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常态化开展安全宣教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度常态化开展安全宣教工作情况总结报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安全生产“八抓20条”创新措施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持续深化安全宣教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在全社会厚植安全文化,大力加强公众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现就常态化开展安全宣教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提升安全素质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紧贴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常识,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宣教,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风险防范、安全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坚持常讲、常研究、常督促,用管用的硬措施,强化警示,让群众对安全常怀敬畏之心,筑牢最广泛的人民防线。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宣教培训,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做到“三个凡是”,凡是有生产经营的地方都要有宣传提醒,凡是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都要设置有奖举报牌,凡是有生产经营的地方都要进行全员安全培训,切实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减少“三违”行为,遏制事故发生。 (二)突出学生这一重点人群,加强校园安全宣教,面向广大学生普及安全知识技能,从早抓起、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把安全教育贯穿孩子的成长过程,把安全意识烙在孩子心头,根植安全理念。 (三)通过安全宣教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家庭、进公共场所等,处处提醒,强化警示,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让群众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始终对安全保持敬畏之心,确保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三、宣教重点 (一)安全发展理念。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八抓20条”创新措施,以及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二)法律法规标准。大力宣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宣传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从业人员权利、义务,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三)安全知识常识。大力宣传和普及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风险防范、隐患排查、应急避险、逃生自救互救等知识常识和技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夯实全社会安全基础。 (四)专业知识技能。围绕道路交通、海上安全、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消防安全、校园安全、特种设备、烟花爆竹等行业领域,强化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力度,督促企业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对灾害信息员、志愿者等组织开展自然灾害救助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五)各类警示案例。大力宣传国内外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导致的各类亡人事件,用血淋淋的案例教育人、警示人,警醒社会公众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无知无畏现象。 四、工作措施 (一)聚焦重点活动,全覆盖渗透呈现“大格局” 1.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按照凡是有生产经营的地方都要有宣传提醒这一要求,在各类生产经营场所设置安全宣传栏和岗位安全标识,悬挂张贴安全生产宣传标语、挂图、风险警示公告、安全操作提示、应急处置措施和程序,设置岗位安全描述、风险公告、警示提示、安全操作规程等标识,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安全宣传片和安全提示,营造浓厚安全氛围。 2.重奖激励安全生产投诉举报。 一是按照凡是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场所都要设置有奖举报牌的要求,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建立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公告牌制度,在作业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悬挂有奖举报政策。 二是用好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鼓励企业内部员工举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三是拓宽举报奖励宣传渠道,鼓励社会公众通过政务热线、举报电话和网站、来信来访等多种方式,举报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并经查实后,参照《xx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2022版)》予以奖励。 3.开展企业全员安全培训。按照凡是有生产经营的地方都要进行全员安全培训这一要求,组织开展全员安全培训。 一是组织开展“一把手讲安全”活动,各班子成员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上手,向监管行业领域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其他主要决策人)进行授课,督促其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 二是深化“八抓20条”学习,在所有企业和全部员工中推广应用“学习强安”平台,组织开展在线学习考试。将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和省“八抓20条”印制成“随身学习卡”,发放到各生产经营单位,随拿随学。 三是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专项行动,全体员工自主学习、全岗轮训、统一考试,做到全覆盖、高质量。 四是突出岗位应知应会教育,定期开展岗前安全知识普及与培训,严格开展“三类人员”培训考核。 五是持续深化安全生产实训,通过模拟企业实景,开展沉浸式的培训,增强效果。 六是建立健全、完善规范安全生产“晨会”制度,用好班前5分钟,常态化、小班次进行安全培训,并将安全生产宣教培训作为月度例会、生产经营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固定议题,常讲常研究。 七是建立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常态化工作机制,各生产经营单位在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及复工复产后第一个上班日,由主要负责人亲自上“开工第一课”。 4.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一是丰富演练模式。各集体经济组织、社区和各生产经营单位既要固化以往演练经验,开展“脚本式”“样板式”演练,又要组织开展不提前通知时间地点和演练科目的“双盲式”拉练,检验救援队伍和指挥人员的真实水平。 二是固定演练频次。街道机关,各集体经济组织、社区至少每年组织x次、高危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至少每半年组织x次、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至少每年组织x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学校、社区、农村等地也要结合实际,确定演练频次,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工作。 三是加强演练评估。坚持“凡演练必评估”,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补齐短板。 5.强化警示教育。 一是我区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都要按照事故等级,采取事故现场会议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做到一厂出事故,全市受警示。 二是机关科室,各集体经济组织、社区要利用省内外典型事故、灾害案例,围绕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防汛、防山洪、防溺水、森林防火、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燃气爆炸、城市火灾、家庭用电用气和家庭防火、防震减灾等方面制作警示教育片,组织企业员工、广大群众观看,在各类媒体、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场所、危险地区等处进行播放,处处提醒、时时警示。 三是要在商场、商业街、渔港码头、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过街天桥、道路隔离带、护栏等重要地段,偏远景区、野生网红打卡地、涉水滩点、主要道路和山林、古村寨等重要部位设立相应安全警示标识,强化警示提醒。 (二)聚焦重点风险,全手段应用筑牢“安全网” 1.突出防汛、防山洪安全宣教。 一是相关部门根据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有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及时准确发布台风、雷暴、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及山洪等地质灾害预警、风险提示、防灾信息。 二是在集镇、村庄人口集中地、重要出入口等地悬挂防汛警示横幅,在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小流域山洪易发区、老旧危房、低易涝地段等重点部位设置防汛、防山洪安全警示牌,确保危险区域、关键部位的防汛安全警示100%覆盖。 三是利用农村“大喇叭”、广播“村村响”等应急广播手段,高频次播放预警引导信息,广泛覆盖到家家户户。 四是围绕防汛防台风、防山洪、防灾害等主题,制作易于传播、喜闻乐见、刷屏热传的新媒体产品,在街道门户网站、社区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以及各类新闻媒体上进行发布,提高群众防灾自救能力。 五是编印防汛防台风、防山洪等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单,结合中心工作,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开展集中宣传活动。 六是主汛期前各单位要至少组织开展1-2次防汛演练;街道、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要全面开展人员转移避险演练,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2.突出防溺水安全宣教。 一是在有水体景观的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矿山采坑及地面沉陷积水区,池塘、水库、深沟、拦河坝闸、输水渠道、水电站、施工河段等保持有深水的位置和农田建设项目等重点区域全部设置防溺水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同时设置救生竹竿、救生圈、绳索等应急救生物品。 二是制作易于传播、喜闻乐见、刷屏热传的防溺水宣教视频,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手机客户端等平台,以及各类新闻媒体上进行发布,提高防范意识。 三是突出抓好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班主任的安全教育作用,严格落实“*****”安全警示教育模式(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避险防灾意识,使学生主动远离危险水域。认真落实《关于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加强未成年人公益安全教育的通知》要求,通过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微博、微信公众号、宣传栏等载体,进一步加大未成年防溺水工作宣传力度,号召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学校安全。做好预防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的复印发放、回执回收保管工作,切实提醒学生家长深刻吸取溺水事件带来的惨痛教训,避免悲剧发生。 3.突出一氧化碳中毒宣传教育。 一是开设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专题专栏,通过电视字幕、户外显示屏、手机短信、宣传广告栏、农村广播等,在黄金版面、重点时段全方位、多角度、高强度宣传防一氧化碳中毒安全常识、应急自救知识。 二是突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农村独居户等重点部位,深入村居(社区)逐户开展一氧化碳中毒安全隐患排查及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家庭进行重点排查、重点宣传。认真做好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明白纸发放工作,组织对乡镇、村居的所有相关人员逐户发放,确保“明白纸”发放率达100%,真正做到家喻户晓、入耳入心。 三是加强警示教育,社区(村居)统一组织广大群众观看《一氧化碳事故警示片》等警示教育片,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4.突出森林防火安全宣教。 一是组织集中宣传。充分利用3月28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4月4日“中国森林防火吉祥物——防火虎威威诞生日”、5月6日大兴安岭“5·6”森林大火反思日、5月12日“防灾减灾日”等特殊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二是抓牢传统宣传。重点林区要按标准要求,设置固定防火宣传标牌、粉刷森林防火宣传标语、拉设森林防火宣传条幅。要在森林公园和以森林资源景观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门票上,加注森林防火注意事项。要在进入林区(景区、林场)的主要路口设置固定醒目的防火宣传牌,悬挂醒目的火险等级提示旗帜标识,进山人员要扫“防火码”。重点林区各村居高音喇叭要“天天有声”,不间断播放森林防灭火宣传知识以及有关法律法规。 三是加强公益宣传。要组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并利用楼宇电视、电梯广告等公共场所媒体资源,刊播森林防灭火知识宣传片。要制作公益广告、微视频、动漫,发放明白纸,教育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野外用火相关规定。 四是强化警示教育。在媒体上公布违法违规用火和森林火灾报警电话,广泛宣传动员社会群众举报野外违法违规用火和高火险天气野外动火作业施工等行为。要认真梳理近年来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和处置的典型案例,通过当事人现身说法、制作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以真实案例加强警示教育,普及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 5.突出家庭安全宣教。 一是开展空调及大功率电器安全专项宣传,印制明白纸逐户发放、讲解,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引导居民、物业定期维护、清理、更换相关设备。 二是持续推进我区对xx万间储藏室(车库)开展专项整治好的经验做法,围绕储藏室(车库)用电、用气、给排水三个重点方面,制作发放《储藏室安全明白纸》《居民住宅防火注意事项》等宣教资料,利用网格员、志愿者、物业等基层力量上门入户宣教,引导居民规范行为。 三是聚焦家庭用电、用气、用火、防范一氧化碳中毒、防溺水等方面的安全问题,编印发放家庭应急手册、安全读本、安全倡议书、知识卡片、安全手册等宣传资料,指导家庭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