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汇编10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汇编10篇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根据要求,做游戏“纸筒看黑板”。 师ppt:游戏规则:(1)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2)右手捂住右眼。(3)头不能移动,直视前方。 师:通过纸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的?拿下纸筒,再看看你刚刚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 过渡语:同学们,通过纸筒,我们发现,视角不同,看到的范围也就不同了。 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坐井观天》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课文有几个段落。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两个小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2、学生反应。(板书:争论天的大小) 过渡:这位同学概括简单明了,以后我们也要学习他这种概括课文的方法。 3、师: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天的大小,那小鸟和青蛙在井的什么位置开展争论的?你从文中的那句话知道的呢? 5、青蛙在哪里?谁来给老师摆一摆?小鸟又在哪里呢? 三、学习课文、深入体会 1、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小鸟和青蛙在井沿上发生了争论,那他们是怎样争论的?文中出现了几次对话?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他们的对话。 2、小朋友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特别可爱,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来说一说,小鸟和青蛙之间发生了几次对话?。 学习第一次对话: 师: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课件出示)谁想读一读? 指导朗读。理解:小鸟飞了多远啊?一百多里有多远呢? 学习第二次对话: 3、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真精彩,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次对话。看看小鸟和青蛙又说了什么?(谁来读?) (1)、大话是什么话?你说过大话吗?你看青蛙多么自信,它说小鸟在吹牛呢?让我们来读一读这句话。文中青蛙为什么说小鸟说了大话呢? (2)、小鸟是怎么来反驳青蛙的呢?天有多大?让我们来学习第二个生字?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出示图片练说:小鸟飞呀飞,飞过,飞过,还没有看到天的边。 教师引读:天真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这些都是无边无际的,大得很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4)、同学们读得可真棒,下面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学习第三次对话: 4、师: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到底是谁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 (1)、谁来读一读,真不错,青蛙为什么笑了?它是多么的自以为是啊!他是多么的愚蠢啊!让我们来读一读。 小鸟为什么笑了?是啊!小鸟见识多广,诚恳地劝告青蛙,希望青蛙能改变它的看法,让我们来读一读。 (2)、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是青蛙错了,可它自以为是以为是自己对了,要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跳出来,让小鸟带他到处走一走) (3)、师:对,眼见为实,青蛙真的从井口跳了出来,让小鸟带他到处走一走它会看到什么?它自己对小鸟说些什么?(生练说) 这还是一只的青蛙。 师: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齐读第三次对话。 四、学写生字。 1、读完了三次对话,下面我们来学习写生字。出示生字:沿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沿字有什么特别? 教学反思:《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1、在把握教材时我将“无边无际”、“大话”、“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这三个词来了解课文,穿针引线。首先,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2、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但是在具体教学时,我又在思考:怎样让学生了讲解大话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与说谎话的区别。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最后我想:如果举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举了两个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说大话。 3、通过第三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 在教学中,本人还有许多缺陷。如朗读指导不够,教师的评价语言匮乏等,以后我定会多多学习,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三提高。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2篇 设计理念: 以孩子为主体,重视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在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的教学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得知识,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命体验。 知识和能力: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过程和方法: 抓住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朗读感悟,了解他们对天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中受到受到启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问题为线索,理解为什么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青蛙眼中天只有井口大?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让学生懂得学习、做事要开阔眼界,不能自以为是。 教学重点: 朗读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贴画(青蛙、小鸟)。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情感交流。 “小火车,跑的快,比一比,谁厉害。”(出示字词卡) 大话无边无际相信坐井观天 口渴喝水抬头答复 “孩子们,你们的火车跑的好快,我好喜欢,相信你们今天的表现更精彩。” (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复习学过的字词,牢固、加深记忆。) 二、激发兴趣,乐学新知。 从前,有一口老井,井里住着一只可爱的青蛙,有一天,一只小鸟唱着欢乐的歌落在了井沿上,它们俩发生了一次有趣的争论,它们终究在争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讲故事历来受孩子们的亲睐,课始安排能将孩子们的兴趣激发起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自由读课文并弄清:这篇课文写了谁和谁的对话?它们有几次对话? 2、交流读懂了什么。 (孩子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朗读、交流是感知的根底。让孩子自主阅读,读中感知,实质是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 3、(出示青蛙图片)一只小青蛙呀,坐在水井中啊,跳呀跳呀,从没出过井啦!(伤心地)(贴青蛙) 4、(出示小鸟图片)一只小小鸟呀,飞到西飞到东啊,飞到井沿歇一歇呀。(高兴地)(贴小鸟) 四、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读课文,找出青蛙和小鸟有几次对话?听听它们说了什么? 1、第一次对话 ①指名读第一次对话。(课件5) ②交流读懂了什么。 ③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 (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 2、第二次对话 ①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课件6) ②理解“大话”,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吗? (让孩子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点。) ③实验:用纸裹成呈圆柱形朝上看,发现了什么? (用形象直观的摸拟观察代替烦琐的讲解,让孩子们轻而易举的理解了看似很难的问题。) ④读青蛙的话,可以适当加上动作和语言。 ⑤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用“无边无际”说话。 ⑥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 (孩子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 ⑥读第二次对话并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课件8) 3、第三次对话 ①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课件9) ②用“一……就……”说话。(课件10) ③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第三次对话,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课件11) 4、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课件12) 五、抒发感情,升华情感 1、学了寓言后,你明白了什么?选择喜欢的方式交流。(课件13) (可写儿歌,可唱歌,可说一句话,让孩子们在学语文中适时发挥自己的特长,使其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利用文本范例,让孩子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2、如果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课件14)播放课件。(课件15——22) 六、角色表演,情感定位 1、孩子戴上头饰,开展角色表演,可以加上自己的想像,表演后孩子评议。(课件23) (采用儿童喜欢的角色表演,让孩子改变角色,走进教材,充当其中的主人公,设身处地地感受文中角色的内心世界。) 2、出示儿歌,让孩子齐诵: 小青蛙,小青蛙,水井底下安了家,说天只有井口大。 小青蛙,你错啦,天是无边无际的,你快出来看看吧。 小朋友,记好啦,不学固执的青蛙,看待事物全面化。 (儿歌把课文内容和思想有机地融合,孩子们在快乐的朗诵中不但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很好的定位。)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3篇 教材简说: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分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