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举报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精选13篇)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学习目的:1、掌握本文有条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2、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学习重点:1、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2、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学习难点: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教具:幻灯机   学习过程:   一、把握语脉   开展查字典比赛,看谁先读出下边多音字。   连翘(qiáo)——翘起(qià)   衰草连天(shuāi)——鬓毛衰(cuī)   落叶(luò)——丢三落四(là)——落枕(lào)   观测(guān)——玄妙观(guàn)   差异(chā)——差遣(chāi)——差错(chā)——参差(cī)   二、学生各自诵读课文。   提示:本文是说明文,诵读时节奏要舒缓,语气要平实。   1、 指出下边几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从哪些段中寻找,把段的序号写到括号里。(幻灯片投影)   ①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②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   ③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④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①(1—3) ②(4、5) ③(4—10) ④(11)   2、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的条理性来安排说明顺序的。这样安排言之有序,很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有主有次,不能等量齐观。   3、 放声朗读课文。   二、小结:(略)   作业:1、熟读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后记:   课题:        11 大自然的语言   第二课时   学习目的:   1、掌握本文有条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2、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学习重点:1、本文说明的条理性。   2、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学习难点: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教具:幻灯机   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复习旧课   二、品味语言   1.为什么标题把物候现象称作“大自然的语”?如果改为“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有什么不同?(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所独有的。但是人类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大自然中的现象,是与农事安排密切相关的。好像这是大自然传递给人们的信息,在告诉人们,要根据这些现象来安排农事。如杏花开了,要赶快耕地;布谷鸟叫了,该割麦插禾。所以作者就用大自然的语言来做文章的标题。这样,既贴切、自然、有趣,而且又富于形象生动性和吸引力。如果用“简介物候学”,“物候学与农业生产”就显得呆板,泛味。   2。诵第1自然段。   (1)、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其中“萌”“次第”“渐渐”“簌簌”“载”等词用得准确,生动、试说一说。(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春天,“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   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2)、“燕子翩然归来”与“燕子归来”有何不同?(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燕子“归来”前面加上“翩然”二字,那燕子飞舞的样子就生动起来了。让人想象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如果只写“燕子归来”就显得平板了。   小结:文章第一段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四季图”。   3.齐读第二自然段   提问: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为问号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相同。   4.教师范读第3、7自然段。   提问:“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几天”。“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句中的“许多”,“只”,“就”能否去掉,为什么?(幻灯片投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明确:不能。“许多”说数量、有范围,如果去掉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这样一概而论,不符合实际。“只”字说明相隔较小。 “就”字表示冬天与夏天紧接,表示春季短促。这两个字也不能去掉,如果去掉,说明效果就差些。   三、小结:所以,写说明文就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2。背诵第1、2自然段   3。从下边词语中任选五个写一段话。   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花香鸟语 草长莺飞 翩然归来 风雨载途 物候观测 差异   后记: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内容,归纳段意及文章的内容要点。   2.培养速读习惯和能力。   3.积累一些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l)分段、归纳段意及文章的内容要点。   (2)积累词汇。   难点:   速读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衰草连天 鬓 毛 衰 翘 尾 巴 连 翘   观 测 道 观 播 种 耕 种   差 异 差 遣 差 劲 参 差   落 叶 丢三落四 落 枕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1)融化:(冰、雪等)变成水。   (2)萌发:种子、草木发芽。萌、发同义。   (3)次第:一个挨一个地。   (4)呈现:显出、露出。   (5)周而复始:形容不断地循环往复。   (6)花香鸟语:形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多指春天的风光。   (7)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8)观测:本课指观察并测验。   (9)悬殊:相差很远。   3.阅读课文,思考自读提示及课后练习。   二、导入   1.作者简介:作者竺可帧,物候学家。   2.导语   本文的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所谓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   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我们读了这篇文章才会恍然大悟,原来   指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如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实际上起着预报农   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   本文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三、正课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   声,不回视,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2分钟内读   完。   2.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   第一段:从开头到“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段:从“物候观测使用的……”到“就可能避免”。   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段;从“物候现象的来!脑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到“春天提前9   天”。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段:从物候学这门研究……”到完。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3.提问: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按照什么顺序?   讨论并归纳: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   4.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说明时间的推移?   讨论并归纳:用了“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到了”“准备迎   接”等词语,变化灵活。   5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典雅?   讨论并归纳;   (1)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地” 人格化,   显得亲切动人。)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融化 萌发 次第 用词典雅,富有   形象性。)   (3)燕子翩然归来。(翩然指轻快地飞舞的样子,用来描绘燕子的飞   行十分恰当、形象。)   (4)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用词典雅,如果改为植物“结果”则   显得口语化。   (5)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簌簌”是纷纷 落下   的样子,用词形象、典雅。)   (6)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销声匿迹”指消失了 鸣叫声,   藏起了形迹,用词形象、典雅。如果改为“消失了”则显得口语 化。)   (7)到处呈现一片蓑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用词形象、典雅,给人美感。)   (8)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用词典雅,有文言色彩。)   以上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如 同展现一幅   四季风光的画卷,给人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用词形 象、典雅。   6提问:第二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 枯、候鸟去   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讨论并归纳;举了三个例子。   7.提问:这一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   讨论并归纳:按时间先后顺序。   8。提问:这一段哪些词语写得生动活泼形象?   讨论并归纳:   (l)用“传语”“暗示”“唱歌”这些词语形象地说明大自然的语言,拟   人生动。   (2)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驾飞”这些词写物   候现象,用词形象、典雅。   (3)用“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俗语,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说成催促农   民及时耕作的话,十分形象生动。   9.提问:第三自然段讲到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请一个同学   用概括的语言回答。   讨论并归纳: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些自然现象称为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   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作物候学。   10.提问:这一段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按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   四、小结   课文的第一部分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现象。每一个段落里面的句序也讲究条   理性。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二、四。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②在地球上温   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③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   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④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   睡中苏醒过来。⑤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③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