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綦江区卫生健康事业单位面向全区选聘 强化练习题(带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下载须知:本试题主要涉及行测知识类,供100个单选题+答案解析】 1、单选题行政决策与其他决策相比,其特点是_____。 A: 具有狭隘性 B: 以营利为目的 C: 以国家权力为后盾 D: 无强制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行使政府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依法拟定并抉择或选择方案的过程。以国家权力为后盾是行政决策与其他决策的重要区别。 第1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2、单选题我国倡导并奉行的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是_____。 A: 互不侵犯 B: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C: 互不干涉 D: 平等互利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领导人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根据中国当时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外关系指导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本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核心和基础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第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3、单选题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却不是唯一的渠道。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学习也很重要。没有一个科学家的知识是完全从学校学来的,也没有一个科学家的知识完全是从 书本学来的。上述材料所要说明的主旨是_____。 A: 学习书本知识和参加实践是获得认识的两个来源 B: 人们通过亲自实践而总结出的经验真实可靠,而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 C: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去获取知识,而且也没有必要那样做 D: 我们既要不断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地通过实践丰富自己的知识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D。解析:文段阐述了学习知识的两种途径一学习书本知识和实践,其中前者是主途径,固然重 要,但后者也不容忽视。由此可看出材料的主旨是强调两方面都要重视,不可偏废,D项的“既……又……”恰当 地体现了这层含义,故正确答案为D。 第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4、单选题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_____。 A: 配偶 B: 兄弟姐妹 C: 子女 D: 父母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B。解析:《继承法》第10条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因此,答案为B。 第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5、单选题根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_____。 A: 依法治国 B: 公平正义 C: 执法为民 D: 服务大局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解析】公平正义,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共同的、不懈的向往和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殷切期待。故选B。 第5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6、单选题京剧作为综合性艺术,最贴切的概括是_____。 A: 生、旦、净、丑 B: 说、学、逗、唱 C: 唱、念、做、打 D: 吹、拉、弹、唱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故本题答案选C。 第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7、判断题行政解释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对有关法律、法规如何具体应用问题所做的解释。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B[解析]行政解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对有关法律、法规如何具体应用问题所做的解释。它有两种情况:第一,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如何具体应用问题所做的解释。这种解释,实践中一般体现在国务院及其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法律的实施细则中。第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对地方性法规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所做的解释。这种解释仅在所辖地区内发生效力。 第7题所属考点-《行政法》 8、单选题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_____。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解析]华兹华斯于1789年和柯勒律治合作发表了《抒情歌谣集》,于1798年出版。《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两年后再版,华兹华斯加了一个长序,在这篇序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 第8题所属考点-《人文历史》 9、单选题下面6个句子(段落)的最佳顺序是_____。①面对这种现状,作者要深思,更要坚守,社会阅读风气的变化不应该成为写作的唯一风向标②从这一点讲,文学是“虚”的艺术,这“虚”不是指形式,而是指文学应具有的状态与品质③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源于榜单上文学书籍的缺位,人们的阅读十分实用和功利,以至于大量的纯文学作品被忽略甚至遗忘④虽然文学作品最终会以现实的媒介展现出来,并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文学的价值更多的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熏陶、激励或者引领⑤因此,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标准,并且坚守着这块高地⑥“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说文学作品表现生活但不照搬生活,应该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A: ④⑥②①③⑤ B: ④⑥③①②⑤ C: ⑥②④③①⑤ D: ⑥②①④③⑤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①句中的“这种现状”指的是③句的“大量纯文学作品被忽略甚至遗忘”,故两句顺序为③①,排除A、D。②句以“从这一点讲,文学是‘虚’的艺术”开头,其前句应有关于文学“虚”的特点的阐述,①句强调作者的坚守,明显与②无法衔接,排除B。本题选C。 第9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0、单选题“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写下的名曲之一,在贝多芬众多的交响曲中也称_____。 A: 第三交响曲 B: 第五交响曲 C: 第六交响曲 D: 第九交响曲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C小调第五交响曲,又名命运交响曲,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805年末至1808年初。故本题答案选B。 第10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1、判断题所有的行政许可均在全国范围内有效。_____ 参考答案: 错误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错误(否)答案解释:B解析:《行政许可法》第41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其适用范围没有地域限制的,申请人取得的行政许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行政许可均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故本题判断错误。 第11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2、单选题假定“如果你到中国旅游,就要登长城”为真,可以推出_____。 A: 只有来中国旅游,才能登长城 B: 所有来中国旅游的人都要登长城 C: 有些来中国旅游的人不登长城 D: 如果要登长城,就要来中国旅游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到中国旅游—要登长城。A项混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错误;B项 肯定前件可以肯定后件,正确;C项是B项的矛盾命题,错误;D项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错误。故答案选B。 第12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3、单选题公文的作者是_____。 A: 签发人 B: 审核人 C: 发文机关 D: 撰写人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公文作者,又称发文机关,是制发公文并对其负全责的机关的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故本 题答案选C。 第13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4、单选题关于我国的外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是印度 B: 外事交往时,在最隆重的场合,我国男同志一般着深色西装 C: 目前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有170多个 D: 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是陈毅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C【解析】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在最隆重的场合,我国男同志一般着深色中山装;1955年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亚非会议,使会议通过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是周恩来。 第14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5、单选题邓小平关于判别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最终形成于_____ A: 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时期 B: 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C: 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中 D: 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参考答案 第15题所属考点-《邓论和三个代表》 16、单选题根据文件形成和使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可将公文分为_____。 A: 对外公文内部公文 B: 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 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 D: 呈报性公文公布性公文商洽性公文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B。解析: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第16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7、单选题下列行为属于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是_____。 A: 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 物价部门核准公用交通价格 C: 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 D: 工商部门给新办企业发放营业执照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B、D两项是行政手段的表现,C项是法律手段的表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常用的手段。国家还可以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A选项中国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有利于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属于经济手段中的经济杠杆。故本题答案选A。 第17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8、单选题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体现了_____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观点 B: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C: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D: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D【解析】D【解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间的协调发展,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其他答案显然与题意不符。 第18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 19、单选题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索要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_____ A: 合同之债 B: 不当得利之债 C: 无因管理之债 D: 单方民事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