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仪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范文)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体外诊断仪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体外诊断仪器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xxx投资管理公司 目录 一、 项目简介 4 二、 家族治理模式的产生 8 三、 家族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10 四、 公司治理模式趋同论 14 五、 公司治理模式差异论 20 六、 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23 七、 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生 27 八、 管理层的责任 29 九、 高级管理人员 31 十、 董事长及其职责 34 十一、 董事及其职责 37 十二、 股东大会的召集及议事程序 42 十三、 股东权利及股东(大)会形式 44 十四、 有效内部环境的属性 49 十五、 内部环境如何发挥作用 52 十六、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环境的发展 53 十七、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内部环境的成熟 54 十八、 公司简介 55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56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57 十九、 SWOT分析说明 57 二十、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 68 劳动定员一览表 69 二十一、 项目风险分析 70 二十二、 项目风险对策 73 二十三、 法人治理 75 一、 项目简介 (一)项目单位 项目单位:xxx投资管理公司 (二)项目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占地面积约54.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三)建设规模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6000.00㎡(折合约54.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58520.94㎡。其中:主体工程42830.78㎡,仓储工程5672.27㎡,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5186.69㎡,公共工程4831.20㎡。 (四)项目建设进度 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投资管理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 (五)项目提出的理由 1、符合我国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近年来,我国为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多项发展规划或产业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政策的出台鼓励行业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促进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本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广阔的终端消费市场及逐步升级的消费需求都将促进行业持续增长。 3、公司具备成熟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染整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染整综合服务。 公司通过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建立了一支团结进取的核心管理团队,形成了稳定高效的核心管理架构。公司管理团队对行业的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管理、人才管理等均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及时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对公司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为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建设条件良好 本项目主要基于公司现有研发条件与基础,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要求,通过对研发测试环境的提升改造,形成集科研、开发、检测试验、新产品测试于一体的研发中心,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已落实,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全面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的可行性。 (六)建设投资估算 1、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5488.2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0812.4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1.65%;建设期利息455.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流动资金4220.5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56%。 2、建设投资构成 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0812.41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7998.5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69.35万元,预备费644.51万元。 (七)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财务效益分析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510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40220.55万元,纳税总额5181.06万元,净利润7879.31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2.76%,财务净现值7480.60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74年。 2、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36000.00 约54.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58520.94 容积率1.63 1.2 基底面积 ㎡ 21960.00 建筑系数61.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377.50 2 总投资 万元 25488.23 2.1 建设投资 万元 20812.41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17998.55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169.35 2.1.3 预备费 万元 644.51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55.24 2.3 流动资金 万元 4220.58 3 资金筹措 万元 25488.23 3.1 自筹资金 万元 16197.66 3.2 银行贷款 万元 9290.57 4 营业收入 万元 510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40220.55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0505.74 "" 7 净利润 万元 7879.31 "" 8 所得税 万元 2626.43 "" 9 增值税 万元 2280.92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73.71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5181.06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7457.33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20591.35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5.74 含建设期24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22.76%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7480.60 所得税后 二、 家族治理模式的产生 理论界对于家族企业还没有准确定义。钱德勒定义为:企业创始者及其最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掌管大部分股权,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层管理者主要的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层人员选择方面。哈佛大学教授唐纳利认为,家族企业是指同一家族至少有两代参与这家公司的经营管理,并且两代衔接的结果使公司政策和家族利益与目标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席西民和赵增耀认为,家族企业是以血缘关系为基本纽带,以追求家族利益为首要目标,以实际控制权为基本手段,以亲情第一为首要原则以企业为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形式。家族企业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80%,主要存在于东亚的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区,此模式也称为东亚家族治理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东亚国家相继摆脱了殖民统治,从20世纪50年代起纷纷走上了利用本国企业发展工业化的道路。由于缺乏成熟的资本市场,东亚各国没有经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用于创建和发展企业的资金多是家庭成员内部积累而来。且部分企业发展历史也是由家族企业向公众企业发展的历史,而东亚地区公司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创立的,其发展只有几十年历史,因此以家族控制模式为主是企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这些国家也深受儒学思想影响,儒学在体制上强调中央集权和等级有序;在教化上强调以德治为主;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忠孝一致”,强调家族血亲的力量,以宗为本。这些思想在企业治理中也得到了体现:在企业中注重家庭的凝聚力、家长制和集权统一,重视企业权力在血缘关系中的传播,注重员工的家庭化、亲善化管理,重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以及对长辈的孝顺,强调秩序重于自由。在东亚地区华人占了居民总数的相当部分,例如,在马来西亚约占30%,在泰国约占12%,在越南约占2%。面对西方殖民主义者及土著人的不公正对待,为了保守企业秘密维持企业发展,家族模式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东亚地区的家族治理模式的产生有其经济、历史、文化的必然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援助下,韩国实施了以轻工业替代战略为核心的经济重建工作,私营家族企业进入了创业期。原日本统治时期的公营企业和日本人的私人企业,几乎全部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了企业家、军政人员和其他人员,许多家族企业因此而起家。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外国资本逐步从东南亚国家退出,家族企业有了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通过购并、控股、参股形式,控制了过去被西方资本控制和垒断的行业,企业有了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家族企业经营的产业层次不断提高,在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薪露头角,多元化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许多大型家族企业 开始采用跨国公司战略,经营业务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一时期,随着国内外合资、合作范围的扩大,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多,华人家族企业公开化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家族成员仍然控制企业所有权的情况下,家族企业所有权出现了多元化格局:许多企业的领导权开始向第二代或第三代传递,来自家族外的高级经营管理专门人才开始大量进入企业,并占据了部分高层管理职位。 三、 家族治理模式的主要内容 (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 在韩国和东南亚的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控制企业的所有权或股权表现为五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企业的初始所有权由单一创业者拥有,当创业者退休后,企业的所有权传递给子女,由其子女共同拥有;第二种情况,企业的初始所有权由参与创业的兄弟姐妹或堂兄弟姐妹共同拥有,待企业由创业者的第二代经营时,企业的所有权则由创业者的兄弟姐妹的子女或堂兄弟姐妹的子女共同拥有;第三种情况,企业的所有权由合资创业的具有血缘、姻缘和亲缘的家族成员共同控制,然后顺延传递给创业者第二代或第三代的家庭成员,并由他们共同控制;第四种情况,家族创业者或家族企业与家族外其他创业者或企业共同合资创办企业时,由家族创业者或家族企业控股,当企业股权传递给家族第二代或第三代后,形成由家族成员联合共同控股的局面;第五种情况,一些原来处于封闭状态的家族企业,迫于企业公开化或社会化的压力,把企业的部分股权转让给家族外的其他人或企业,或是把企业进行改造,公开上市,从而形成家族企业产权多元化的格局,但这些股权已经多元化的家族企业的所有权仍由家族成员控制着。上述五种情况中的每一种情况,在韩国和东南亚的家族企业中都大量存在着,而且包括了韩国和东南亚家族企业所有权或股权由家族成员控制的基本概况。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4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地区,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为家族所控制,比例分别为71.5%、67.2%、61.6%、55.4%、66.7%,韩国、菲律宾两个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上市公司中由家族控制的比例略低些但也分别达到了48.4%、44.6%、48.4%。 (二)所有权、控制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 东亚公司的控股家族普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与投资决策,家族控制的董事会在公司中掌握实权,控股股东往往通过控制董事和经营者人选来控制公司,1994年评选出的1000家最大华人企业中,董事长和经理之间有亲属关系的占82%,只有18%的企业雇佣没有亲属关系的职业经理。从表4—1中可以看出,东亚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之比除了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略低于0.8外,我国台湾为0.832,其他国家和地区均为0.85以上,最高的泰国为0.941,说明东亚国家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保持了高度统一。东亚国家和地区平均66.8%的公司由控股股东控制董事和经营者人选,在印度尼西亚和韩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