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举报
资源描述
附件2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 编写提纲 1. 设计依据 1.1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文件 列出采矿许可证。 1.2 设计依据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列出设计依据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应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分层次列出,并标注其文号及施行日期,每个层次内按发布时间顺序列出;依据的文件应为现行有效。 1.3 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列出设计采用的技术性标准。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分层次列出,标注标准代号;每个层次内按照标准发布时间顺序排列;采用的标准应为现行有效。 1.4 其他设计依据 列出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依据的地质勘查资料(包括专项工程和水文地质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相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试验报告、研究成果及安全论证报告等,标注报告编制单位和编制时间,并在附件中列出报告结论及专家评审意见等内容。 其中,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类型为简单的小型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依据的地质勘查资料应不低于详查程度,其它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依据的地质勘查资料应达到勘探程度;排土场工程地质勘察应不低于初步勘察程度。 2. 工程概述 2.1 矿山概况 简要说明建设单位简介、隶属关系、历史沿革等。 简述矿区自然概况(包括矿区的气候特征、地形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概况、地震资料、历史最高洪水位等),矿山交通位置(给出交通位置图),周边环境,采矿权位置坐标、面积、开采标高、开采矿种、生产规模、服务年限等。 2.2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2.2.1 矿区地质 简述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基本特征。描述矿区地层和主要构造情况(性质、规模、特征),特别是对影响矿体开采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简述矿床地质特征,着重阐明矿床类型、矿体数量、主要矿体规模、形态、产状、埋藏条件、空间分布、矿石性质及围岩。说明矿床风化、蚀变特征。 2.2.2 水文地质条件 简述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包括矿区气候、地形、汇水面积、地表水情况,含(隔)水层,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主要构造破碎带、地表水、老窿水等对矿床充水的影响。说明完成的水文地质工作及其成果或结论。说明采用的涌水量估算方法及矿山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估算结果。 2.2.3 工程地质条件 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工程地质岩组分布、岩性、厚度和物理力学性质,矿区构造特征,岩体风化带性质、结构类型和发育深度,蚀变带性质、结构类型和分布范围,岩体质量和稳固性评价,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部位。 2.2.4 环境地质条件 简要说明本项目的环境地质特征,包括地震区划,矿区发生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规模、危险性大小及危害程度等,其他情况(自燃、地热、高地应力、放射性等)。 2.2.5 矿床资源 简要说明全矿区资源量或储量及设计范围内资源量或储量情况。 2.3 矿山开采现状 说明本项目性质(新建矿山、改扩建矿山),改扩建矿山则应说明矿山开采现状、露天采场(边坡)状态,开采中出现过的主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 2.4 周边环境 说明矿区周边环境,包括村庄、道路、其它厂矿企业等,并说明是否存在相互影响。 2.5 工程设计概况及利旧工程 简要说明开采方式、开采范围、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包括分期境界,最终境界与采矿权范围关系)、开拓运输系统、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基建工程和基建期、采矿进度计划(含采矿进度计划表)、排土场(废石场)、矿山截排水系统、矿山通信及信号、矿山供水、矿山供配电、矿区总平面布置、工程总投资、专用安全设施投资等内容。 说明利旧工程的基本情况及安全状况、与原生产系统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应对利旧工程的合规性进行说明。 说明露天境界是否均在矿界范围内。 列出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相关内容可参考表2-1。 表2-1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地质     1.1 全矿区资源量或储量 矿石量 万t 1.2 露天开采境界内的资源量或储量     矿石量 万t   1.3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矿石体重 t/m3 岩石体重 t/m3 矿岩松散系数 矿石抗压强度 MPa 岩石抗压强度 MPa 2 采矿 2.1 矿山规模     矿石量 万t/a 剥离量 万t/a 采剥总量 万t/a 2.2 剥采比 平均剥采比 生产平均剥采比 2.3 矿山服务年限 a 2.4 矿山基建时间 a 基建工程量 万t 其中:副产矿石量 万t 2.5 开拓运输方式 汽车型号 数量 辆 胶带 规格、参数 段 破碎机规格 数量 台 2.6 工作制度 d/a   班/d   h/班 2.7 露天开采最终境界 上口尺寸(长、宽) m 坑底尺寸(长、宽) m 总高度 m 最终边坡角 ° 矿石量 万t 废石量 万t 采剥总量 万t 剥采比 t/t 最高开采台阶标高 m 最低开采台阶标高 m 封闭圈标高 m 2.8 台阶参数 最终边坡台阶高度 m 台阶坡面角 ° 并段高度 m 工作台阶高度 m 说明最终台阶高度 安全平台宽度 m 清扫平台宽度 m 运输平台宽度 m 工作台阶坡面角 ° 最小工作平台宽度 m 同时开采的台阶数 个 最小工作线长度 m 2.9 排土场(废石场) 占地面积 hm2 堆置总高度 m 总容量 m3 服务年限 a 排土方式 排土段高 m 排土机型号 排土机数量 台 总边坡角 ° 台阶坡面角 ° 最小工作平台宽度 m 安全平台宽度 m 3 供电   3.1 用电设备安装功率 kW   3.2 用电设备工作功率 kW   3.3 计算一级负荷 kW   3.4 年总用电量 k·kWh/a   3.5 单位矿石耗电量 kWh/t   3. 本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建议采纳及前期开展的科研情况 3.1 安全预评价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与采纳情况 安全预评价报告中根据该项目具体风险特点,提出的针对性对策措施,需要在安全设施设计中落实,简要说明采纳情况,对于未采纳的应说明理由。 3.2 本项目前期开展的安全生产方面科研情况 叙述本项目前期开展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科研及成果,以及有关科研成果在本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4. 矿山开采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4.1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床开采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分析矿区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床开采安全的影响。 项目存在下列情况时,应重点分析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地质条件复杂、岩体破碎的矿床;水害严重、边坡承受水压风险的矿床;高寒、高海拔、冻融条件的矿床及有塌陷区、复杂地形、泥石流威胁的矿床。 4.2开采方案对矿床开采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依据设计确定的开采方案,论述安全生产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项目存在下列情况时,应重点分析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地下转露天开采、露天和地下联合开采、边坡高度超过200m的露天采场和排土场,以及开采范围内存在老窿、采空区的矿床。 4.3 周边环境对矿床开采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周边存在开采相互影响的矿山受建构筑物、地表水体、铁路(公路)影响的矿床,以及存在影响矿山开采或受矿山开采影响的其它设施,应分析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5. 安全设施设计 5.1 露天采场 说明矿山采用的采矿方法及开采顺序,分析采场台阶高度、最小工作平台宽度、安全平台宽度等设置的安全可靠性。说明采场边坡进行的工程勘察和稳定性计算,边坡设计参数、边坡类型,对边坡稳定性做出评价,采取的安全对策措施,分析其安全可靠性,建立边坡安全管理和检查制度。说明采场穿孔、装药、爆破、铲装、运输和卸载等工艺设计情况,重点说明设计的安全设施和技术措施,必要的分析其安全可靠性。 总结概述本节专用安全设施内容,列表汇总本节专用安全设施。 5.2 采场防排水、供水系统安全设施 根据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气象资料、研究报告,说明露天采场涌水量估算结果;说明采用的排水方式和排水系统组成,排水设备、排水管路、排水能力等,排水系统的控制方式及水位、流量监测系统情况。受洪水威胁的露天采场详细说明对地面防洪工程设施设计情况。 说明供水水源、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水量、供水泵站及供水管路设置等情况。 总结概述本节专用安全设施内容,列表汇总本节专用安全设施。 5.3 矿岩运输系统安全设施 (1)铁路运输 说明铁路运输主要运行参数,包括运输任务、牵引方式、运输距离、列车组成、列车数量、运行速度、制动距离等;说明铁路运输线路设置及安全设施设置,铁路信号设施及调度控制系统。 总结概述本节专用安全设施内容,列表汇总本节专用安全设施。 (2)汽车运输 说明汽车的规格、数量、车速、道路参数、防灭火设施等。 总结概述本节专用安全设施内容,列表汇总本节专用安全设施。 (3)带式输送机运输 概述带式输送机系统功能、类型、数量及总体布置。说明带式输送机的主要参数,输送带安全系数,驱动方式、拉紧方式及带式输送机启停控制方式等。 巷道内的带式输送机,说明胶带巷道断面布置和安全间隙,通风、收尘、排水、消防设置情况。 说明带式输送机系统机电安全保护装置,带式输送机系统的联锁控制、运行监控保护系统等设置情况。 总结概述本节专用安全设施内容,列表汇总本节专用安全设施。 (4)架空索道运输 说明设计采用的索道形式、运输物料、设计能力、线路布置、长度与高差、支架数量与高度、跨距等。说明索道货车规格与参数、数量、有效装载量、运行速度、间隔距离、装卸载方式与设备。 总结概述本节专用安全设施内容,列表汇总本节专用安全设施。 (5)斜坡提升运输 概述斜坡提升系统功能、类型(箕斗、台车、矿车、串车提升)、数量及总体布置。说明斜坡提升系统(提升容器、钢丝绳提升机、电机等)主要参数。 说明提升机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及其主要功能,提升系统联锁控制、运行监控保护系统等。 总结概述本节专用安全设施内容,列表汇总本节专用安全设施。 (6)溜井及破碎系统 说明溜井及破碎系统组成和配置情况。说明破碎站设置形式(固定、半移动、移动) 与数量,破碎站的给料设备、破碎设备主要参数。说明溜井及破碎系统、运输系统连锁控制情况。说明溜井底放矿硐室安全通道、井口安全挡车设施、格筛设置情况。 总结概述本节专用安全设施内容,列表汇总本节专用安全设施。 5.4 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安全措施 对属于地质条件复杂、地压大和有岩爆(倾向)发生的矿床,高硫和有发生火灾危险的矿床,高温、高寒、高海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