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山海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学年台州山海协作体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政治试题 一、判断题 1. 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只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产生阶级,阶级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故本题判断为正确。 2. 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基本矛盾。(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3.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一切价值。(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不是“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一切价值”。故题中观点错误。 4.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故本题观点正确。 5. 判断: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不是按需分配。故题中观点错误。 【点睛】按劳分配:(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2)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故本题错误。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是引领中国进步、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故本题观点正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五位一体。(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判断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该判断错误。 9.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可知: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总是处在不断进步的变化中,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故本题正确。 10. 信念、信仰、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 【答案】正确 【解析】 【详解】 信念、信仰、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故本题正确。 二、选择题 11. 下列对原始社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①绝大多数时期处于旧石器时代 ②人们经常用文字记载日常事务 ③人们普遍使用铁制农具进行劳作 ④新石器时代人们成为食物的生产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为反向选择题。 ①:原始社会绝大多数处于旧石器时代,该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①排除。 ②③:原始社会时期文字还没有出现,人们也没有普遍使用铁制农具进行劳作,②③正确。 ④:新石器时代人们成为食物的生产者,该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2. 我国古籍记载,禹的儿子启在讨伐有扈氏时,强迫被俘虏的有扈氏氏族成员做放牧的奴隶,称为“牧竖”。这些“牧竖”( ) ①被奴隶主完全占有,毫无人身自由 ②不敢反抗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③可以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的劳动产品 ④与奴隶主阶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①正确。 ②:奴隶对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进行反抗,往往会发生奴隶战争,②错误。 ③:奴隶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③错误。 ④: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④正确。 故本题选B。 1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粒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导致农夫犹饿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劳动工具很简陋 B. 绝大部分土地归地主阶级所有 C. 生产力水平低下 D. 地主和农民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AC:“劳动工具很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 ”均反映的是生产力,AC排除。 B: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导致农夫犹饿死的决定性因素是“绝大部分土地归地主阶级所有”B,正确。 D:“地主和农民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但这种阶级关系的根源是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D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 故本题选B。 14. 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告诉我们(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相背离 C.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不具有隐蔽性,是赤裸裸的奴役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是充满暴力和掠夺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凶残,而不是田园诗,A排除。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具有进步性,B说法错误。 C: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具有隐蔽性,C排除。 D: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是充满暴力和掠夺的过程,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提出的“实业制度”、傅立叶提出的“和谐制度”、欧文提出的“新和谐公社”,这些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失败了,其原因是( ) ①没有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②没有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③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④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③④: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失败了,其原因是其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④符合题意。 ①②: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①②错误。 故本题选B。 16.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正确揭示了( ) 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 ③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根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②③④:唯物史观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①③正确,排除②④。 故本题选B。 17. 某校同学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中,收集到如下资料。下列选项前后相符合的是( )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基础 ②资本主义三大工人运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发展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①错误。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②错误。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的产生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③正确。 ④: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8.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艰辛的探索,反复证实了一个结论:在半殖民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其原因有( )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③中国人民没有进行各种尝试和斗争 ④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题干指向的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原因,而非结果,①错误。 ②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其原因是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②④正确。 ③:近代中国,中国人民进行各种艰辛的尝试和斗争,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9. 1921年,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 ) ①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 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发生了深刻改变,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斗争从此有了主心骨,①③正确。 ②: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错误。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0. 邓小平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①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②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 ③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④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③:“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故②③入选。 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故①不选。 ④:进入新时代,使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21. 新中国成立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资金少,困难不少,甚至出现卖地卖牲口等现象。因此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生产小组。这描述了( ) A. 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 B.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C. 人民投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