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与现场急救技术课件

举报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临床部分)体格检查注意事项职业素质:医德医风 体现医患沟通 体现对患者的关心 着装整齐,仪表端庄检查者站在患者右侧动手操作体格检查基本方法望:全身一般状态:年龄、营养、意识、面 容、表情、体位、姿势、步态,局部视诊:皮肤、粘膜、五官、头颈、胸廓、腹形、肌肉、骨骼、关节等触:腹部检查、包块位置、大小、轮廓、表面性质、硬度、移动度等。浅部触诊、深部触诊(深部滑行触诊、双手触诊、深压触诊、冲击触诊法叩:直接叩诊法、间接叩诊法 叩诊音:清音、浊音、鼓音、实音、过清音听:呼吸音、啰音、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一、全身状况检查1、生命体征 2、发育体型 3、营养状态 生命体征 体温测量正常值口温 36.337.2C腋温 3637C肛温 36.537.7C生命体征血压测量方法法 测量前安静休息5分钟,肘部与心脏同一水平,气袖下缘距肘窝23cm,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上,向袖带内充气,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双眼平视水银柱,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第一声为收缩压,声音变低或消失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级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生命体征血压正常值、高血压的分级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I级高血压 140-159 90-99 II级高血压 160-179 100-109 III级高血压 180 110 低血压 90 60全身状况检查 发育体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体重/身高平方,正常值21-24)腰围正常值:男 身高(cm)2-11(cm),女 身高(cm)2-14(cm),5%为正常范围.(仅供参考)全身状况检查 营养状态皮下脂肪 皮褶厚度测量:肱三头肌、腹部、肩胛下区 皮肤弹性毛发肌肉二、浅表淋巴结检查浅表淋巴结检查头颈部淋巴结 耳前淋巴结 位于耳屏前方 耳后淋巴结 位于乳突表面 颏下淋巴结 位于颏下三角内 颌下淋巴结 位于下颌角内侧 颈前淋巴结 位于胸锁乳突肌表面及下颌角处 颈后淋巴结 位于斜方肌前缘 锁骨上淋巴结 位于锁骨与胸锁乳突肌夹角处 枕后淋巴结 位于斜方肌起点与乳突之间浅表淋巴结检查头颈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检查上肢淋巴结腋窝淋巴结 外侧群、胸肌群、肩胛下群、中央群、腋尖群滑车上淋巴结 位于上臂内侧,内上髁上方3-4cm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之间浅表淋巴结检查上肢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下肢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上群 平行腹股沟韧带下群 纵行腘窝淋巴结检查内容 大小(正常淋巴结在0.20.5cm)形态 数目 硬度 活动度 光滑 有无红肿、压痛、瘘管等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 被检查部位充分放松 滑动触诊 由浅入深 左手检查患者右侧,右侧检查患者左侧 双侧对比三、颈部检查颈部检查颈部血管颈静脉:检查有无充盈、异常搏动。正常平卧时可稍见充盈,不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2/3。颈动脉:剧烈活动后可见。听诊颈部血管:有无杂音颈部检查甲状腺颈部检查甲状腺甲状腺峡部触诊 由胸骨上切迹向上触诊,配合吞咽动作。甲状腺侧叶触诊 前方触诊法:一手拇指施压于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颈部检查甲状腺颈部检查甲状腺颈部检查甲状腺I度:仅能触及但不能看到肿大II度:看到并触及肿大且在胸锁乳突肌以内III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颈部检查甲状腺 触及肿大时,用钟型听诊器直接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听诊。头部检查眼:眼睑、结膜、巩膜、眼球、角膜、瞳孔(正常34mm)耳:耳廓、外耳道、中耳、乳突、听力鼻:外形、鼻中隔、鼻出血、分泌物、鼻窦口:口唇、粘膜、牙齿、牙龈、舌、咽及扁桃体、口腔异味。四、胸部检查胸部检查胸部体表标志 骨骼标志 胸骨上切迹:位于胸骨柄上方 胸骨柄:胸骨上端呈六角形的骨块 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的连接处向前突起形成的突起 腹上角: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 剑突:胸骨体下端的突出 肋骨 肋间隙:两个肋骨之间的空隙 肩胛骨:脊柱棘突:后正中线的标志,以第七颈椎最为突出 肋脊角:第12肋骨与脊柱形成的夹角胸部检查胸部体表标志垂直线标志 前正中线:通过胸骨正中的垂直线后正中线:沿脊柱正中下行的垂直线锁骨中线:锁骨肩峰端和胸骨端中点的垂直线胸骨线: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胸骨旁线: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中点的垂直线腋前、腋后线:通过腋窝前、后皱襞的垂直线 腋中线:自腋窝顶端于腋前、后线之间的垂直线肩胛线: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的垂直线胸部检查胸部体表标志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腋窝:上肢内侧与胸壁相连的凹陷 胸骨上窝:胸骨柄上部的凹陷 锁骨上窝:锁骨上方的凹陷 锁骨下窝:锁骨下方的凹陷 肩胛上区:肩胛岗以上的区域 肩胛下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12胸椎水平 线之间的区域 肩胛区:肩胛岗以下覆盖肩胛骨的区域 肩胛间区:两肩胛骨之间的区域。胸部检查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胸骨角胸部检查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肩胛下角胸部检查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胸部检查胸部视诊 胸廓形状(对称,有无畸型)皮肤呼吸运动 男性和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呼吸频率:12-20次/分 节律、强度胸部检查胸部触诊胸廓扩张度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膜增厚和肺不张等可致一侧活动受限语音震颤减弱:肺气肿、支气管阻塞、如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增强:肺实变如炎症浸润、靠近胸膜的巨大空洞。胸膜摩擦感(触诊部位在呼吸运动最强处)急性胸膜炎胸部检查胸廓扩张度胸部检查触诊语颤胸部检查触诊语颤胸部检查叩诊a、肺上界:斜方肌中点开始向两侧叩,清音转浊音,叩出内外侧(肺尖宽度正常5cm)b、肺下界:第二肋骨从上住下叩(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分别 为6、8、10肋间)c、肺下界移动度:于肩胛线先叩出肺下界,嘱患者深吸气屏气,叩出肺下界最低点,深呼气屏气叩出肺下界最高点,最高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正常6-8cm)胸部检查肺下界移动度胸部检查肺部叩诊音 正常肺组织 清音 肺气肿 过清音 肺实变 浊音 大量胸腔积液 实音 气胸 鼓音 胸部检查正常胸部叩诊音胸部检查肺部听诊(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空气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吸气呼气)肺泡呼吸音(正常肺野,吸气呼气)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吸气呼气)胸部检查肺部听诊(异常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增强:运动、发热、代谢亢进、一侧肺部病变健侧代偿性增强减弱:胸廓活动受限、呼吸肌病变如肌无力、膈肌瘫痪、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积气、腹部疾病)呼气音延长:下呼吸道部分阻塞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呼吸音粗糙:炎症、水肿胸部检查肺部听诊(异常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即正常肺泡呼吸音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见于肺实变、大空腔、压迫性肺不张如支气管肺炎、肺结核、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胸部检查肺部听诊(啰音)湿啰音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粗湿啰音(大水泡音):多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脓肿空洞、痰无法排出中湿啰音(大水泡音):发生于中等大小支气管,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 细湿啰音(小水泡音):多发生于小支气管,见于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瘀血、肺梗死等捻发音:多发生于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吸气未期,见于肺炎早期、肺泡肺炎等胸部检查肺部听诊(啰音)干啰音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和心源性哮喘高调干啰音(或哨笛音)低调干啰音(或鼾音)胸部检查肺部听诊(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语音共振减弱见于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肺气肿等增强见于肺实变胸膜摩擦音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胸廓 呼吸运动 气管 语颤 叩诊 呼吸音 罗音 语音共振大叶肺炎 对称 患侧减弱 居中 患侧增强 浊音 支气管 湿 增强 呼吸音肺气肿 桶状 双侧减弱 居中 双侧减弱 过清 减弱 无 减弱哮喘 对称 双侧减弱 居中 双侧减弱 过清 减弱 干 减弱肺水肿 对称 双侧减弱 居中 正常/减弱 浊音 减弱 湿 正常/减弱肺不张 患侧平坦 患侧减弱 患侧移 患侧 减弱 浊音 减弱/消失 无 减弱/消失胸腔积液 患侧饱满 患侧减弱 健侧移 减弱/消失 实音 减弱/消失 无 减弱气胸 饱满 减弱/消失 健侧移 减弱/消失 鼓音 减弱/消失 无 减弱/消夫五、心脏检查心脏检查心脏正面观心脏检查心脏血流体循环左心室(经主动脉瓣)主动脉全身动脉系统组织毛细血管(气体交换)静脉系统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经肺动脉瓣)肺动脉肺组织肺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静脉左心房心脏检查心脏视诊胸廓畸型:心前区隆起(多见于先心病或儿童期心脏病变)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型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cm,直径范围2-2.5cm)增强:、运动后、高热、严重贫血、甲亢、减弱: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变、肺部疾病心前区搏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右室肥厚)剑突下搏动(右室肥厚、腹主A瘤)心底部搏动(肺A办区、主A办区)心脏检查心脏视诊患者取卧位,充分暴露胸部。检查者视线与胸廓平行,便于观察心前区搏动和胸廓注意有无心前区隆起或凹陷心尖搏动注意描述位置、强度搏动范围有无异常搏动、异位搏动心脏检查心脏触诊a、心尖搏动b、心前区搏动c c、震颤d、心包摩擦感心脏检查叩诊相对浊音 绝对浊音心脏检查心界叩诊左界:首先于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右界: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于每一肋间逐一作出标记。(左锁骨中线至胸骨中线810cm)心脏叩诊心脏叩诊 心脏检查心脏听诊(各瓣膜区位置)二尖瓣区 心尖区肺动脉瓣区 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2区 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 胸骨下端左缘心脏检查心脏听诊心脏瓣膜区及听诊顺序 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主动脉瓣二区、三尖瓣听诊内容 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心脏检查心脏听诊早搏房颤 强弱不一 心律绝对不规则 脉搏短拙心脏检查心脏听诊(心音)第一心音:心室收缩,二、三尖瓣突然关闭第二心音:心室舒张,主动脉办、肺动脉办突然关闭第三心音:心室舒张早期,血流自心房冲击室壁、腱索、乳头肌第四心音:心室舒张未期,心房收缩使房室瓣及相关结构突然紧张、振动。心脏检查听诊(心音)第一心音增强:甲亢、贫血、发热、二尖瓣狭窄第一心音减弱: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 全、心肌病变、心力衰竭第二心音增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肺心病第二心音减弱:低血压、主动脉、肺动脉瓣狭窄第一心音分裂:完全性右束枝传导阻滞第二心音分裂: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关闭延迟)心脏检查心脏听诊(杂音)1、血流加速:发热、甲亢、运动后、贫血2、异常通道: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3、瓣膜病变:狭窄及关闭不全4、异常结构:乳头肌、腱索断裂残端漂浮心脏检查心脏杂音听诊要点杂音描述:时相 部位 性质 强度 传导 改变体位影响杂音分级1、很弱,难以听见、易忽略2、轻度,需仔细听才能听见3、中度,明显的杂音4、中度,明显的杂音伴震颤5、响亮,明显震颤6、响亮,稍离开胸壁都能听见,伴明显震颤六、腹部检查腹部检查腹部体表标志腹部检查腹部分区 (九分法)右上腹:肝右叶、胆、结肠肝曲、右肾、肾上腺右侧腹:升结肠、空肠、右肾右下腹:盲肠、阑尾、回肠下端、男女右侧生殖器上腹部:胃、12指肠、胰、横结肠、腹主A、大网膜中腹部:12指肠、空肠、回肠、腹主A、大网膜下腹部:回肠、乙状结肠、输尿管、膀胱、子宫左上腹:脾、胃、结肠脾曲、胰尾、左肾、肾上腺左侧腹:降结肠、空肠、回肠、左肾左下腹:乙状结肠、男、女性生殖器官腹部检查腹部视诊 腹部外形腹部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据走向判断门静脉或上、下腔静脉阻塞)胃肠型及肠蠕动波皮肤、色素、疝、瘢痕腹部检查腹部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肿块触诊要点:1、注意体位(腹肌放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