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2022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

举报
资源描述
试卷代号:1395 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A (开卷) 论述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 能动反映,而认识又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如何 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100分) 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 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一,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 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而是 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认 识的基础。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揭示事 物的本质,只有通过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才能形成理性认识。离 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 了唯物论。其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只是 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尚未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认识的真正 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了辩证法。其三,感性认识和 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任何感性认 识都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是用概念、判断等理性形式 1 表达的;另方面,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的成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 性材料为基础,如果没有大量的感性材料,理性认识就无法进行抽 象和概括。在人的实际认识过程中既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 纯粹的理性认识,二者之间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 由此可见,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 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在哲学史上, 经验论者片面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 的,而抽象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唯理论者则走向另一个极端, 认为感性经验是靠不住的,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两者各 执一端,各有片面的理由,而在认识的整体上,都犯了片面性的毛 病,都是错误的。经验论和唯理论是实际工作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 义的认识论根源。经验主义夸大个别的、局部的经验的作用,把它 当作普遍真理,到处搬用,否认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夸 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实际经验,不是从实际出发,而是 从书本出发,把理论当作万古不变的公式,生搬硬套。这两种错误 都曾给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重大损失,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要注意避免的。 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