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1. 名词解释管理经济学、无约束最优化、有约束最优化、边际分析法、经济利润、机会成本2. 选择题(1) 研究管理经济学的目的是:A. 解决企业决策问题B. 发现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C. 谋取企业短期赢利最大化D. 揭示价格机制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 用作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的成本概念是:A. 会计成本 B.机会成本 C.固定成本 D.沉没成本(3) 在做管理决策时:A.应尽量使用机会成本 B.必须使用机会成本 C.在能确定机会的地方,最好使用机会成本 D.因机会成本很难确定,不使用也可以(4) 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现有A、B、C三种选择方案,其对应的净收益分别为100万元、 150万元和120万元若选择了 B方案,则机会成本为:A. 0 B. 100万元 C, 120万元 D, 150万元(5) 下面的描述正确的是:A,会计成本总是大于机会成本 B.机会成本总是大于会计成本C.经济利润总是大于会计利润 D.以上都不对(6) 管理经济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A,增量分析法 B.盈亏平衡分析法 C.边际分析法 D.利润贡献分析法3. 问答题(1) 什么是管理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哪里?(2) 为什么边际分析在最优决策过程描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3) 为什么经济利润是企业决策的基础?(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生的根源是什么?作为市场的主体和基本的决策单元,它 必须具备哪些基本特征?4. 计算题(1) 星火煤炭开采公司相信,它可以通过减少矿井里的空气污染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而增 加净收益,它估计安装一套新的机械设备来减少污染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40P式中P代表矿井中1单位的污染减少量。
公司还认为每单位的污染减少量带来的边际收益 (MR)为:MR=1000-10P那么星火煤矿开采公司应该减少的污染量是多少?(2) 假设一家企业接受的任务处于这样的水平:增加一个单位产量,可增加销售收入100 元,但同时增加总成本150元问:此企业应增产还是减产?(3) 大河电子公司有库存的电子芯片5000个,它们是以前按每个2. 50元的价格买进的, 但现在的市场价格为每个5元这些芯片经过加工以后可按每个10元的价格出售,加工所 需的人工和材料费用为每个6元问该公司是否应加工这些芯片?请解释之[答案]1. 名词解释答案略2. 选择题(1) A (2) B (3) B (4) C (5) D (6) C3. 问答题(1) 管理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决策科学的分析工具,使一个企业组织能够在一定的 经济环境中,在面临的各种约束之下,最有效地达到自己既定目标的科学管理经济学与微 观经济学的主要差异体现在目的不同、研究方法不同、假设条件不同2) 边际分析体现向前看的决策思想;边际分析法有助于实现企业决策最优化;边际分析 法可以借助数学工具3) 与会计利润仅指企业的会计账目上反映出来的企业已经实现的经营成果不同,经济利 润是指在企业的会计账目上没有反映出来的企业有可能取得的利润潜力。
会计利润反映企业 的过去,经济利润反映企业的未来,而决策是面向未来的所以,在管理决策中,决策者应 该考虑的是经济利润而不是会计利润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生的根源是节约交易成本作为市场的主体和基本的决策 单元,它必须具备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基本特征4. 计算题(1) 根据MC=MR,计算得P=20o(2) MR
其二者的区别在于B.消费者是否具有购买的能力D.消费者是否具有购买的意愿A.购买行为是否满足供求关系C.消费行为是否满足价值规律(5) 市场需求是B.宏观调控下的需求D.消费者需求的总和A.均衡的产品需求C.与市场供给相抵消后的需求(6) 商品甲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引起了商品乙的需求随之降低,则这两种商品属于A.替代品 B.无关品 C.互补品 D.其他(7) 某一时期,稻米的供给曲线向右平移的原因可能是:C.良好的气候条件D.稻米成本上升A.小麦价格下降 B.稻米价格上升(8) 下列关于保护价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总是低于均衡价格D.导致市场短缺,需要实行配给制A.总是高于均衡价格C.导致市场过剩,需要政府收购3. 问答题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分析它们对需求量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有哪些?分析它们对供给量存在什么样的影响?需求估计有哪些主要的方法?回归分析法估计需求的4个步骤各是什么?请详细说明需求预测有哪几种主要方法?请详细解释如果对企业征税,会使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1)(2)(3)(4)(5)(6)下降,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4. 计算题(1)某窗帘公司所出售的廉价窗帘的需求函数估计如下:Qd=l 200-20P+0.11+0.08 A式中,Qd为对窗帘的需求数量,P为每副窗帘的价格,I为销售地区的人均收入,A为 该公司的广告支出。
所有数据均以月为单位,当前的人均收入和广告支出数量分别为每月 1200元和每月4000元求:① 设I值和A值不变,该公司的窗帘的需求曲线是什么?② 如果该公司希望实现月销售收益的最大化,在上述数据条件下,价格应定为多少? 收益又为多少?(2)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d=1000-20P,供给曲线Qs=20P(单位:件、元),求:① 供求均衡点价格与产量② 如果供给不变,总需求增加10%,求新的需求曲线以及新的均衡价格与产量③ 如果需求不变,总供给下降10%,求新的供给曲线与市场均衡价格与产量3) 假定棉布的需求曲线为:Qd=10-2P,棉布的供给曲线为:Qs=l/2P (Qd、Qs均以万米 为单位,P以元/米为单位)试问:① 棉布的均衡价格是多少?② 棉布的均衡销售量是多少?③ 如果政府规定棉布的最高价格为3元/米,棉布的供求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④ 如政府对棉布征税,税额为每米1元,征税后均衡价格应是多少? 米4)某公司在9个地区投入的广告费和销售量资料如下表:地区123456789广告费Xi8010090120150140110120160销售量Yi150250200240280300240250300试确定广告费与销售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并预测当某地区投入广告费为150万元时,该地区 的销售量为多少?[答案]1. 名词解释答案略2. 选择题(1) A (2) C (3) C (4) B (5) D (6) C (7) A (8) AC3. 问答题(1)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等。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关系;替代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呈正向关 系,互补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呈反向关系;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需求量呈正向关系; 消费者的偏好与商品的需求量呈正向关系2) 影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有商品的价格、生产成本、替代商品的价格等商品的价格与 商品的供给量呈正向关系;生产成本与商品的供给量呈反向关系;替代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 供给量呈正向关系3) 需求估计可以运用市场调查和统计法两种方法市场调查方法用直接方法对需求进行 估计,对消费者直接进行调查,估算某种商品的需求运用统计方法估计需求主要是运用回 归分析法,依据观察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找出拟合这些数据点的最佳拟合曲线, 从而确定需求函数的需求曲线4) 回归分析通常包括四个步骤:①建立理论模型;②收集数据;③选择函数形式;④ 估计和解释结果5) 需求预测主要有时间序列分析、调查和民意测验技术、经济计量模型、投入和产出技 术四种预测方法6) 对如果对企业征税,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减少供给,商品的供给曲线左移 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由于供给减少,趋于供不应求,于是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4. 计算题:(1) ① Qd=1640-20P②销售收益 TR=P • Q=P(1640-20P) „ 令 TR' =0,得 P=41 元,此时 TR=33620 元。
2) ①均衡价格为25元,均衡产量为500件② 新的需求曲线:Q『1100-22P新的均衡价格约为26元,均衡产量约为520件③ 新的供给曲线:QS=18P»新的均衡价格约为26元,均衡产量约为480件3) ①均衡价格为4元② 均衡销售量是2万米③ 需求量为4万米,供给量为1. 5万米⑤ 征税后均衡价格为4. 2元/米4) 回归方程为:Y=41.56+1.7X销售量的预测值为:¥=41.56+1.7X150=296.56 (万元)[练习题]1. 名词解释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生育、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 曲线、边际替代率2. 选择题(1)(2)(3)(4)(5)(6)以下对于无差异曲线的描述,错误的是:A. 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B.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C.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D.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序数效用论者不会运用以下分析工具:A.无差异曲线 B.预算线 C.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总是凸向原点,其原因主要是:A,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B.价格机制 C,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D.均衡理论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C.消费者的偏好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A.消费者的收入C.消费者的偏好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C.边际效用为正D.总效用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B.边际效用为零D,边际效用为负(7)(8)无差异曲线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时,表示两种商品:A.部分替代 B.完全替代 C.完全互补 D.互不相关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者的: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