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脱贫专题座谈发言(共7篇)

举报
资源描述
攻坚脱贫专题座谈发言〔共7篇〕 第1篇:脱贫攻坚表态发言 脱贫攻坚表态发言 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和荣耀使命,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们决心更坚决,横下一条心,立下军令状,坚决打赢这场硬仗。下面是脱贫攻坚表态发言,。 脱贫攻坚表态发言1 陵川是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陵川是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陵川是全省首批贫困县摘帽的14个县之一。脱贫攻坚是陵川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陵川最大的民生工程,更是陵川难得的开展机遇。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们决心更坚决,横下一条心,立下军令状,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我们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略,坚持“六个精准”,推进“五个一批”,大力施行八大工程二十项专项行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脱贫,经过努力,2023年,实现8069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51个贫困村有序退出,1806名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29元,增幅高于全省。2023年,陵川脱贫攻坚实现首战首胜。 2023年,我们坚决响应省委骆惠宁书记发出的再战再胜的号令。我们陵川再战再胜,要首先明确“怎么战”。就是要先难后易、倒排时间;就是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就是要做足成色、如期脱贫。确保2023年贫困县摘帽,50个贫困村退出,9000名贫困人口脱贫,4500名贫困人口易地搬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降到1.5%以下,确保脱贫成效要经得起上级的严格检查,经得起第三方的专业评估,经得起群众面对面的评判,经得起历史和理论的检验。 我们陵川再战再胜,要重点打好“关键仗”。一是抓产业扶贫,以“一村一品一主体”为抓手,带动6000户贫困家庭,户均增收3000元;二是抓金融扶贫,强化“五位一体”,力争新增扶贫贷款1.5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1亿元;三是抓易地搬迁扶贫,坚持集中、分散、兜底三种安置方式同步推进,不折不扣完成易地搬迁4500人;四是抓生态扶贫,坚持生态与生计统 一、增绿与增收同步,让1800名贫困人口享受生态红利;五是抓教育扶贫,继续对贫困大中专学生应补尽补、应助尽助,实现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1000人;六是抓安康扶贫,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置大病医疗补充险、意外伤害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七是抓兜底扶贫,今年陵川县要实现低保线与脱贫线“两线合一”,到达3300元。 我们陵川再战再胜,要落实兑现“军令状”。就是要进一步压实县乡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压实村“两委”的主体责任,压实行业部门的工作责任,压实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压实督查部门的考核责任,以抓党建促脱贫为工作导向,以“三基”建立为抓手,以农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为打破口,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一件一件干,“五年任务三年完”,2023年首战首胜,2023年再战再胜,2023年决战决胜、决战完胜! 会后,我们要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的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张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武市长的重要工作安排,把兄弟县区的好经历和市直单位的好做法带回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防死守守底线、全力以赴保大局、改革创新出亮点、扎实工作创业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成功召开。 脱贫攻坚表态发言2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会议是继刚刚召开的县“两会”之后的又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省市扶贫工作有关会议精神,总结我县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查找问题,分析^p 形势,安排部署今年脱贫攻坚工作。刚刚,安县长全面总结了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对2023年工作进展了全面安排部署。会上还印发了《互助县2023年脱贫攻坚方案》和互助县精准脱贫10个管理方法,目的任务和工作措施已经十清楚确,责任分工也很详细,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同时,今天的会上,还对2023年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展了表彰奖励。在此,我代表中共互助县委、互助县人民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就全力做好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打赢今年脱贫攻坚战,必须压实攻坚责任使命 2023年8月23日,亲临我县五十镇班彦村视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极大地提振了全县广阔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深化学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作用,积极探究精准扶贫有效途径,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在“精准”二字上狠下功夫,不断强化攻坚举措,狠抓责任落实,全县28个贫困村退出,10421名贫困人口脱贫,顺利通过省、市抽查验收和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我县荣获“全市精准脱贫先进县”称号,五十镇班彦村成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样板村,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今年是施行“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应侧构造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需要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脱贫攻坚工作。从党中央的要求看,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力度前所未有,脱贫攻坚一直是总书记最牵挂的事。2月21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施行精准扶贫进展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矢志不渝抓精准扶贫工作,说明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决心。全县上下一定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把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到脱贫攻坚详细行动上。从省市对我们的要求来看,省委、市委非常重视脱贫攻坚工作。2月27日,省委王国生书记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看齐,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把脱贫攻坚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翻开思路想点子,真抓实干闯路子,扎扎实实推进各项脱贫攻坚工作”。3月15日,市委于丛乐书记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详细要求。同时,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屡次亲临我县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详细要求。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既为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是对全县各级干部的鞭策和鼓舞。从我县去年的脱贫工作看,虽然全县上下抓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广阔基层干部、各级扶贫干部、贫困群众都付出了艰辛努力,工作成效开场显现。但从国家考核验收第三方评估组反应的意见和省、市督查考核情况来看,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还存在许多不容无视的问题。从思想认识方面看,有些乡镇和单位还没有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识脱贫攻坚工作,对面临的形势分析^p 不够、把握不准,对村情实际掌握不全、研究不透,超前谋划、主动作为的意识不强,推开工作的思路不宽,方法不多,导致有些扶贫措施难以落实、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行业部门以自身利益为重,各自为政,在整合工程资金上没有形成合力。从扶贫措施方面看,总体上看还没有完全做到精准,特别是产业开展路子不宽、方法不多,大多为“短平快”工程,开展后续动力缺乏。有些乡镇和扶贫(驻村)工作队不深化调查研究,靠拍脑袋决策,时而让贫困户养鸡、时而让贫困户养羊,时而又让贫困户种药材,扶贫工程和贫困户产业需求严重脱节;有的不认真想方法出实招帮贫困户培育增收路径,而是靠“巧算”收入账让群众“脱贫”;有的为图方便、图省时,在扶贫产业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个村一个产业或全部资产收益、入股分红“一刀切”现象。从责任落实方面看,虽然我们建立了脱贫攻坚县、乡、村三级领导责任体系,也制定了一系列督查巡察的工作制度,但压力传导还不够到位,个别领导干部只习惯于安排部署,在重点工作和关键环节上不亲力亲为,不靠前指挥,不履行工作职责;有的帮扶干部长期“两头跑、两头挂”,住不下来,沉不下去,也就不能很好的为群众排忧解难,扶贫(驻村)工作队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从群众工作方面看,经过一年来的努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有所增强,但扶贫工作中“干部干、群众看”、“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仍然存在。存在的这种现象,我想一方面是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还没有彻底转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中没有很好地把扶贫与扶智结合起来,对群众的思想发动、宣传教育、沟通交流不到位,在调动群众脱贫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上做得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但只要把坚持问题导向贯穿到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攻坚意识,坚决信心、真帮实干,就一定可以在新的起点上创造脱贫攻坚的新成绩。 二、打赢今年脱贫攻坚战,必须优化提升攻坚举措 2023年是脱贫攻坚承前启后、全面打破的关键之年。我们既要确保实现43个贫困村退出,5600户19722人脱贫,还要稳固提升28个村脱贫成果,任务比2023年更重、要求更严、难度更大。我们要进一步把握好脱贫攻坚工作方法的改良、提升和优化,扎扎实实把今年的攻坚任务落到实处。 (一)精准到户与整体推进要统筹兼顾。精准是做好脱贫攻坚的根本前提和核心要义。各乡镇、各帮扶单位和扶贫(驻村)工作队一定要把精准要求表到达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面掌握贫困户情况,坚持量体裁衣、因人因户施策。去年工作中,我们有的乡镇就是因为精准识别没跟上,才导致了后期工作非常被动。今年要继续在精准上下功夫,实打实进村入户,全覆盖上门走访,深化细致把对象摸准,把致贫原因梳理透彻。在此根底上,把今年的工作目的、任务、措施制定好、落实好,实在做到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因户施策、脱贫退出、稳固进步、返贫动态“五个真实可靠”。要重视做好临近贫困线群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边缘户的帮扶工作,及时帮助其解决思想和消费生活方面的困难,防止这一局部人成为新的扶贫对象,实在做到减少贫困存量、遏制贫困增量。要在抓好今年脱贫村工作的同时,持续抓好已脱贫贫困户的稳固提升工作,实在降低返贫率。脱贫攻坚的最终目的是整村、整乡和全县脱贫“摘帽”。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整体推进理念,在村级层面,除要确保所有贫困户收入达标越线外,整村的产业开展、根底设施、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立也要协调推进、整体提升。在乡镇层面,要在脱贫攻坚规划、产业工程布局、根底设施改善等方面与各乡镇的根底条件、资禀赋、产业优势相结合,促进各类资合理配置、科学使用、发挥效益。 (二)根底设施和产业扶持要齐头并进。根底设施建立是制约贫困群众改善消费生活条件的重要因素,也关系到县乡村整体脱贫进程。因此,水务、交通、卫生、电力、通讯等行业部门要继续把根底设施建立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按照合理布局、高效使用、协调推进原那么,积极争取根底设施建立工程和资金,加快推进以水、电、路、通讯为重点的根底设施建立,实在改善贫困村消费生活条件。要按照根底设施跟着产业走的思路,对今年施行的产业工程,尽力配套相关根底设施,为产业开展创造条件。培育增收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开展特色产业是持久脱贫的长远举措。各乡镇、各部门和扶贫(驻村)工作队要按照“既考虑当前脱贫目的,也考虑长期致富目的”的思路,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与群众深化沟通的根底上,因地制宜培育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盘活用好产业扶贫贷款、互助资金及帮扶资金,探究建立产业后续管理机制,增强产业开展后劲。要紧紧围绕互助特色农畜产品、生态文化旅游、生态休闲农业等产业,继续推进“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户”精准扶贫行动,以工业企业和现代农业为依托,进一步探究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受益的链接机制,让更多贫困户享受到产业扶贫成果。在产业开展中,要坚持市场导向,把培育开展特色产业与深化农业供应侧构造性改革结合起来,坚持企业引领、抱团开展、精深加工,努力把地方土特产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三)易地搬迁与后续开展要同步推进。易地搬迁是解决偏远山区脱贫的有效途径,也是贫困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实事。推进易地搬迁就是要合理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