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公司并购战略_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公司并购战略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公司 并购战略 xxx投资管理公司 目录 一、 项目简介 3 二、 产业环境分析 6 三、 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面临的机遇 7 四、 必要性分析 8 五、 战略联盟的主要动因 8 六、 合作战略的管理 11 七、 全球经济 13 八、 技术的变革 15 九、 战略管理的过程 19 十、 战略管理的层次 25 十一、 进入模式的动态 28 十二、 特许经营 30 十三、 阻碍并购成功的因素 31 十四、 有效的收购 41 十五、 法人治理 43 SWOT分析 56 (一)优势分析(S) 56 1、自主研发优势 56 公司在各个细分领域深入研究的同时,通过整合各平台优势,构建全产品系列,并不断进行产品结构升级,顺应行业一体化、集成创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多年积累,公司产品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56 一、 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x投资管理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待定),占地面积约77.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51333.00㎡(折合约77.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81518.01㎡。其中:主体工程53576.76㎡,仓储工程18310.48㎡,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7487.10㎡,公共工程2143.67㎡。 (四)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长期的技术积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已具备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条件,并已获得了下游客户的普遍认可,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家政策支持国内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规范产业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助推下,本产业已成为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伴随着提质增效等长效机制政策的引导,本产业将进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项目产品亦随之快速升级发展。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3932.1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745.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5.87%;建设期利息337.7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0%;流动资金7849.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13%。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5745.25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2407.5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622.73万元,预备费714.96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743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0899.68万元,纳税总额6380.60万元,净利润9800.0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77%,财务净现值9190.35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57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51333.00 约77.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81518.01 容积率1.59 1.2 基底面积 ㎡ 29773.14 建筑系数58.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24.59 2 总投资 万元 33932.19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5745.25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22407.56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622.73 2.1.3 预备费 万元 714.96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337.71 2.3 流动资金 万元 7849.23 3 资金筹措 万元 33932.19 3.1 自筹资金 万元 20148.17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3784.02 4 营业收入 万元 743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60899.68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3066.68 "" 7 净利润 万元 9800.01 "" 8 所得税 万元 3266.67 "" 9 增值税 万元 2780.29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333.64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6380.60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1670.19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8377.87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57 含建设期12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1.77%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9190.35 所得税后 二、 产业环境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展望“十三五”,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存在诸多风险挑战。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发达国家加快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其他发展中国家竞相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国产业发展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作为传统重工业城市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同时,随着全球产业升级调整出现新趋势,新科学、新技术不断进步,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后发优势,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对外合作提供新机遇。 从国内形势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拥有的传统要素优势逐步减弱,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接替产业培育还需要较长的过程。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倒逼必须激发内生动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转变发展方式。 三、 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面临的机遇 (一)产业政策支持 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与先导产业同时受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锂离子电池属于新能源产业,面对日益紧迫的环保压力,各国均积极推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此外,德国、法国、英国等主要欧洲国家也纷纷加码电动汽车,通过加大补贴力度,同时辅以减税、鼓励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大力推进电动化进程。欧盟还相应出台了强制性的碳排放控制政策,规定到2021年/2025年/2030年,碳排放量分别需低于95g/km、81g/km以及59g/km。 (二)下游应用场景潜力巨大 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的下游应用仍在不断丰富中。在动力电池应用领域,随着锂离子电池成本进一步降低和行业标准的提升,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此外,电动自行车以及低速电动车也将越来越多地使用锂离子电池替代传统的铅酸电池;在消费电池应用领域,5G技术的成熟及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将催生智能移动设备的更新换代需求。此外,可穿戴设备、电子烟、无人机、无线蓝牙音箱等新兴电子产品的兴起亦将为消费电池带来新的市场;在储能电池应用领域,电网储能、基站备用电源、家庭光储系统、电动汽车光储式充电站等都有着较大的成长空间。下游应用市场的巨大潜力将促进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的蓬勃发展。 四、 必要性分析 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五、 战略联盟的主要动因 1、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产品技术日益分散化的今天,已经没有哪个企业能够长期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最新技术,企业单纯依靠自己的能力已经很难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为此,大多数企业的对策是尽量采用外部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内外资源的优势相长。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做法是与其他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并将企业的信息网扩大到整个联盟范围。借助与联盟内企业的合作,相互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进程,获取本企业缺乏的信息和知识,并带来不同企业文化的协同创造效应。战略联盟与传统的全球一体化内部生产战略和金字塔式管理组织相比,除了具有更为活跃的创新机制和更经济的创新成本,还能照顾到不同国家、地区、社会团体甚至单个消费者的偏好和差异性,有利于开辟新市场或进入新行业,因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2、获得规模经济的同时分担风险与成本 激烈变动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研究开发提出了如下三点基本要求:不断缩短开发时间、降低研究开发成本、分散研究开发风险。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研究和开发一项新产品、新技术常常要受到自身能力、信息不完全、消费者态度等因素的制约,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而且随着技术的日益复杂化,开发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这些因素决定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很大的投入,具有很高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自然要从技术自给转向技术合作,通过建立战略联盟、扩大信息传递的密度与速度以避免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盲目性和因孤军作战引起的全社会范围内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从而降低风险。与此同时,市场和技术的全球化,提出了在相当大的规模和多个行业进行全球生产,的要求,以实现最大的规模和范围经济,从而能在以单位成本为基础的全球竞争中赢得优势。虽然柔性制造系统可以将新技术运用到小批量生产中,但规模和范围经济的重要性对于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来说仍具有决定意义。建立战略联盟是实现规模经营并产生范围经济效果的重要途径。 3、低成本进入新市场 战略联盟是以低成本克服新市场进入壁垒的有效途径。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摩托罗拉开始进入日本的移动电话市场时,由于日本市场存在大量正式、非正式的贸易壁垒,使得摩托罗拉公司举步维艰。到1987年,它与东芝结盟制造微处理器,并由东芝提供市场营销帮助,此举大大提高了摩托罗拉与日本政府谈判的地位,最终获准进入日本的移动通信市场,成功地克服了日本市场的进入壁垒。1984年,美国的长途电话业解除管制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获得了产品经营的自由,进入了个人电脑市场。IBM采取的反击措施是与AT&T在长途电话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MCI结成联盟,并收购了MCI20%的股份,通过MCI在长途电话行业的低价战略来钳制AT&T。与此类似,日本的几家规模较小汽车公司,马自达、铃木和五十铃在进入美国市场时都采取了与美国汽车企业联营的办法,来克服进入壁垒。 4、挑战“大企业病” 单个企业为了尽可能地控制企业的环境,必然要求致力于企业内部化边界的扩大,这一努力过程不仅伴随巨大的投入成本,为企业的战略转移筑起难以逾越的退出壁垒,甚至将企业引入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而且容易出现组织膨胀带来内耗过大的所谓“大企业病”现象: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加、协调成本上升正使得一些大企业的行政效率向着官僚式的低效率迈进,致使企业决策缓慢,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做出敏锐的反应。而战略联盟的经济性在于企业对自身资源配置机制的战略性革新,不涉及组织的膨胀,因而可以避免带来企业组织的过大及僵化,使企业保持灵活的经营机制并与迅速发展的技术和市场保持同步。与此同时,战略联盟还可避免反垄断法对企业规模过大的制裁。 六、 合作战略的管理 合作战略是公司成长和提高绩效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些战略的管理难度却相当大。由于不同组织具有的有效管理合作战略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将合作战略的管理责任赋予水平更高的管理者和管理团队,可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反过来说,公司具有的成功管理合作战略的能力也是一种竞争优势。 成本最小化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