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考试试题78页

举报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判断题 1、 采购成本是指企业为原材料、配套件、外协件而发生的相关费用。(A) 2、 相对成本控制是以预定成本限额为目标,绝对成本控制是以使成本最小化为 目标。(B) 3、 根据品种的市场性质和需求性质来选择合适的采购战略称为品种战略。(A) 4、 常规品的共同特点,是供大于求。(A) 5、 紧缺品的共同特点,是供大于求。(B) 6、 单一品种采购战略,是指某一品种大批量的订购战略。(A) 7、 单一品种采购战略,是指同类多品种、同地多品种联合订购战略。(B) 8、 一个完整的招标采购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决标和签订合同。(A) 9、 由采购行为所产生的业绩和效果以及效率的综合程度就是采购绩效。(A) 10、 采购效率,是指通过特地的活动,实现预先确定的目标和标准额的程度。(B) 11、 采购效果,是为了实现预定确定的目标,计划耗费和实现耗费之间的关系。 (B) 12、 采购是指通过商品交换和物流手段从资源市场取得资源的过程。(A) 13、 采购过程既包含商流、又包含物流。(A) 14、 企业采购战略,是指企业采购所采用的带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的基本 运作方案。(A) 15、 采购进货战略包括品种种类、性质、数量、质量等的选择。(B) 16、 采购方式战略爸爸采购主体、采购技术、采购途径、联合方式等的选择。(A) 17、 供应商选择战略包括招标方式、考核方式、评价方式、使用方式等的选择。 (A) 18、 订货谈判战略包括采购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价格、服务和风险分摊、 责任权利和义务等。(A) 19、 采购品种战略包括运输方式、运输路径、运输商等的选择。(B) 20、 进货是将采购订货成交的物资由供应商仓库运输转移到采购者仓库中的过 程,是采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A) 21、 “行业领袖”供应商是指那些生产规模大、经验丰富、技术成熟,但经营品 种相对少的供应商。(B) 22、 “低产小规模”的供应商是指那些经营规模小、经营品种也少的供应商。(A) 23、 “专家级”供应商是指那些生产规模大,经营品种也多的供应商,这类供应 商财务状况比较好,其目标是为立足本地市场,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B) 24、 “量小品种多”的供应商虽然生产规模小,但是其经营品种多,这类供应商 的财务状况不是很好,但是其潜力可培养。(A) 25、 短期目标型的供应商关系的主要特征是双方之间的关系是交易关系,当买卖 完成时,双方关系也终止了。(A) 26、 供应商评选的操作步骤第一步是建立供应商评选小组。(B) 27、 供应商评选的操作步骤最后一步是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A) 28、 评分法是指通过调查、征询意见、综合分析和判断来选择供应商的一种方法。 (B) 29、 直观判断法是指依据供应商评价的各项指标,按供应商的优劣档次,分别对 各供应商进行评分,选得分高者为最佳供应商。(B) 30、 采购成本比较法是分析不同价格和采购中各项费用的支出,以选择采购成本 较低的供应商。(A) 31、 协商选择方法是由采购单位选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供应商,同他们分 别进行协商,再确定合适的供应商。(B) 32、 招标采购是即由采购单位选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供应商,同他们分别 进行协商,再确定合适的供应商。(B) 33、 对采购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考核与评估的方式,只可以定期的进行。(B) 34、 仓储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使仓库空间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之间实现 平衡。(A) 35、 货品具有供应商、货品特性、数量和进货规定四个特征。(B) 36、 仓储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存空间、货品、人员及设备等要素。(A) 37、 规模较大的仓库中,人员分工比较细,可能包括仓管人员、搬运人员、理货 拣货人员和补货人员等。仓管人员负责盘点作业,拣货人员负责拣作业,补货人 员负责补货作业,搬运人员负责入库、出库搬运作业、翻堆作业。(B) 38、 仓储系统中的设备只是指储存设备。(B) 39、 在选择搬运与输送设备时,需考虑货品特性、货品的单位。容器、托盘等因 素,以及作业流程与状况、货位空间的配置等,同时还要考虑设备成本与使用操 作的方便性。(A) 40、 储存货品的空间叫做储存空间,储存是仓库的核心功能和关键环节,储存区 域规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仓库的作业效率和储存能力。(A) 41、 储存空间指的是仓库中所有的空间。(B) 42、 作业空间指为了作业活动顺利进行所必备的空间,如作业通道、货品之间的 安全间隙等。 43、 在规划仓库布局的过程中,必须在空间、人力、设备等因素之间进行权衡比 较。宽敞的空间总是有利的。(B) 44、 仓库空间规划的成功与否,需要从空间效率,作业时间、货品流量、作业感 觉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B) 45、 仓储成本主要指固定保管费用、保管设备费用、其他搬运设备费用等。(A) 46、 空间效率主要指储存品特性、储存货品量、出入库设备、梁柱、通道的安排 布置等。(A) 47、 仓储空间评价指标中流量指标的流量评估基准以月为单位,即以每月的入库 量、出库量、库存量三项数值来运算,其值在0—1之间,越接近1说明库存的 周转率越低。(B) 48、 只有综合考虑保管场所的平面和高度两方面因素,才能使仓储空间得到充分 利用。(A) 49、 储存场所的空间布局形式只有就地堆码、上货架存放、架上平台存放三种形 式。(B) 50、 地面堆码适合大量可堆叠货品的储存。(A) 51、 地面堆码可以兼顾先进先出原则。(B) 52、 仓库的主要作业是货品的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作业。入库、出库作业时间 一般较短,而货品在库时间较长。(A) 53、 货位管理就是指货品进入仓库之后,对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放置在何 处等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管理。(A) 54、 一般的储存方式有定位储存、随机储存、分类储存和共同储存等。(B) 55、 定位储存是指每一储存货品都有固定货位,货品不能互用货位,因此,在规 划时,每一项货品的货位容量不得小于其可能的最大在库量。 56、 随机储存的缺点主要是货位必须按各项货品的最大在库量设计,因此储区空 间平时的使用效率较低。(B) 57、 随机原则一般是由储存人员按习惯来确定储存位置,而且通常按货品所属供 应商的不同储存于靠近出入口的货位。(B) 58、 定位储存的优点主要是由于货位可共用,储区空间的使用效率较高。(B) 59、 分类储存策略是指将所有的货品按照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品都有固 定存放的位置,而同属一类的不同货品又按一定的原则来指派货位。(A) 60、周转率差别大的商品适合于分类储存的储存方式。(A) 61、 种类少或体积大的货品适合于定位储存的方式。(B) 62、 随机分类储存是指每一类货品有固定存放的位置,但在各类储区呢,每个货 位的指派是随机的。(A) 63、 随机储存的优点主要是具有分类储存的部分优点,又可节省货位数量提高储 区利用率。缺点主要是货品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的进行困难度较高。(B) 64、 周转率越小的货物应该离仓库出入口越近。(B) 65、 产品互补性原则是指互补性高的货品也应存放在邻近位置,以便缺货时可迅 速以另一品替代。(A) 66、 烟、香皂和茶叶可以存放在一起。(B) 67、 先进先出的原则一般使用于寿命周期短的货品,例如:感光纸、软片、食品 等。(A) 68、 若在产品型式变化少、产品寿命周期长、保管时不遗发生损耗、破损时,则 需考虑先进先出的管理费用和采用先进先出所带来的效益,两者比较后,再来决 定是否要采用先进先出原则。(A) 69、 对于食品或易腐败变味的货品,此时应考虑的是先到期先出货的原则。因此 应将保存期最新鲜的货品先出库。(B) 70、 依据重量特性原则,若是以人手进行搬运作业时,人的腹部以下的高度用于 保管重物或大型货品,而腹部以上的高度则用来保管轻的货品或小型货品。(B) 71、 人工分配货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机等设备投入费用少。但是其缺点是分配效 率低、出错率高、需要大量人力。(A) 72、 PDCA周期是一个连续型程序,需要不断检查现有绩效,进而开发计划以驱 动新的改进。(A) 73、 仓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仓库生产成果及仓库经营状况的各项指标的总 和。指标的种类由于仓库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或仓库的经营性质不同而有繁有 简。(A) 74、 若站台使用率低,站台高峰率高,表示虽车辆停靠站台时间平均不高,站台 停车泊位数量仍有余量,但在高峰时间进出货仍存在拥挤现象,此中情况主要是 没有控制好进出货时间段而引起的。关键是要将处处货车辆的到达作业时间岔 开。(A) 75、 若每人每小时处理进出货量高,且进出货时间率也高,表示进出货人员平均 每天的负担不轻,原因是:进出货作业人员过多和商品进出货处理比较繁杂、进 出货人员作业效率较低,(B) 76、 若每人每小时处理进出货量低,但进出货时间率高,表示虽仓库一吃内的进 出货时间长,但美味人员进出货负担却很轻。原因出在仓库目前的业务量过大。 可考虑增加进出货人员,以减轻每人的工作负担。(B) 77、 对比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在联系的、可比的指标(或数量)进行 对比,从对比中寻差距、查原因。(A) 78、 纵向类比分析是将仓储的有关指标在同一时期相同类型的不同空间条件下的 对比分析。(B) 79、 横向动态对比分析是将仓储的同类有关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对比,如本期与 基期(或上期)比、与历史平均水平比、与历史最高水平比等。(B) 80、 因素分析法是用来分析影响指标变化的各个因素以及它们对指标各自的影响 程度。(A) 81、 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做法是,假定影响指标变化的诸因素之中,在分析某一因 素变动对总指标变动的影响时,假定只有这一因素在变动,而其余因素都必须是 同度量因素(固定因素),然后逐个进行替代某一项因素单独变化,从而得到每 项因素对该指标的影响程度。(A) 82、程序分析时人们懂得流程如何开展工作以便找出改进的方法,仓库生产就是 一个比较典型的流程控制过程,所以,这些方法非常适合于在仓库绩效管理中使 用 o (A) 83、 订购周期是指从确定对某种商品油需求到需求被满足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称 为提前期。其中包括了订单传输时间、订单处理和配货时间、额外补充存货时间 三个变量。(B) 84、 库存管理者的责任就是测量特定地点现有库存的单位数和跟踪基本库存数量 的增减。这种测量和跟踪可以手工完成,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完成。其主要的 区别是速度和精确性。(B) 85、 通常情况下周转率高的商品毛利率高,而周转率低的商品毛利率则较低。(B) 86、 ABC分类法又称重点管理法或ABC分析法,它是一种从名目众多、错综复 杂的客观事物或经济现象中,通过分析,找出主次,分类排队,并根据其不同情 况分别加以管理的方法。(A) 87、 ABC分类法中C类是年度货币量最高的库存,这些品种可能只占库存总数 的15%,但由于它们的库存成本却占到总数的70%—80%。(B) 88、 CVA分析法中归为最高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允许缺货。 (B) 89、 通常使用的库存控制系统有以下两种类型。定量订货系统(固定订货数量, 可变订货间隔);定期检查系统(固定订货间隔,可变订货数量)。(B) 90、 需求驱动精益供应系统是指按生产需求的准确数量及时间订货。(A) 91、 定量库存控制也称订购点控制,是指库存量下降到一定水平(订购点)时, 按固定的订购数量进行订购的方式。(A) 92、 使用EOI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时必须满足的假设条件之一是允许缺货。(B) 93、 库存持有成本是指为保持库存而发生的成本,它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 本。固定成本与库存数量的多少无关,如仓库折扣、仓库职工的固定月工资等; 变动成本与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