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智能控制器公司内部控制手册(参考)

举报
资源描述
泓域/空气炸锅智能控制器公司内部控制手册 空气炸锅智能控制器公司 内部控制手册 目录 一、 项目基本情况 3 二、 公司概况 5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6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6 三、 发展与创新阶段 7 四、 学习与借鉴阶段 9 五、 公司治理原则的概念 10 六、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 11 七、 举报人保护制度 17 八、 举报投诉制度 21 九、 信息控制 25 十、 沟通控制 35 十一、 公司治理模式差异论 38 十二、 公司治理模式趋同论 41 十三、 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产生 47 十四、 德日公司治理模式的评价 49 十五、 家族治理模式的评价 51 十六、 家族治理模式的产生 52 十七、 SASNO.55:内部环境的形成 55 十八、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内部环境的成熟 55 十九、 社会责任 57 二十、 发展战略 60 二十一、 项目风险分析 64 二十二、 项目风险对策 66 二十三、 人力资源配置 68 劳动定员一览表 69 二十四、 发展规划分析 70 二十五、 SWOT分析说明 77 一、 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投资人 xx投资管理公司 (二)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 (三)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13.00亩。 (四)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五)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5125.1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039.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82%;建设期利息43.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5%;流动资金1041.9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33%。 (六)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125.1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投资管理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338.52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786.60万元。 (七)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1100.00万元。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9533.30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141.52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4.85%。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42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5105.80万元(产值)。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 8667.00 约13.00亩 1.1 总建筑面积 ㎡ 13143.78 容积率1.52 1.2 基底面积 ㎡ 4940.19 建筑系数57.00%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295.32 2 总投资 万元 5125.12 2.1 建设投资 万元 4039.37 2.1.1 工程费用 万元 3452.50 2.1.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479.28 2.1.3 预备费 万元 107.59 2.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3.77 2.3 流动资金 万元 1041.98 3 资金筹措 万元 5125.12 3.1 自筹资金 万元 3338.52 3.2 银行贷款 万元 1786.60 4 营业收入 万元 11100.00 正常运营年份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9533.30 "" 6 利润总额 万元 1522.03 "" 7 净利润 万元 1141.52 "" 8 所得税 万元 380.51 "" 9 增值税 万元 372.22 "" 10 税金及附加 万元 44.67 "" 11 纳税总额 万元 797.40 "" 12 工业增加值 万元 2786.00 "" 13 盈亏平衡点 万元 5105.80 产值 14 回收期 年 6.42 含建设期12个月 15 财务内部收益率 14.85% 所得税后 16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140.38 所得税后 二、 公司概况 (一)公司基本信息 1、公司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 2、法定代表人:薛xx 3、注册资本:1480万元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 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 6、成立日期:2012-9-23 7、营业期限:2012-9-23至无固定期限 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 (二)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12月 2019年12月 2018年12月 资产总额 2022.99 1618.39 1517.24 负债总额 1193.48 954.78 895.11 股东权益合计 829.51 663.61 622.13 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项目 2020年度 2019年度 2018年度 营业收入 7675.14 6140.11 5756.36 营业利润 1440.47 1152.38 1080.35 利润总额 1203.89 963.11 902.92 净利润 902.92 704.28 650.1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902.92 704.28 650.10 三、 发展与创新阶段 2006年至今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创新发展阶段。随着2002年《SOX法案》的颁布,各国相应出台了有关内部控制的相关政策,我国也不例外。2006年6月,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6年7月15日,由财政部发起成立了全国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2006年7月,为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7年3月,财政部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发布会暨首届内部控制高层论坛,会议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同月,还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相关配套指引的征求意见稿。2010年4月,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包括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相关规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的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经营的效率、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的构成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这些都参照了国际上已颁布的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还规定了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即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配套指引还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执行。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的内容和结构呈现以下特点:内部控制内容范围广泛,不仅包括会计控制也涉及管理控制和风险管理,行业特色比较明显;内部控制结构不尽相同,主要呈现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实务型,直接针对内部控制的实务操纵进行规范,第二种是框架型结构,采用内部控制要素的形式构建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体系,类似于COSO的内部控制框架,第三种是框架与实务结合型,既描述内部控制的框架结构,又描述内部控制的实务操作,两者相结合;在构成要素结构上,基本上都与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结构和要素相同,但具体内容上又存在一些差别。 四、 学习与借鉴阶段 从我国内部控制发展与形成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起步较晚、进展不顺利。我国内部控制建设过程是学习与借鉴的过程,是不断学习国际内部控制先进理念、借鉴国外内部控制成功经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部门主要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机构)、财政部(主管全国会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组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银监会(之前为人民银行)。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会计法》为国家法律之外,其他部门颁布的内部控制法规都具有非常强的行业特色和部门特色。主要表现在:财政部颁布的内部控制法规主要针对全国会计人员和企业(如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内部控制法规主要是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服务;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指引、规则主要是针对证券公司的;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指引主要是针对商业银行的。从2001年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开始,截至2005年12月,我国相关部门正式颁布的关于内部控制的法规与指南汇总。 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规范与实践,主要强调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为会计、审计服务。以《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为例,该规范整个制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控制理念比较落后,只是强制会计控制问题而忽视了管理控制;制订的组织机构不是很完整,主要是财政部和会计界在制订,其他领域参与者很少;控制规范的体系性、完整性比较差。只有11个控制规范,而且也没有相应的实施指南等;时间太长,没有计划性,影响了实施效果;制订程序也比较差,不严密、不科学。 五、 公司治理原则的概念 广义的公司治理原则包括有关公司治理的准则、报告、建议、指导方针和最佳做法等,它通过一系列规则建立一套具体的公司治理运作机制,维护投资者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实现公司的有效治理。公司治理原则可以帮助政府对本国公司治理方面的法律、制度和管理机制框架进行评估、改进,也可以为上市公司(甚至是非上市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提供指导、借鉴,还对股票交易所、投资者和其他在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中起作用的机构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公司治理原则不具有强制约束力,其目的不在于制定详细的国家立法,而是为人们提供某种参考。比如政策制定者在审查并制定反映本国特定的经济、社会、法律和文化环境特色的有关公司治理的法律和监管框架时,可以公司治理原则为参考;再如市场参与者,可以参考公司治理原则制定自身的公司治理制度。 公司治理原则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应根据环境的重大变化不断重新对其进行审查。为了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地位,公司必须不断创新并使自己的公司治理状况适应变化了的环境,这样才能使公司不断满足新的需求,抓住新的机遇。同样,政府有义务制定一个有效的规范框架,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使市场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并能对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做出反应。政府和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成本与收益的比例,自己决定是否采纳这些原则。 六、 公司治理原则的内容 针对公司治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早在1999年就出台了公司治理准则,旨在帮助其成员及非成员评估和改善其经济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中国各级监管部门也相应出台了相关指引和要求,包括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2年1月联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