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精讲+高效备课】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精研课件(部编版)

举报
资源描述
你挑着担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我牵着马,迎来日出迎来日出,送走晚霞,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西游记主题曲西游记主题曲 跳读和精跳读和精跳读和精跳读和精读读读读西游记西游记1.把握小说故事情节。2.分析人物性格和归纳小说主题思想。3.学习“精读”和“跳读”的读书方法。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奇书之一四大奇书之一神魔小说代表作神魔小说代表作1、这是一部小说。2、这部小说写于明朝。3、它的作者是吴承恩。4、它是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5、这本小说属于章回体小说,全书共100回。6、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主要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经典故事猪八戒背媳妇经典故事经典故事大战流沙河经典故事经典故事经典故事真假美猴王经典故事 吴承恩,明朝人,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今江苏淮安人。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但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做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贫老以终。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明朝中期的社会开始衰败,统治者不理朝政,财政拮据,赋役繁重,民不聊生,古老的帝国一步步失去生机,作者针对当时的黑暗现实与矛盾,借助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写出了这部长篇小说。写作背景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1300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带领一个弟子离开京城长安,前往天竺(今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地区和国家。玄奘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获得了极高的赞誉。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历经17年,带回佛经657部,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万里长征。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文体知识章回体1、少则十几回、几十回,多则百馀回。每回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标目,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如三国演义第一回正文前标有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每回末有如何,且看下文分解,如三国演义第一回本结尾欲知董卓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2、一回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段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承上启下。3、这类小说段落整齐,叙事清楚,符合民众的欣赏习惯,便於读者间歇阅读,故其形式为明、清两代长篇小说所普遍采用。本书主要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战胜各路妖魔鬼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童话色彩浓郁,情节曲折离奇,语言幽默、优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全书共100回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浪漫主义神魔古典章回体小说,共一百回。主体部分的取经故事包括41个小故事,几乎都可独立成篇。整部西游记可以说是许多短篇小说的连缀与组合,属“短篇短篇”的线性结构。主要内容从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从第一回到第七回,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第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第三,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唐僧西行,路遇八十一难,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安达西天,取得真经;第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主要内容全书结构走进小说走进小说 1.孙悟空的美猴王称呼的由来。东胜神洲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因为机智勇敢,本领高强,率先为众猴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好去处水帘洞,被尊称为“美猴王”。2.孙悟空这一称呼的由来。石猴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祖师因为他是猴子(猢狲),为他取姓为孙,法名为“悟空”,得名孙悟空。3.悟空为躲哪三灾,求师父传他什么方法?悟空首次在众师兄面前变成了什么?悟空腾云的名字叫什么?雷灾,火灾,风灾七十二变化松树筋斗云4.孙悟空向谁借来金箍棒?金箍棒重多少?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又叫做什么?它神在哪里?东海龙王;一万三千五百斤;定海神针;能变大变粗,又能变小变细如绣花针藏在耳朵里;5.孙悟空到天宫后被封了什么官,他不满意这个官职后回到花果山,自己取了个什么封号?弼马温;齐天大圣6.玉帝知道孙悟空打出御马监走出天门去后,又派哪两位天兵去擒拿孙悟空?这两位天兵擒拿到孙悟空了吗?托塔李天王和三太子哪吒7.谁劝玉帝给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官衔?太白金星8.如何看待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件事,小说作者想通过这件事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通过桀骜不驯、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大闹天庭的故事,热情赞美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和英雄主义,辛辣地嘲讽了貌似威严、实则无能的天宫玉帝及诸神,深刻地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9.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孙悟空:(1)动物性(猴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2)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3)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猪八戒:(1)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具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2)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3)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喊“散伙”等。10.在车迟国,悟空与三位大仙(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进行了哪几场比赛?结果如何?(情节概述)首先是比赛求雨(虎力);其次是比赛让真龙显身(虎力);再次是比赛坐禅(虎力),隔板猜物(鹿力);然后比赛砍头(虎力)、剖腹(鹿力)和下油锅(羊力)。结果由于悟空机智更胜一筹,又有神灵相助,取得了全胜,并将三位大仙一一处死。11.孙悟空为何要和红孩儿大战一场?红孩儿的结局如何?因为红孩儿掳走了唐僧,孙悟空说起当年与牛魔王结拜,希望能套个人情,红孩儿不肯,惹得猴王兴起,于是大战一场。最后红孩儿成为观音座下的善财童子。12.三调芭蕉扇中的火焰山是怎样形成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擒后,被关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面炼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孙悟空出来踢翻了八卦炉,有几块砖掉到人间,砖内有余火,就形成了火焰山。13.芭蕉扇有什么作用?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14.联系相关情节概述“行者”称呼“罗刹”为“嫂嫂”的原因。铁扇公主是牛魔王的妻子,孙悟空在花果山当齐天大圣时候和牛魔王是结拜兄弟,所以叫牛魔王妻子为嫂嫂。15.铁扇公主为什么不肯借扇子给悟空?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纵风将唐僧掳入火云洞。悟空抵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观音收服了红孩儿,观音让红孩儿做善财童子,铁扇公主心生恨意。16.牛魔王为何恨悟空?害子之恨: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同铁扇公主)欺妻灭妾之恨: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牛魔王的妻子铁扇公主的肚里,逼她借扇;打骂牛魔王的妾玉面公主“一调”逼铁扇公主因红孩儿被降伏,恼恨地扇走了悟空。悟空在灵吉菩萨处得到定风丹后,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借来假扇,火越扇越大;“二调”骗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取了真扇,又被牛魔王变成八戒骗回;“三调”打八戒相助,孙悟空请来托塔李天王和天兵天将等,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熄灭火焰山的火17.孙行者怎样三调芭蕉扇?18.请结合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分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悟空化作虫子飞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运用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悟空和铁扇公主的对话生动贴切,塑造了鲜明的悟空形象,突出他聪明机智、本领高强又爱憎分明的特点。孙悟空化作虫子先飞出来,后来钉在芭蕉扇上等行为可以看出其情节充满喜剧色彩和诙谐的气氛。19.比丘国救婴儿故事中说“慈善反招凶”,联系具体情节,说说唐僧师徒做了什么善事?又招来什么祸事?国王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做药引子医病,下令各家将小孩儿按时上交。幸得唐僧师徒路过,孙悟空施法救了众孩童。国王又听信白鹿精之言,要挖唐僧心肝。20.结合比丘国救婴儿故事内容分析全书的一个艺术特色。西游记是梦幻与现实相结合的经典作品,常常借神魔世界的事情曲折反映现实,选文中昏唐无道的国君、无能的朝臣都影射了当时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社会。赏析赏析人物人物孙悟空孙悟空称谓及由来 1.石猴:由仙石所化,故名。2.美猴王:到花果山后,寻得水帘洞,被众猴拜为大王,称美猴王。3.孙悟空:菩提祖师为其所取之名。4.弼马温:被玉帝召上天,封为弼马温。5.齐天大圣:因嫌弼马温官职太小,返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6.孙行者:唐僧收其为徒,赐名行者。7.斗战圣佛: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孙悟空 孙悟空:唐朝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老祖为师,有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之称,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与如来佛祖斗法,终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出生出生石猴称呼称呼美猴王孙悟空齐天大圣弼马温孙行者大师兄斗战胜佛人物技能筋斗云七十二变火眼金睛师师傅傅菩提老祖唐僧武器如意金箍棒事迹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车迟国斗法 性格: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性情急躁、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精彩情节:大闹天宫(最能体现他的反抗精神)、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等。唐唐 僧僧称谓及由来 1.江流:因其随江漂至金山寺,故金山寺长老为其取乳名江流。2.玄奘:其在金山寺削发修行时的法名。3.唐僧:唐太宗封其为御弟圣僧,指唐为姓,故名唐僧。4.唐三藏:唐太宗为其取法号为三藏,故称唐三藏。5.旃檀(zhntn)功德佛:取经成功,如来封其为旃檀功德佛。唐僧 唐僧: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袈裟、九环锡杖。前世:如来佛二弟子金蝉子今生:新科状元陈光蕊和殷温娇的儿子 称呼:江流儿玄奘三藏(太宗赐号)旃檀功德佛zhntn宝物:九环锡杖、锦襕袈裟(观世音菩萨所赠)性格:举止文雅、性情和善、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信念坚定;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忠奸不分、固执。精彩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真假唐僧、女儿国遇难等。猪八戒猪八戒称谓及由来1.天蓬元帅: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2.猪刚鬣(li):以相貌为姓,叫猪刚鬣。3.猪悟能:观音为其所取法名。4.猪八戒:因他说断了五荤三厌,故唐僧为其取名八戒。5.净坛使者: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如来封其为净坛使者。猪八戒 猪八戒: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来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到人间投胎,却又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他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使用的兵器是九齿钉钯。唐僧西去取经路过云栈洞,猪八戒被孙悟空收服,从此成为孙悟空的好帮手,一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猪八戒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力气大,但又好吃懒做,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难分敌我。他对师兄的话言听计从,对师父忠心耿耿,为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是个被人们喜爱同情的喜剧人物。取经后被封为“净坛使者”。身份:原天蓬元帅,二师兄法号:悟能、八戒兵器:九齿钉耙(神器)本领:(天变术)三十六变、善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