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移动传输管线工程质量标准

举报
资源描述
温州移动传输管线工程质量标准解诠 温州移动工程建设部管线室 主编:王俊敏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二0—0年二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传输管线工程经过5年多的建设,已引成 庞大的移动基础网络体系。在移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地保证网络质量,提高传 输线路的安全稳定性,消除线路隐患,处理工程遗留问题,已成为当今维护工作中急需解决 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州移动传输管线工程经过五年多来的建设,在省公司网络部及工程中心 的正确指导下,以《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44-89)、 《YD 5025-2005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YD 5043-2005长途通信光缆塑 料管道工程验收规范》、«YD 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T 5138-2005本 地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X «YD 5102-2005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通信管道 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5103-2003)《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移动集团公司)为质 量标准,结合温州实际情况,本着统一工艺、简化材料的种类,便于施工操作,易于掌握技 术要领,形成了一套既符合行业规范又符合温州实际的质量标准。现分以下九部分,逐一予 以解释。 第一章:架空杆路建筑 一、杆路建筑: 1,温州移动架空光缆线路负荷标准:温州移动架空光缆线路工程根据中轻负荷区进行负载 设计,即:每8根连续直线电杆,设立一处防风拉线(人字拉、双方拉),连续32根电杆, 最大不得超过48根电杆,设立一处四方拉线(抗倒伏拉线)。在不可能设立四方拉线的地 方,可将四方拉拆分为顺线拉及人字拉在连续的二处设立。(2处拉线的最低要求) 人字拉不意图: 四方拉线示意图: 1、基本杆高:根据公路法及浙江全境的地理环境的实现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普及 及公民的法律意识,确定基本杆高如下: 1) 、C2以上干线为9米杆。 2) 、C3的光缆线路基本电杆高度为8米。 3) 、C4网光缆线路:基本杆高为7米,平原地带及城域部分基本电杆高度为8米,条件 许可,建议全程为8米电杆。 注:目前尚未达到上述标准的杆路,维持原状,今后在建设中逐步取消7米杆。 2、电杆类型及质量标准:电杆的强度为D级杆以上。 1) 、电杆类型:电杆共分为:环形电杆、半预应力电杆、预应力电杆,共三种。 2) 、电杆的特性: a) 、环形电杆(标准杆长为7米):根部直径为22.5厘米,梢顶为15厘米,水泥杆壁厚为4 厘米,12根钢筋,重量为350公斤;允许有纵向及横向细裂纹,裂纹宽度不行超过0.3毫米 长度不超过周长及杆长的1/3,该种电杆挠度较好刚度不足,适用于沿海地带;目测鉴别方 法:无合缝漏浆;杆稍的破损不超过1/3杆稍,底部12根钢筋居中,钢筋为由5mm的冷拨 丝;目前已不采用该种类型的电杆。 b) 、半预应力电杆(标准杆长为7米):根部直径为22.5厘米,梢顶为15厘米,水泥杆壁 厚为4厘米,15根钢筋10根主筋(7米)5根辅筋(4.15米),重量为350公斤;不允许有 纵向及横向细裂纹,该种电杆挠度、刚度都较好,适用于沿海、平原及丘陵地带;目测鉴别 方法:无合缝漏浆;杆稍的破损不超过1/3杆稍,底部15根钢筋居中,钢筋为由5mm的冷 拨丝;目前建议采用该种类型的电杆。 c) 、预应力电杆(标准杆长为7米):根部直径为22.5厘米,梢顶为15厘米,水泥杆壁厚 为4厘米,8根钢筋,重量为350公斤;不允许有纵向及横向细裂纹,该种电杆挠度不足、 刚度都较好,适用于平原地带,不适用于沿海及丘陵地带;目测鉴别方法:无合缝漏浆;杆 稍的破损不超过1/3杆稍,底部8根钢筋居中,钢筋为65mm的螺纹钢;目前不采用该种 类型的电杆。 3) 、电杆的质量标准: 9 a) 、横向裂纹宽度不超过0. 5mm。 b) 、无可见的纵向裂缝。 、 . . 9 C)、混泥土破碎部分总表面积超过200 mm。 实例: 水泥搅拌不均(不合格) 15根筋居中(合格) 合缝漏将修补现象严重(不合格)。 4、 电杆的垂直度 1) 直线杆:横向偏差及纵向偏差不超过1/3杆稍即:5cm。 直线垂直度鉴别方法:目视法; 示图:分别从杆中部及杆根部进行目测: 2) 横向偏差及纵向偏差不超过1/3杆稍; 直线垂直度鉴别方法:目视法; 示图:分别从杆中部及杆根部进行目测 电杆1 电杆2 电杆3 电杆4 电杆5 直线杆横向垂直度鉴别法:垂线法: 3) 检查方法:图示。 电杆2 电杆1 示意图: 角杆 电杆3 电杆4 终端杆:杆根向内角接线方向倾斜100-200mm,根稍向接线反方向倾斜100—200mm; 检查方法:图示。 5、电杆埋深(单位:米): 遍7 土质 杆高 普通土 硬土 水田、湿地 石质 7. 0 1. 3 1. 2 1. 4 1. 0 8. 0 1. 5 1. 4 1. 6 1. 2 9. 0 1. 6 1. 5 1. 7 1. 2 10. 0 1. 7 1. 6 1. 8 1. 4 11. 0 1. 8 1. 8 1. 9 1. 6 12. 0 2. 1 2. 0 2. 2 2. 0 6、杆距: 1)、标准杆距为50±5米,无特殊理由不得超过此标准杆距。 2)、杆距超过80米属长档距,在该杆两端做顺线拉予以保护。 3)、 杆距超过120米属飞线, 需加辅助吊线, 电杆为加强电杆。 4)、 杆距超过180米属飞线, 需加辅助吊线, 电杆为等径电杆(杆稍径为19厘米)。 5)、 杆距超过300米属飞线, 需加辅助吊线, 电杆为H杆。 飞线施工示意图(单杆): 制吊线 飞线示意图(跨越杆): 平面示意图 飞线(H杆) 7、水泥护墩: 当电杆埋深达不到要求时,须加做水泥护墩,规格如下,上底直径为80厘米,下底直径为 100厘米,高度不低于1米,地面部分不高于0.4米。 示意图: 电杆 EDO-1000 1W 示意图(照片) 8、在水田中立杆时,在电杆底下应加垫底石,在地质松软地带的角杆,还应装设横木及卡 盘,否则吊线垂度难以保证。 9、电杆离公路边沟1米以内时,应在电杆上涂刷警示标志,标志如下:红漆三道,白漆三 道,每道宽200mm,共计1200mm□ 二、拉线 1、拉线的分类:终端拉线、顶头拉线、角杆拉线、顺线拉线、防风拉线(人字拉线)、四方 拉线、吊板拉线、高拉桩拉线、撑杆。 图片: 2、 拉线安装位置:终端拉线、顶头拉线、角杆拉线、顺线拉,一律安装有吊线抱箍的上方, 防风拉安装在吊线抱箍的下方。 3、 拉线与抱箍的位置:拉线抱箍与吊线抱箍的隔距为10土2cm,第一道拉线与第二道拉线 的隔距为40cmo 4、拉线的程式:防风拉与主吊线为同一程式,其余拉线至少大吊线一号;钢柄程式、吊线 程式、地锚石程配合如下: 拉线程 钢绞线 钢柄程式 地锚石程式 防风拉 2. 2/7 1800mm*12mm 500 大 300 大150mm 角杆拉线 2. 6/7 2100mm*16mm 600 火 400 火150mm 角杆拉线 3. 0/7 2400mm*16mm 600 大 400 大150mm 大跨度飞线 3. 0/7 2400mm*20mm 600 *400 大 150mm 洋元拉线(坚石) 2. 6/7 70X20mm 5、拉线的设置:防风拉原则上8根直线杆设置一处防风拉,四方拉线原则上32根电杆设 置一处四方拉线,最大不得超过48根电杆。各拉线的拉距比为1: 1最少不得少于0.75; 角深介于10-15米的角杆拉线,采用3.0/7拉线或2.6/7的双拉线,角深大于15米的角 杆拉线一般采用平分转角杆的方式进行设置拉线,若无其它方法不得不设置拉线时,采 用开断吊线,做八字拉线,二条拉线吊线合力的反方向内移60厘米。 拉线拉距图示: 6、拉线的扎把:为统一规格,减少材料的种类,浙江移动的拉线扎把一律采用另缠法,标 准如下: 拉线上把缠扎法(单位:厘米) 拉线程式 首节 间距 未节 间距 封口 7/2. 2钢绞线 10 3 10 10 5-7圈 7/2. 6钢绞线 15 3 10 10 5-7圈 7/3. 0钢绞线 15 3 15 10 5-7圈 拉线中把缠扎法(单位:厘米) 拉线程式 首节 间距 未节 间距 封口 7/2. 2钢绞线 10 33 10 10 5-7圈 7/2. 6钢绞线 15 28 10 10 5-7圈 7/3. 0钢绞线 20 23 10 10 5-7圈 7、拉线的出土钢柄为20-40厘米,角杆拉线方位偏差土5厘米。 拉线图示 8、辅助装置:角深在5米以上的角杆,做内角辅助线,吊线在外角不应吊线辅助线。内角 角深在5-8米,用4.0铁线绑扎辅助线,超过8米以上的内角角深,应与主吊相同的钢 绞线做辅助吊线。 辅助装置的做法: 2. 2-2. 61辅助装置做法 方式 吊线抱箍穿钉-第一 U型卡 间距 第二U型 卡 间距 封口 吊线方式 40 10 15 5-7圈 10、拉线距人行道1米内,应在拉线上加套拉线警示保护套管。 三、其它拉线: 其它程式的拉线包括:高拉桩、撑杆、吊板拉。 1、 高拉桩:高拉桩杆稍应向拉线合力方向反侧倾斜700-1000mm,副抱箍距杆稍不少于200 -300mm;正拉线与地面保持合理的高度。 2、 角深超过7米的角杆,不得架设撑杆,撑杆的方位角应该在角杆内角平分线上,埋深在 400-600mmo 3、 吊板拉线:在无法装设置正常的拉线,不同的施工规范使用不同的拉线。吊板拉线的拉 横档应装设在电杆的1/5处吊板的距高比为1: 1- 吊板拉线的地锚原则上用混泥土浇注。 第二章、通信管道 一、 通信管道的材质:通信管道按其材料的类型可分为:水泥管道,塑料管道,钢 管管道,碳素管道。 二、 通信管道的程式:通信管道按其材料的程可分为:水泥管块,PE多孔蜂窝管、 PVC多孔蜂窝管,PE一体孔孔管、PVC一体多孔管,PE波纹管、PVC波纹管,九孔 栅格管,九孔碳素管、单孔碳素管,PE平管(用于顶管),钢管,绪纹碳素管。 三、 温州移动常用管材:PE一体多孔管(7孔),PVCO110管波纹管,中110钢管;O 160钢管,九孔碳素管、单孔碳素管。 四、 常用管道程式:n孔一体多孔管+m孔波纹管,n孔一体多孔管,m孔波纹管。 五、 规模:在建设前期,浙江移动的建设规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