学术腐败是缺乏求实道德品质的表现 D.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探索的科学知识是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答案】A 3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为人民服务 B.责权利统一 C.集体主义 D.按劳分配【答案】A 33、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家是()。A.梁启超 B.陈独秀 C.梅贻琦 D.罗家伦【答案】C 34、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A.生生关系 B.师师关系 C.师生关系 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答案】C 35、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塑造,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前途和未来,这主要体现了教师道德的哪种特征()。A.道德意识的高标准 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C.道德规范的严格性 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答案】D 36、比较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是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A.代际关系模式 B.朋友关系模式 C.法律关系模式 D.代际一朋友关系模式【答案】D 37、在中国倡导并实行学术自由的第一人是()。A.梁启超 B.蔡元培 C.梅贻琦 D.陶行知【答案】B 38、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是 1681 年()的“基督教兄弟会”创办的。()。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意大利【答案】C 3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常被用来生动比喻教师()的重要意义。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以人为本 D.德识统一【答案】B 40、特别强调发展教育必须发展师范教育的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蔡元培 D.杨昌济【答案】B 41、体现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自律上的教师个体道德核心范畴是()。A.道德义务 B.道德权利 C.道德价值目标 D.道德良心【答案】D 42、在中国倡导并实行学术自由的第一人是()。A.梁启超 B.蔡元培 C.梅贻琦 D.陶行知【答案】B 43、统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全过程的原则有主体性原则、质的分析原则和()。A.实事求是原则 B.量的分析原则 C.目的性原则 D.主客体结合原则【答案】C 44、相对于经济、法律、行政规范而言,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显著特点是()。A.广泛性 B.强制性 C.非强制性 D.包容性【答案】C 45、指出“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教育家是()。A.蔡元培 B.梅贻琦 C.竺可桢 D.蒋南翔【答案】B 46、关于虚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虚荣是荣誉向耻辱转化的中介 B.虚荣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 C.虚荣是个人荣誉感在内心的正常反映之一 D.虚荣往往伴随着嫉妒【答案】C 47、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 B.磨炼师德意志 C.坚定师德信念 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 48、教育劳动对象的双重性是指()。A.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 B.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 C.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 D.学生的惰性和创新性【答案】B 49、论语中反映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名言是()。A.诲人不倦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答案】D 50、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 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 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答案】C 51、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原则有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A.质的分析原则 B.质量并重原则 C.主客体双重性原则 D.全面要求原则【答案】A 52、道德是以()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A.罪与非罪 B.理性 C.慎独 D.善恶【答案】D 53、下列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A.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 B.捏造数据 C.篡改数据 D.抄袭文【答案】D 54、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角度看,教师所特有的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是()。A.教书育人 B.科学研究 C.传授知识 D.爱国守法【答案】A 55、对教师道德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师的某一行为往往仅是一个道德行为 B.教师道德行为是孤立的行为 C.教师道德行为是从道德这一特定的方面进行评价的行为 D.教师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但不与其他行为结合【答案】C 56、评价教师某道德行为时,应该()。A.根据该行为的的效果 B.根据教师一贯的品质 C.对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D.根据该行为的目的【答案】C 57、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A.教书育人 B.尽职尽责 C.关心学生 D.提高业务【答案】A 58、道德的目的是按照()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A.善恶 B.法律 C.善 D.阶级【答案】C 59、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B 60、()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差异性原则 D.连贯性原则【答案】D 61、一切学术活动尤其是学术研究的灵魂是()。A.求真 B.创新 C.美德 D.严谨【答案】B 62、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C 63、有关传统美德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中心 B.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D 64、有关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A.是知、情、意的归宿 B.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 C.是一种内在心理因素 D.是心理的外显【答案】C 65、有关传统美德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的中心 B.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是师德教育的核心【答案】D 66、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A.提高师德认识 B.磨炼师德意志 C.坚定师德信念 D.培养师德行为习惯【答案】D 6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具有()的主体。A.能动性 B.决定性 C.承受性 D.主导性【答案】D 68、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A.思想意识 B.文化意识 C.社会经济 D.社会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