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测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③有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门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固然不错A.⑥②③⑤①④ B.①③⑤⑥②④C.④⑥①⑤③② D.⑥②①③⑤④2.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②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③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④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⑤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A.⑤①④②③B.⑤②④③①C.⑤④①②③D.⑤②①③④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作祟 帷幕 云宵 沧海一栗B.隧道 赃款 外甥 自顾不暇C.姊妹 酝酿 奢靡 崭露头脚D.誉写 绚烂 眷念 绿草如阴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雁门太守行》中“黄金台”运用的是燕昭王筑台以重金招贤纳士的典故B.《醉翁亭记》中的“太守”,字永叔,号六一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C.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代表作有《乡愁》《听听那冷雨》等D.《皇帝的新装》《小红帽》《白雪公主》都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短篇小说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造成的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
C.花香藕具有补心脾、润秋燥、收缩血管、清热补血,深受食客喜爱D.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19年3月11日,中国植树节设立40周年暨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在京发布首枚植树节纪念邮票,画面由双手、绿叶、城镇乡村、河流山川和飞鸟白云等构成我国古代就有在清明节插柳植树的传统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国民政府举行了植树仪式以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确定每年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提高到目前的21.66%,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中国成为世界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植树节逐渐成为彰显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符的一项是A.《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由中国邮政发行,邮票面值1.20元B.1915年、1928年、1979年,是我国植树节发展的重要年份C.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21.66%,森林面积居世界首位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阅读(材料一),《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图标有什么寓意?请简要分析3.阅读以上材料,我国植树节的意义有哪些?请简要概括7.填空⑴念此私自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⑵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两章》)⑶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云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名著阅读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概述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课标名著阅读书目)①《______》,讲述的是老北京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批判了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社会和制度②《______》,通过记叙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进行分析A.杨志 B.唐僧 C.小茨冈示例1:宋江—人称“及时雨”,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对来投奔他的人没有不收留的;但后来主动招安,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了青史留名竞背叛同伴,导致最后的悲剧示例2:猪八戒—好吃懒做,常提出散伙回家;但他憨厚忠实,当师徒受阻于流沙河,几次潜入水中勇斗妖怪,和孙悟空一起保护唐僧二、阅读9.阅读耿湋①的《之江淮留别②京中亲故》一诗,完成下列小题长云迷一雁,渐远向南声已带千霜鬓,初为万里行繁虫满夜草,连雨暗秋城前路诸侯贵,何人重客卿③?①耿湋(wéi):字洪源,唐朝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二年进士及第,官至右拾遗②留别:多指以诗文作纪念赠给分别的人③客卿:这里指诗人自己1.(小题1)下列诗句中描写手法与“长云迷一雁,渐远向南声”相同的一项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B.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2.(小题2)赏析颈联中“连雨暗秋城”中“暗”字3.(小题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0.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小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曾与印持①诸兄弟,醉后泛小艇,从西泠②而归时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荡③,如镜中,复如画中 ①印持:僧人名②西泠:桥名古时原是西湖从北山到孤山的渡口③摩荡:荡漾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晦明变化者(《醉翁亭记》)B.相与步于中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C.欣然起行/性行淑均(《出师表》)D.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向所志(《桃花源记》)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语段(一)中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及以下背景材料说说作者“闲”“在何处?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冋悲见,后被贬为黄州因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4.同样是描绘月色之美,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语段(一)(二)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共同之处写出一种即可)11.现代文阅读蝙蝠鼠中仙①蝙蝠,也叫东亚家蝠、天鼠、飞鼠、仙鼠等,样子有点像老鼠:尖嘴、细牙、小眼,还有一对能竖立的耳朵,眼老鼠一样喜欢夜晚活动。
也许是由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喜老自朝》中有“蝙蝠鼠中仙”的诗句,蝙蝠也被称为仙鼠其实,蝙蝠和老鼠是截然不同的动物②古今中外,人们对于蝙蝠毀誉参半在中国古代由于蝙蝠的“蝠”与幸福,福气的“福”同音,使得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尤以门窗上雕刻五只端蝠最为常见,寓意“五福临门”但在西方传说中,蝙蝠却是吸血鬼的化身事实上,蝙蝠家族中也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如分布在美洲热带地区的普通吸血蝠、白翼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不过,在蝙蝠家族中吸血蝠只是极少数,目前确认的只有这3种③人们把蝙蝠和吸血鬼联系起来,可能与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有关蝙蝠白天隐藏起来,既有利于安全,也有利于安静地歇息、降低体温和代谢速度,这样既可延年益寿(蝙蝠寿命达20年,比老鼠长得多),又可养精蓄锐,到了夜晚可以精力充沛地外出觅食④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晩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捕食昆虫既满足了蝙蝠的口腹之需,也帮了人类的忙事实上,蝙蝠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手之一⑤蝙蝠之所以对害虫有那么大的威力,部分原因是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它也能“看见”猎物但是,蝙蝠的视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它的看家本领是回声定位能力⑥正如人眼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来的光波分辩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一样,蝙蝠的耳朵能根据从物体反射回的超声波分辨物体的方位、距离、大小和性质。
这种通过对回声的频率强弱以及发出与收到回声的时间间隔等进行分析来探测目标的方式就是回声定位蝙蝠喉部通过声振动而定向发射超声波,这种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即使蒙住双眼,蝙蝠的行动也不“盲目”,依靠回声定位蝙蝠能准确地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甚至1分钟内可连续捕捉到10余只飞行中的昆虫⑦与回声定位系统相适应,蝙蝠耳廓很大,内耳十分发达,主要由内耳组成的回声定位系统,虽不到1克重,但灵敏度极高,蝙蝠1秒钟可接收和分辨250组回声其抗干扰能力也很强,哪怕干扰噪声比蝙蝠发出的超声波强100倍,蝙蝠仍能有效工作洞中数百万只蝙蝠都要发出超声波,这成千上万的超声波和洞壁的回声交织在一起,对蝙蝠个体却毫无干扰从这方面看,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要比先进的雷达和声呐还优秀得多1.下列关于“蝙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蝙蝠也叫东亚家蝠、天鼠、飞鼠、仙鼠等,是一种状似老鼠却不是老鼠的动物B.蝙蝠家族中确实有吸血蝙蝠存在,但吸血蝠的数量极少,目前确认的只有三种C.蝙蝠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蝙蝠白天隐藏起来只是为了延年益寿和养精蓄锐D.蝙蝠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也能“看见”猎物得益于优秀的回声定位能力而非视力。
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白居易的诗句为题目,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揭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B.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吸血鬼”,用语活泼,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C.文章第⑥段集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其中就有下定义、打比方、列数字D.文章按逻辑顺序,说明蝙蝠的别称、外形、名声、习性以及特殊的身体机能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门窗上雕刻五只蝙蝠,寓意“五福临门”,这表明在中国古代人们对蝙蝠青睐有加B.蝙蝠很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捕食蚊、蝇、飞蛾等昆虫,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害虫杀C.蝙蝠通过声带振动定向发射超声波,依靠回声定位准确发现目标、确定飞行方向D.蝙蝠的强抗干扰能力使它在干扰噪声比其发出的超声波强百倍时也不影响有效工作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