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民族团结小故事(通用4篇)

举报
资源描述
疫情期间民族团结小故事(通用4篇) 篇一疫情期间民族团结小故事新巴尔虎左旗(简称新左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南端,是自治区33个牧业旗、19个边境旗之一。居住着蒙、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等13个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相互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近期,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全面贯彻落实旗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当做一次战役和大考,全旗各民族同胞齐心协力防疫情,共克时艰战病毒,感动每天都在发生,温情时时都在上演。担当一份责任。面对突发疫情,各族干部群众舍小家为大家,甘为先锋、扛起责任。哪里有困难,哪里就要有他们冲在第一线。他们不分日夜、不畏艰辛,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认真履职尽责,为有效防止传染源输入做出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坚守着初心,他们用团结的爱心充满牵挂,用奉献践行言行,用行动汇聚力量,他们既没有惊心动魄的豪言壮语,更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只有同心战疫情、合力渡难关的雄心壮志,创造着不平凡的事迹。筑牢一道防线。随着疫情防控任务“下沉”,原本开放的街道实行封闭管理,各民族的干部职工、医护人员、社区工作人员、警卫人员及青年志愿者第一时间征召到位,即刻上岗。他们不分昼夜,不畏寒冷,戴着红袖章,分布在道路卡点、小区门口,入户摸排、定时消毒、执勤值守,认真坚守在防控一线。奉献一份爱心。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各社会组织、爱心商户、普通群众等纷纷自发向抗疫前线捐送矿泉水、面包、饮料、方便面、食物、口罩等物资暖心行为处处可见。在他们的关心和支持下,彰显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暖心共筑强堡垒,让疫情防控一线增添了温暖和色彩,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宣传到每一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打通各族群众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群、大喇叭、宣传画册、张贴横幅、微信公众号,加强蒙汉双语宣传引导,帮助各族群众及时、正确了解掌握各项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和防控基本知识,为各族群众的身心健康,筑起了共同抗击疫情的坚强堡垒。疫情无情人间有爱,不同的民族,共同的希望。这一幅幅小小的画面,正是我旗各民族在危难面前,众人拾柴、共克难关的时代缩影。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旗,我旗各民族兄弟姐妹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为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篇二疫情期间民族团结小故事自新一轮疫情随着十一旅游季而扩散到高原以来,高原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投入到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尤其是一些穆斯林爱心人士更是走在了爱心公益的最前沿,发挥了“国家有难,回必出战”的优良传统,发扬了伊斯兰“爱国爱教爱天下人”的博爱精神。在战“疫”路上涌现出的一些穆斯林典型人物和事迹,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们的事迹深深鼓舞着我们凝聚起所有社会的正能量,燃起我们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活跃在高原上的广大穆斯林爱心人士们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为环卫工、警察、医生……等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斗士们免费送餐、送防护用品;组织动员穆斯林同胞们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战役中,那些身处一线的疫情防控人员,一刻也没有放松;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公益爱心人士,一刻也没有懈怠,他们是高原的脊梁。今天,让我们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走近这些为这座城市的守护者们送温暖的人们,感受美丽幸福大高原无数人汇聚的温暖和责任,感受高原人迸发出的磅礴力量。 一、“做一个感恩的人,把大家对我的爱传承下去”1厨房里,一位姑娘正在手脚麻利地打包着一份份盒饭;取餐口外,一位回族阿孃正在将打包好的盒饭装到外卖箱里。这一幕看着像外卖公司工作场景的,其实是西宁和福顺焖锅店正在准备每天中午都必须的一批特殊外卖——免费提供给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爱心午餐。“当我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觉得终于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公益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做公益不是单纯的奉献,我们也可以从活动中学到很多东西,教会了我思考人生的态度和看待人生的机会,更历练了自己。我将不断磨炼意志,为自己定位,发挥自身优势,面对社会,心平气和地做出一些选择,确立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服务社会,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为疫情工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和福顺焖锅店的马姑娘这样说。马姑娘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自2012年父亲身故以后,她跟她的母亲一路走来,有太多太多的好心人在她们娘俩有困难的时候义不容辞地给予帮助,现在自己有工作了,生活过得好一点了,马姑娘觉得,得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献出一点自己的爱心了!于是就有了本节开头的那一幕。“我和母亲一路走来,有太多的坎坷和艰难,这个期间有太多的太多的好心人,帮助我,成就了我的今天,所以我要做一个感恩的人,把大家对我的爱传承下去。”她如是说。作为一名穆斯林, 马姑娘认为,我们要做一名乐善好施的人,把乐善好施作为获得真主喜悦、两世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是伊斯兰公益人,这是多么朴素纯洁的举意啊,仅仅只是为了取悦真主和感恩社会,而不掺杂任何个人功利目的。 二、“国家有难,匹夫有责”2“作为一名穆斯林,我们感谢伟大的造物主,感谢党,感谢政府。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没有大的能力,但是给防疫工作者们送个饭,给环卫工人送个口罩、手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西宁爱心志愿公益组织“温暖之家”的创建者“苗阿巴”说。创建十几年来,祖国大地每次出现大灾小难,“温暖之家”的志愿者们都是最先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至近期西宁市出现新的疫情,“苗阿巴”和“温暖之家”的志愿者们始终坚持为日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那些医护人员、民警、环卫人员们送去洗手液、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面对此次愈来愈严峻的疫情形势,“温暖之家”更是加大了给防疫一线人员送温暖的力度,每天都给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吃不上热饭的工作人员送上爱心餐。苗阿巴不仅仅心系市区防疫工作人员,他还时时关心着周边县城的防疫工作者们。他认为,省城里公益组织多,条件便利,比起城里的防疫工作者,县城里的防疫工作者们更加需要关爱。十一月三日,苗阿爸和温暖之家的志愿者们看望慰问了大通县的防疫工作者们,为他们送去了口罩、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几乎每次疫情我们总能发现苗阿巴这样可亲可敬的普通人。丢在人堆里你很难发现他们,但他们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民族团结一家亲”。 三、“有一种形象,叫和蔼可亲;有一种大爱,叫博施济众”3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武汉大疫、河南水灾……不论哪里出现灾情,回族同胞们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和受灾群众。这次西宁疫情也不例外,在西宁市城西区的街头巷尾,每天都能看见许多回族爱心市民自发为防疫一线人员送上热饭的身影。最近,快手平台上一段视频作品迅速在青海走红。视频中,一些志愿者阿孃们正在为医务工作者送上爱心盒饭,一位护士姐姐感动地落下了热泪。视频中的回族阿孃们都是西宁夏都公益的志愿者。“有一种形象,叫和蔼可亲;有一种大爱,叫博施济众”。这是搞自媒体的西宁市民冶先生在他的短视频作品里对西宁夏都公益的评语。11月1日,在回族市民王秀珍、蝶梦的倡议下,西宁夏都公益开展了给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社区一线防疫人员送餐的活动。此次活动共计有十三位志愿者参加,一百多名防疫一线工作人员接受到了此次活动的爱心午餐。据悉,在疫情中的这短短几天中,夏都公益已开展了十余次献爱心活动。累计千余名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吃到了志愿者阿孃们做的爱心熬饭。病毒无情,人间有爱。此次活动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体现出了回族志愿者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他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不畏严寒,义无反顾为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温暖,为筑起健康安全的防疫“铜墙铁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四、“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民间的温暖,增加他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力量”4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夏都公益、温暖之家等西宁穆斯林公益团体的影响下,这场爱心行动迅速发展到全省各地。还是在西宁,十月底,开餐饮的回族市民苏开军先生因病到医院住了几天院。十月二十九日他出院时,城西区已经发现核酸检测阳性患者。他看到医务工作者们做核酸检测忙得都没时间吃饭。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回到家,就和家人商量为医务工作者免费送餐。当晚,苏先生的第一批免费晚餐就送到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手里。在后来的两三天里,苏先生和他的家人们坚持为医务工作者们送上三餐。随着疫情形式越来越严峻,苏先生在路过一些防疫站点时发现社区防疫工作者们二十四小时坚守岗位,吃不上饭就用方便面凑合,他和家人们一合计,便加大了献爱心力度——不仅给医务工作者免费送餐,还给各个防疫站点的社区防疫工作者们送餐。“他们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保护者,我们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民间的温暖,增加他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力量”。苏先生这样说。在民和,马场垣高速服务区里的欧麦尔餐厅,每天都为二十四小时值守在这里的交警和医务工作者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在海东,诺尔曼牛肉面馆的韩占清和他店里的员工们每天午、晚餐时间都会为海东市防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送上一碗碗热腾腾的拉面。和诺尔曼一同发起爱心之举的还有伊千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魏福忠。他们不但自己献爱心,还倡议分散在到国各地的青海拉面大军都加入到为当地防疫一线人员送温暖的活动。 五、“西宁加油、青海加油、中国加油”5不仅仅是公益组织和餐饮行业,还有许多其他行业的爱心人士也自发加入到给防疫一线工作人员送温暖的行动中。36岁的马元,是西宁市一家驾考培训学校的教练,在做核酸检测时看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他们很辛苦,看着很心疼,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比我小,很多志愿者还是学生。”看到不分昼夜、忍着寒冷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马元想出份力。他了解了很多医务工作者都是工作到凌晨,而那时候很难打到车。他便萌生了一个念头:免费送他们下班。他把想法告诉几个其他几个车友后,立即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一个由四辆车组成的小型车队组建了起来。但是,坚守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太多,而且分布在西宁市区的各个角落,他们四个根本就忙不过来。马元就在抖音平台上发了一个召集令,让他始料未及而又欣喜不已的是,这条视频引来了上百个“爱心”。一个有一个不同行业的司机加入了车队,到十一月一日,这个车队已有了一百多辆车,而且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为了更好地管理团队,也为了让爱心车友们做好防护,更安全地接送防疫人员,爱心车队按照区域划分为10个小分队,并分选了10个小组长。大家还采购了防护服、酒精、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消毒湿巾等防疫和消杀物资。马晓倩也在第一时间通过线上教学,教大家如何穿防护服,叮嘱大家每接送一趟,就要对车辆进行消杀。“我们24小时待命,24小时为一线防疫人员服务,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西宁加油!青海加油!中国加油!”从马教练到马队长,马元感受最多的就是感动、暖心。11月3日晚,在兴海路清真寺教友群里发生了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新一波疫情在西宁出现以来,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不辞辛苦为广大市民提供着各种服务,连续奋斗在抗疫一线,清真寺民管会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都想为他们尽点自已的绵薄之力。清真寺民管会一班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经商议决定发起一次募捐善款活动,一方面对政府和医护、志愿者表示慰问,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感激之情。这次活动共筹到善款12400多元,民管会经研究向城西区红十字会捐赠二万元整,不足部分由寺管会帐出。三日下午,由马教长和杨会计将善款送到了区红十字协会,受到区政府各部门高度赞扬。这次活动的开展,穆斯林群众展现了自己爱国爱教热情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加强了穆斯林群众之间的团结,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团结。 篇三疫情期间民族团结小故事庚子新春,可是一场灾难突然降临了。它犹如一头巨象,疯狂地踩踏人类,脆弱的人类在它面前就是一群蝼蚁,时刻都有可能命悬一线。它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新型冠状病毒。武汉告急!湖北告急!浙江告急!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传出,很快就如同一阵可怕的飓风,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各地都开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