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高新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第一学段期中监测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以反映自己的时代为己任,最大的限度地把时代风云摄照到自己的作品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艺术家乃是“时代的儿子”。这是由文学艺术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文艺和哲学、法律、政治、道德及其它社会科学一样,同属意识形态,是生活和现实的反映。文艺和其它意识形态的不同,在于艺术地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不是通过概念去说明,而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毛泽东同志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一方面强调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另一方面又认为,它虽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无限生动、丰富的,但还是属于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它只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作家、艺术家必须对它“观察、体验、研究、分析”,进行选择、概括和提炼,然后,才有可能进入艺术创作的过程。这里,无疑需要调动作家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等等。即使进入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作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 文艺作品不管怎样千姿百态,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也好,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也好,是形式主义、抽象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也好,它们无不是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只不过有的正确反映,有的错误反映;有的反映得深刻,有的反映得肤浅;有的鲜明、具体,有的抽象、模糊罢了。文艺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自然,我们也应当看到,世界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趣味也有很大的改变,文艺要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也应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便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墨守成规是不行的。同时,文艺作品是通过作家、艺术家的自我感受来反映生活的,笼统地排斥“自我”“个性”,必然导致文艺作品的单一化、概念化。问题的关键是,作家、艺术家应当把个人的感受、情绪,从狭小的天地中引向博大纵深的历史长河中,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息息相关,从自我的情绪中触见时代的风云。以群体性否定个体性,同以个体性否定群体性一样,都是违反艺术辩证法的。 总之,尽管文艺反映生活的方法多姿多彩,作家感受生活的个性千差万别,但文艺要反映时代,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这样一个根本原则是不容置疑的。 (摘编自张振金《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 材料二 : 在多元化文学创作格局中,为何要强调和呼唤现实题材文学创作?这是一个必须回答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命题。 我们说作家要讲好“中国故事”。这里的“中国故事”,很大程度是指当下发生的、关乎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故事,是一幅幅呈现复杂世相的现实生活宏阔画卷,是一曲曲文化、人性与时代共筑的人间交响。在这个前提下,作家当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国人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中华民族历史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 当前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家面对这样的历史变局,要认清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并在大时代环境中塑造更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并通过对具体的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物群像的塑造,描绘出大时代的基本面貌,为新时代文学提供一个不同的形象世界。要努力写出社会生活的饱满度、人类命运把握的精确度,以及作品细节的鲜活度、柔软度,从而提升读者阅读审美的愉悦度。作家透过对现实生活个体遭遇的书写,让更多人的命运 涌现在他们的笔下。作家笔下的世界,应不乏人世苍凉及悲苦之音,更要升腾出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这是现实题材创作、现实主义精神的意义所在。 好的现实题材作品,不仅要有对现实问题的关切,还必须在艺术上保持相应的水准。要融合多种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写出更多具有现实痛痒感的艺术佳作。事实上,与那些玄幻、盗墓、穿越作品相比,需要的是真正反映现实本质,同时能够让读者有切肤之感的佳作。因此,作家应努力掌握鲜活的创作素材,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去除创作上的定式、套路。在处理材料时,既要有宏观视野,又要善于抓住生动细节,对作品进行精益求精的打造,以更多优秀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摘编自周思明《新时代呼唤现实题材文学崛起》)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学艺术是通过形象而不是概念来反映时代和生活的,其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正体现于此。 B.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作家、艺术家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需要创造性地使用它们。 C. 社会生活是文艺的唯一源泉,这个创作的根本性原则不会因为创作者的“自我”“个性”而改变。 D. 玄幻、盗墓、穿越等作品不能反映时代生活,所以其剖析现实的本质和给读者的切肤之感不够。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调动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等等,就能选择、概括和提炼社会生活,从而使社会生活进入到创作中。 B. 文艺创作分属的“主义”流派不同,反映客观世界的程度会有不同;因此选择了抽象主义是不会有正确、深刻、鲜明和具体反映的。 C. 《百年孤独》中,写马孔多的人们集体失眠失忆,'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是由材料一中所说的“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趣味”决定的。 D. 《平凡的世界》叙述普通人的生存艰难与坚忍不拔,印证了材料二中作品不乏“悲苦之音”,“更要升腾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的观点。 3. 下列选项中能证明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明凡传世之作、千古名篇,都是笃定恒心、呕心沥血之结晶。 B. 文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影响大众对国家和民族的亲近感。 C. 一个作家必须坚守对人性的尊重,对人物内心世界和美好情感的尊重,才有可能获得共鸣。 D. 文艺创作不仅关注真与善的内涵,也应该注重美的形式的创造,只有两个方面都有所突破才是真正的艺术创新。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穆青等人创作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作为现实题材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运用材料中的观点,简要分析作品成功的原因。 【答案】1. D 2. D 3. B 4. 材料一围绕“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这个核心观点;从原因、范围和如何做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展开,最后重申核心观点;在阐述个人见解过程中,使用引证方法等加以阐释 5. ①作品再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生活的画卷,反映出时代精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代表作品。②作品刻画了焦裕禄不向恶劣环境屈服、敢于斗争的形象,写出了社会生活的饱满度,体现出希望和精进的力量。③作品保持了艺术上高水准,既有宏观视野,又善于抓住生动细节。④作品体现出作者的创作个性,使现代人们跳出个人狭小天地,引向博大纵深的历史长河,触见时代的风云。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的能力。 D.“玄幻、盗墓、穿越等作品不能反映时代生活,所以其剖析现实的本质和给读者的切肤之感不够”说法错误。原文是说“好的现实题材作品,不仅要有对现实问题的关切,还必须在艺术上保持相应的水准。要融合多种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写出更多具有现实痛痒感的艺术佳作。事实上,与那些玄幻、盗墓、穿越作品相比,需要的是真正反映现实本质,同时能够让读者有切肤之感的佳作”,可见,原文是说玄幻、盗墓、穿越作品也能反映时代生活,但是它在剖析现实的本质和给读者的切肤之感方面没有现实题材作品真实深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作家调动自己的思想……等等,就能选择、概括和提炼社会生活,从而使社会生活进入到创作中”错,说法太绝对。材料一说“然后,才有可能进入艺术创作的过程。这里,无疑需要调动作家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等等。即使进入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作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可见,原文是说“才有可能进入艺术创作的过程”,而选项说是“就能选择、概括和提炼社会生活”;另外,作家即使进入创作的过程,也是非常需要作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 B.“因此选择了抽象主义是不会有正确、深刻、鲜明和具体反映的”错,说法太绝对。材料一说“文艺作品不管怎样千姿百态,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也好,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也好,是形式主义、抽象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也好,它们无不是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可见,文艺创作选择抽象主义也能正确、深刻、鲜明和具体反映客观世界,只是反映客观世界的程度不同。 C.“是由材料一中所说的‘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趣味’决定的”错。根据材料一说“无疑需要调动作家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等等。即使进入创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作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分析,《百年孤独》中,写马孔多的人们集体失眠失忆,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是作家调动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生活经验、艺术素养等创造精神的产物。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是“作家、艺术家应当把个人的感受、情绪,从狭小的天地中引向博大纵深的历史长河中,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息息相关,从自我的情绪中触见时代的风云”。 A.“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只是证明凡千古名篇都是笃定恒心、呕心沥血之结晶,不能证明第三段中作家的作品要触见时代的风云这一观点。 B.“文艺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影响大众对国家和民族的亲近感”从反面证明第三段观点。根据第三段的观点是:作家个人的感受、情缐应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息息相关,作家应从自我的情绪中触见时代的风云。而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作品以及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作品缺乏作家自己的感受,自然不能反映时代的风云。 C.该项论证作家要尊重人性、人物内心世界和美好情感,才可能与读者获得共鸣。显然,这没有从作家触见时代的角度阐述,故不能证明第三段的观点。D.该项论证的是文艺作品真正的创新不仅关注和突破真与善的内涵,也应该注重并突破美的形式的创造。这显然,这不能证明第三段的观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论证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开头说“大凡伟大的作家、艺术家,都以反映自己的时代为己任,最大的限度地把时代风云摄照到自己的作品里”,首句提出“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这个核心观点。 然后根据“这是由文学艺术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分析可知,这是先从原因的角度分析论证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根据第二段“文艺作品不管怎样千姿百态,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也好,是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也好,是形式主义、抽象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也好,它们无不是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艺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分析,文章从不同风格的文艺作品,也就是范围的角度阐述文学要反映时代生活。 根据“文艺要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法也应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以便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要,墨守成规是不行的。同时,文艺作品是通过作家、艺术家的自我感受来反映生活的,笼统地排斥“自我”“个性”,必然导致文艺作品的单一化、概念化。问题的关键是,作家、艺术家应当把个人的感受、情绪,从狭小的天地中引向博大纵深的历史长河中,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息息相关,从自我的情绪中触见时代的风云”分析,文章从文学怎样反映时代生活,也就是如何做的角度论证核心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