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蓉江新区和谐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赣州蓉江新区和谐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赣州蓉江新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印发《赣州蓉江新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达标创优工作落实推进方案》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以广大师生为主体,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精品文化为目标,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创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 二、工作目标 通过扎实工作,规范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领域,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引领校园文化创新,努力建设遵循教育规律、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彰显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为中心,努力建设内容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既充满生机活力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积极争创赣州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三、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成立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管理、协调文化建设工作。 组  长:石霞 副组长:魏京凤    成  员:魏冰华、冯照兰、安岩、徐志文、丁祝华 (二)坚持统一部署、全员参与、全面落实。 (三)加大投入,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常需要。 (四)整体规划:本着“追求品味,着眼实用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搞好校园、班级美化,做到图文结合,使校园和班级成为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育人乐园。具体规划如下: 1.优化建筑整体布置。将校园建筑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把学校的特色文化内核借助建筑固有元素表达出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学校的外墙的布置,坚持规划优先、美观有序的原则,在墙壁上悬挂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楼内走廊、墙壁等内部环境分层分主题进行布置,在教室和图书馆(室)、党员活动室和少先队活动室等张贴各种规章制度、各种标语各种设施等布置的规范、整洁、有序、美观,教室正前方黑板上方张贴规范尺寸的国旗标识。校园的宣传栏里张贴着宣传办学成果、师生风采、法治安全、文明礼仪以及其他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内容,并定期更换。 2.优化校园景观设计。学校大门的东侧种植松树,校园内种植牡丹、芍药、月季等园地。在校园四周,在楼前楼后,道路两侧,进一步优化各种绿化带,各种花草树木。使校园的园、林、路等达到了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3.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班教室内的北墙上张贴《文明校园六个好》教室内的南面墙壁上,张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墙上张贴《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建立起《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践行教育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学习、牢记、践行《守则》,促进学生道德认知与道 德行动的统一。 4.积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国旗下讲话、大阅读活动、讲故事比赛、读书征文、经典诵读等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穿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学校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通过墙报、手抄报、绘画比赛、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5、积极举行节日、纪念日活动。开展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节日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手抄报等增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通过组织植树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教师节和国庆节等国家重大节庆日活动的征文、手抄报等,使学生既能感受到节日氛围,又能接受深刻教育。通过组织学雷锋活动、清明节扫墓,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纪念日活动,融入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宣传红色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报效祖国的精神。重视世界地球日、中国航海日、国际禁毒日、 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各类主题教育日活动,结合主题发生的地点、时间、意义等,精心组织,保证活动效果。 6.积极开展仪式教育活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要求,组织好升国旗仪式和入队仪式。定期组织主题班队会。每次活动要明确仪式目的,作出具体活动方案。组织策划好新生入学、老生毕业仪式。 7.积极组织特色校园节(会)。要以“十个一” 项目行动计划为载体,精心设计体现学校特点的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和运动会。科技节鼓励中小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未知,动手动脑,将科研意识和探索能力转化为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艺术节突出学生的艺术素养成果,鼓励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参加,逐渐形成各校学生艺术活动的特色和传统。读书节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营造“读书好、读好书” 的氛围。运动会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努力拼搏、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营造阳光、健康、活泼的氛围。 8.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加强校风建设,设计体现学校特点、彰显学校教育理念的校徽、校歌、校规,以及校训、校报、校网、红领巾广播等,并在建筑外墙醒目的位置呈现出来,形成引领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有效阵地精心设计,教室的布置要兼顾共性与个性,创设不同的风格与追求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训、班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体现班级特色,让教室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鼓励各班级根据本班特点,师生共同制订目标、班训、文明公约,纪律、安全、卫生等管理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以良好的班级纪律为保证,确保目标和计划的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设计,让这一过程形成凝聚人心的过程,形成团结、和谐、奋进的班集体。加强教风建设,扎实开展师德教育,制定完善师德规范,严格师德管理,通过评选师德标兵等活动,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加强学风建设,使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做到尊师重教、学以致用、勤学好问。 9.管好用好校园网络。利用学校的电子屏,积极进行各类宣传,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用好微信群,积极调动学生、家长参与网络交流互动。精心做好微信公众号,不断增强公众号的吸引力,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倡导教职工和家长、学生关注教体局和所在学校公众号。加强“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建设、管理和运用,坚决杜绝各类商业广告活动进入学校。 10.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各种制度要突出对师生的尊重和关怀,让制度的刚性和文化的柔性相结合,更好地体现学校精神。要重视校规校纪的制定,在遵循《守则》的前提下,多引导家长、学生积极参与,多用鼓励性语言,充分体现友善、平等、和谐。 要科学制定完善教学、科研、学生、资产、财务、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规范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为师生营造有序、高效的管理环境。 11.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全方位目标考核的内容,作为专项工作给予奖惩。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凡学校验收达到规定要求的班级,学校给予表彰、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凡不思进取,裹足不前,单项检查达不到要求的班级,学校给予批评。通过采取定期检查、评价、奖惩等措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总之,我校将立足学校实际,积极建设各类文化设施,组织各项文化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地完善人格,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更好地发挥校园的文明传承功能和文化创新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