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发展调研报告(共6篇)

举报
资源描述
林业开展调研报告〔共6篇〕 第1篇:林业产业开展调研报告 林业产业开展调研报告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底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须的根底性资,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建立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开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林业产业的建立与开展,是促进林业科学开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推进阶段、建立生态文明成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奋斗目的的新要求对林业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林业产业开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生态环境建立的成败,为此,加快林业产业开展,建立生态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已成为时代赋予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历史使命。 为认真掌握我县当前林业产业开展根本情况,为下一步全县掀起新一轮以林业产业开展为重点的山区综合开发提供决策参考,结合林业部门学习理论科学开展观活开工作部署,县林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班子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局学习理论活动专题调研组,确定调研专题、精心谋划调研提纲,于4月20日至24日,分别深化三个国有林场、局部乡镇和挂钩联络村就我县林业产业开展进展专题调研。 一、我县林业产业开展现状 自然气候条件:我县地处滇中湖泊高原区与哀牢山地的接触带,全县最高海拔为北部乡镇哨冲尼白木克山2551米,最低海拔处在县城东南部元江江边259米,县城海拔为1420米。全县土壤以红壤土为主,占%,其次为紫色土、水稻土等。县内主要河流属红河水系和南盘江水系。全县四季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摄氏度,多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北回归线从县境西北部穿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无霜期达307-310天,合适多种作物生长。 林业资优势:我县现有林地面积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其中,国有林面积万亩,集体林面积216万亩。截止2023年,全县已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确权面积万亩,确权率达100%;全县目前种植杨梅5万亩,柑桔万亩,竹子万亩,核桃万亩;施行生态公益林保护万亩,纳入国家、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万亩;全县已建农村户用“三结合”沼气池万口,占全县农户数的%,沼气示范村237个;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6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我县丰富的林地资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环境为大力开展林业产业提供了必备的根底条件,全县杨梅、柑桔、竹子、核桃等林果种植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群众根底,群众从中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已成为种植户主要的经济来。在近350万亩林地中,除已划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条件不适林地,可规划用于开展林产业面积超过90万亩,资优势十清楚显,林地开发潜力宏大。 林业产业规模布局及效益:1997年,我县制定出台《××县山区综合开发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县山区综合开发的假设干政策意见》,施行了六大林业产业工程建立,使山区林业产业得到了较好培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龙朋、新城为主的竹产业,以异龙为主的膏桐产业,以异龙、宝秀、坝心为主的杨梅产业,以牛街、龙朋为主的核桃产业,以采伐林场、牛达林场、龙朋林场为主的云南松用材林产业,以采伐林场为主的优质梨产业。规模接近和超过5万亩的有竹子、杨梅、膏桐、柑桔等;接近和超过10万亩的有核桃、桉树等;超过100万亩的有云南松。2023年,全县林业总产值实现亿元。 二、我县林业产业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p 长期以来,由于受方案经济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普遍造成对林业工作的定位不科学、不准确,要么简单地把林业建立等同于木材消费,要么片面地强调林业的生态属性,无视了林业的经济功能,影响和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安康开展,制约了林业消费力的充分发挥,致使我县林业“大资、小产业、低效益”的问题非常突出,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主要表如今: 产值规模小:我县林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0%以上,全县2023年林业总产值为亿元,亩均林地产值仅为 3 / 13 60元,按法定统计口径计算,林业总产值占全县地区消费总值的%,所占比例与林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的比重不相称,对国民经济的开展奉献率低下,亩均产值仅为农业产业的5%左右。 支柱产业单一:我县虽然确定杨梅、核桃、竹子等作为林业产业开展的重点,但目前还未形成有效规模,构造还显单一,产业效益作用不明显,尚不能成为支撑林业科学开展的支柱产业。经济林果构造不合理,首先是品种构造不合理。林果中以核桃、杨梅、柑桔等大路品种较多,错季果品、时令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小。第二,品质构造不合理。在果品消费上表现为“三多三少”,即低档果品多,高档果品少;一般大路品种多,名特新优品种少;季节性果品多,适宜加工、耐贮藏果品少。 产业化程度低:全县无林业龙头企业,现有林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粗放,林产品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才能弱。我县目前三个国有林场经营困难,林场主要的消费经营业务仍然是采伐和出售原木,属资消耗型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持续开展的才能都非常弱小,消费经营仅可以维持目前的温饱程度。缺少消费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联结带动农户才能强、具有一定规模的林业龙头企业。 制约因素分析^p : 一是林业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虽然我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获得了重大打破,但相关的配套改革进展较慢,尤其是在森林采伐管理、投融资平台、林业保险、低效林改造以及林木林地标准流转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障碍,影响了林改成效的充分发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推进,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与落实林农处置权的要求和森林经营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采伐申请程序过严,指标分配及使用规定不灵敏、不合理、不及时,不利于林业产业开展,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林业消费经营。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后,林农拥有了林权证,林木林地相当于自己的私有财产,但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和林地开发经营制度设立的答应条件限制太多,审批程序严格且复杂,沿袭了方案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不利于林农自我管理和自主经营。而市场经济时代形势的开展变化可谓瞬息万变,经营机遇稍纵即逝,再加上一定的审批程序和权限指标限制,林农不一定可以从自己的林木林地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林业经营受限太多,机制不活。 二是科技支撑才能不够强。主要表如今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林业消费需求脱节,试验示范基地及林产品新技术显示度不够,示范作用不大。尤其在我县林产业推进过程中,林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程度低,林业科技的导向、扶持和支撑才能不强,作用发挥不明显。我县在90年代中后期 5 / 13 大力开展经济果木林,林业部门主抓核桃消费,当时推广的核桃品种应该说还是适应我县的气候土壤条件,但保存下来的很少仅为4万亩左右,占当时已开展总面积20%。究其原因,管理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管理,就是要加大科技支撑、科技效劳和科技普及的力度,让老百姓真正掌握运用科学种植及后续管理的适用技术,核桃产业才可以得到长足的开展。但当时林业部门的科技支撑、效劳措施没能及时跟上,尤其是林业科技普及覆盖面不广,群众科技意识不强,普遍只种不管、不会管、不想管,导致了全县核桃保存率低。 三是林业投入严重缺乏。近年来,中央和省、州进一步加大对林业的扶持,但还存在工程资金配套少,投入远远不能适应加快林业开展需求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工程安排和资金使用上习惯于平均分配,投资效益不明显,回报率不高。加之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林木林地抵押贷款等投融资体制尚未建立,社会和林农投资的积极性严重受阻。如2023年我省确定开展核桃产业,掀起新一轮山区综合开发热潮,但每亩核桃的工程经费仅安排30元。我县是省级确定的核桃基地县之一,但我县县级财力薄弱,无力从县财政资金中专项安排核桃产业开展扶持经费,我县开展核桃就靠省级配套的30元来运作,产业开展经费压力过大,困难不小。据测算,2023年核桃育苗本钱每株为4元左右,每亩仅苗木就需投入40元,加之肥料、农膜、打塘等投入,每亩核桃造林本钱就需100—150元。我县今年在牛街镇扯直村委会建立的万亩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共投入200余万元,每亩投入超过150元,造林质量得到必要的经费保障,各项造林指标完成较好,该基地已被列为州级核桃消费示范样板林基地。 三、加快推进我县林业产业开展的对策及建议 我县林业产业开展潜力宏大,不仅表如今我县具有丰富的林业资,可为大力开展林业产业提供根底性保障,同时,我县林业产业开展具有深沉的群众根底和成功典型范例。××最大的开展潜力在山、可以为广阔群众致富提供可靠途径的希望也在山,开展林业产业大有可为、大有希望。在推进我县林业产业科学开展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明确目的任务,科学谋划我县林业产业开展宏伟蓝图。根据我县自然气候条件、新一轮山区综合开发国家及省州重点扶持工程、国际国内林产业开展趋势以及我县干部群众认知程度,建议全县重点抓好核桃、油茶、膏桐、竹子、速生丰产用材林及林下资开发六大林业产业,力争到2023年开展特色林90万亩,人均拥有3亩特色林,林农从林业产业开展中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大力推进以核桃、油茶、膏桐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建立,重点施行好牛街、异龙、龙朋等6个核桃种植基地建立,从2023年起,年均发 7 / 13 展核桃6万亩以上,使全县核桃种植总量达35万亩(其中美国山核桃15万亩);在海拔1200米以下干热河谷地区,抓好膏桐种植,使膏桐面积达8万亩;结合石漠化治理和低产林改造,从2023年起,每年开展油茶1万亩,使其面积达10万亩;积极推进林(竹)纸一体化,规模化开展桉树、杉木、竹子等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和笋材两用林消费,使其规模到达40万亩(其中竹子10万亩),着力打造全县重要的林(竹)纸一体化产业基地。坚持“长中短结合,以中短养长”,大力推广林菌、林药、林禽、林果、林花等林下经济,充分开发林下资。 二是结实树立抢抓机遇意识,为推进我县林业产业开展争取广阔空间。要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作出的加快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开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实树立抢抓开展机遇的意识,为我县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开展争取更多的政策保障和工程支持,以解决好目前我县财力薄弱、无力对林业产业开展提供必要经费的突出问题。当前,要紧紧抓住我县已被列为全省核桃基地县的机遇,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大力开展核桃种植,使全县核桃种植总量到达35万亩。要紧紧抓住我县已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林农主体意识明确、有强烈开发林产业愿望的有利时机,正确引导广阔群众的开展意识和林产业开发方向,为林农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支持效劳,遵循符合××实际的原那么,稳步推进全县林产业开展。 三是及时启动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为推进我县林业产业开展提供体制保障。造成目前我县林产业开展速度慢、规模总量小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体制上的制约,基层林业工作者、林权所有者和广阔人民群众要求对现行管理制度进展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龙朋镇己冲村委会拥有林地面积28400亩,林改确权到集体12100亩,确权到农户16300亩,可用于低效林改造的林地约10000亩,但由于受当前审批制度制约,目前,仅开发利用1000余亩,大局部林地闲置放荒,干部群众看到眼里急在心上,一致要求林业部门给予特殊支持政策,以开发利用林地开展林果产业。开展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中,要广泛征求基层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我县工作方案,按照“简化审批程序、放宽政策界限、方便群众办事、取消局部答应”的原那么,建立起“科学合理、审批简便、有利开展”的管理制度,形成林权所有者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林业主管部门为林业消费经营提供更多的优质效劳、林业生态环境得到科学保护的森林经营机制,为推进我县林业产业开展提供体制保障。一是建议分类放开林木采伐管理。竹子、桉树等人工林在县内可自由交易,采伐不受消费指标的限制,无需采伐审批和运输证,鼓励和支持林农积极开展人工造林,充分保障林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二是进一步放宽采伐限额管理政策界 9 / 13 限。改变目前木材消费指标一年下达一次的规定,放宽到一次下达五年的消费指标总量,取消年度指标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