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E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土石坝

举报
资源描述
、八 、▲ 刖 §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 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独立承担专业工程技术任务重要。通过毕业设 计可以进一步培养和训练我们分析和解工程实际问题及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毕 业设计,我们能够系统巩固并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和掌握有关的 资料、规范、手册及图表,培养我们综合运用上述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设计 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对土石坝设计计算的基本技能,同时了解国内外该行业的 发展水平。 这次我的设计任务是E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土石坝),本设计采用斜心墙 坝。该斜心墙土石坝设计大致分为:洪水调节计算、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大坝 设计、泄水建筑物的选择与设计等部分。 1工程提要 E江水利枢纽系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该水利枢 纽工程由土石坝、泄洪隧洞、冲沙放空洞、引水隧洞、发电站等建筑物组成。 该工程建成以后,可减轻洪水对下游城镇、厂矿和农村的威胁,根据下游防 洪要求,设计洪水时最大下泄流量限制为900初3/s,本次经调洪计算100年一 遇设计洪水时,下泄洪峰流量为672.621s。原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 1680仞3/$,水库消减洪峰流量1007.4初3/$;其发电站装机为3X8000kw,共2.4 X 104kw;建成水库增加保灌面积10万亩,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为17.70km2, 为发展养殖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上该工程建成后发挥效益显著。 1. 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根据SDJ12-197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 分)》之规定,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 性划分为五类,综合考虑水库的总库容、防洪库容、灌溉面积、电站的装机容量 等,工程规模由库容决定,由于该工程正常蓄水位为2821.4m,库容约为3.85 亿n?,估计校核情况下的库容不会超过10亿nA故根据标准(SDJ12-1978), 该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规模属于大(2)型,主要建筑物为2级,次要建筑物 为3级,临时性建筑物级别为4级。 1. 2洪水调节计算 该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2级 建筑物土坝堆石坝的防洪标准采用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水电站 厂房防洪标准采用50年一遇设计,500年一遇校核。临时性建筑物防洪标准采 用20年一遇标准。 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得1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为0殳=1680初3 0 (p=l%), 2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2e=2320m3/s, (p = 0.05%)。 根据选定的方案调洪演算的设计洪水位2822.60m,校核洪水位2823.58m, 设计泄洪流量672.6m3/s,校核泄洪流量753.7m3/s。 1. 3 坝型选择与枢纽布置 通过各种不同的坝型进行定性的分析比较,综合考虑地形条件、地质条件、 建筑材料、施工条件、综合效益等因素,最终选择土石坝的方案。 根据工程功能以及满足正常运行管理要求,该枢纽由土石坝、泄洪隧洞、冲 沙放空洞、水电站(包括:引水隧洞、调压井、压力管道、电站厂房、开关站) 等建筑物组成。 本次根据工程经济性、正常运行安全稳定性以及地形地质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要求,并且将冲沙放空洞和泄洪隧洞与施工导流隧洞相结合对枢纽建筑物进行了 布置。枢纽平面布置见图5.2o 1. 4 大坝设计 根据方案比较分析,斜心墙坝综合了心墙坝与斜墙坝的优缺点,斜心墙有足 够的斜度,能减弱坝壳对心墙的拱效应作用;斜心墙坝对下游支承棱体的沉陷不 如斜墙那样敏感,斜心墙坝的应力状态较好,本次设计大坝坝型采用粘土斜心墙 坝。 根据计算大坝坝顶高程由校核情况控制为2825.17m,取2825.2m。最大坝高 为75.2m,大于70m,属高坝,故综合各方面因素可取该土石坝坝顶宽度为10m。 根据规范规定与实际结合,上游坝坡上部取2.5,下部取3.0,下游自上而下 均取2.50,下游在2800m、2775m高程处各变坡一次。在坝坡改变处,尤其在下 游坡,通常设置1.5〜2m宽的马道(俄道)以使汇集坝面的雨水,防止冲刷坝坡, 并同时兼作交通、观测、检修之用,综合上述等各方面因素其宽度取为2.0m。 本次设计,大坝坝脚排水体采用棱体排水措施,按规范棱体顶面高程高出下 游最高水位Im为原则,校核洪水时下游水位可由坝址流量水位曲线查得为 2755.22m,最后取棱体顶面高程为2756.3m,堆石棱体内坡取1:1.5,外坡取1:2.0, 顶宽2.0m,下游水位以上用贴坡排水。 大坝坝体防渗采用粘土斜心墙,坝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 1. 5 泄水建筑物设计 坝址地带河谷较窄,山坡陡峻,山脊高,经过比较枢纽布置于河弯地段。由 于两岸山坡陡峻,无天然碰口如采取明挖溢洪道的泄洪方案,开挖量大,造价较 高,故采用了隧洞泄洪方案。隧洞布置于岸(右岸),采取“龙抬头”无压泄洪 的型式与施工导流洞结合。为满足水库放空水位2770.0m的要求,还与导流洞结 合设置了放空洞。 根据调洪演算和计算比选确定溢流孔口尺寸7mX 15.5m洞身尺寸为 7mx 11.0m,根据以往经验溢流孔口后以1:1坡度连接,反孤段以60.0m半径圆 孤相连接,见图7.1一隧洞纵坡面布置。 1. 6 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拟定2008年开工,从截流开始到大坝填筑完毕计4年,在现有施工 能力及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工期,提早发挥效益。 (1) 截流和拦洪日期.针对该河流的水文特性,11月开始流量明显下降,此 时水深只有1.0m左右,因此,设计截流日期定为2008年11月1日~15日。实 际施工中,根据当时的水文、气象条件及实际水情进行调整。 2009年5月洪水期开始,围堰开始拦洪,围堰上升速度应以抢修到拦洪水 位以上为原则。 (2) 封孔及发电日期,鉴于流量资料不足。为安全起见在大坝上升至泄洪隧 洞进口高程以后进行封孔。斜心墙坝填筑要求粘土与砂砾同时上升。施工进度由 粘土上升速度控制。按4m/月的速度上升,至泄洪洞高程(2810m)需15月,即到 2010年7月。因此定在2010年8月1日进行封孔蓄水。 水库蓄水过程一般按80%〜90%的保证率的流量过程线来预测,初始发电水 位为70%工作水深,即2808.5m。根据计算从8月1日封孔蓄水,到9月底即可 蓄到初始发电水位。因此第一台机组发电日期定为2010年10月1日。实际发电 日期根据当时水文、气象条件及水情进行调整。 (3) 大坝竣工日期。按4m/月的速度上升,在2010年底实现大坝填筑完成。 2基本资料 2. 1 水文 2.1.1 流域概况 E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向自东向西北,全长约122km,流域面积2558km2, 在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780km2o 本流域大部分为山岭地带,山脉、盆地相互交错于其间,地形变化剧烈,流 域内支流很多,但多为小的山区河流,地表大部分为松软沙岩、页岩、玄武岩及 石灰岩的风化层,汛期河流含沙量较大,冲积层较厚,两岸有崩塌现象。 本流域内因山脉连绵,交通不便,故居民较少,全区农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 20%,林木面积约占全区的30%,其种类有松、杉等。其余为荒山及草皮覆盖。 2.1.2 气象降雨 (1) 气象 本区域气候特征是冬干夏湿,每年11月至次年四月特别干燥,其相对湿度 在51%-73%之间,夏季因降雨日数较多,相对湿度随之增大,一般变化范围为 67% —86%。该地区一般1—4月风力较大,实测最大风速为15m/s,风向为西北 偏西,水库吹程为12km。年平均气温约为12.8°C,最高气温为30.5°C,发生在 7月份,最低气温-5.3°C,发生在1月份,见表2.1.1、2.1.2o 表2.1.1 月平均气温统计表(°C)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 气温 4.8 8.3 11.2 14.8 16.3 18.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18.8 18.3 16.0 12.4 8.6 5.9 12.8 表2.1.2 平均温度日数(天) a®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 6 1.2 0.3 0 0 0 0 0 0 0 0 3.1 0〜30 25 26.8 30.7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27.9 >3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降雨 该地区最大年降水量可达1213mm,最小为617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905mm。 表2.1.3 多年平均各月降雨日数统计表 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mm 2.6 2.2 4.3 4.2 7.0 8.6 11.5 8.5 9.6 9.5 4.8 4.3 5 — 10mm 0.3 0.2 0.2 1.4 2.0 2.4 2.7 2.7 2.6 2.4 0.8 0.1 10—30mm 0.1 0.1 0.7 0.5 2.3 4.6 4.9 3.8 2.2 1.3 0.6 0.1 2.1.3 径流 E江径流的主要来源于降水,在此山区流域内无湖泊调节径流。根据短期水 文气象资料研究,一般是每年五月底至六月初河水开始上涨,汛期开始,至十月 以后洪水下降,则枯水期开始,直至次年五月。 E江洪水形状陡涨猛落,峰高而瘦,具有山区河流的特性,实测最大流量为 700秒m3/s,而最小流量为0.5凉/$。多年平均流量17m3 /s □经频率分析,求 得不同频率的洪峰流量见表2.1.4、2.1.5。 表2.1.4 多年统计不同频率洪峰流量 频 率(%) 0.05 1 2 5 10 流量M / s ) 2320 1680 1420 1180 1040 表2.1.5 各月不同频率洪峰流量(单位:吊I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46 19 12 19 600 1240 1550 1210 670 390 28 37 2% 36 17 11 15 530 1120 1360 1090 600 310 23 33 5% 23 14 9 11 420 850 1100 830 480 250 16 28 10% 19 11 7 9 370 760 980 720 410 210 15 23 固体径流:E江为山区性河流,含沙量大小均随降水强度及降水量的大小而 变化,平均含沙量达0.5kg/m3o枯水期极小,河水清澈见底,初步估算30年后 坝前淤积高程为2765m。 2. 2 工程地质 2.2.1 水库地质 库区内出露的地层有石灰岩、玄武岩、火山角砾岩与凝灰岩等。经地质勘探 认为库区渗漏问题不大,但水库蓄水后,两岸的坡积与残积等物质的坍岸是不可 避免的,经过勘测,估计可能塌方量约为300万nA在考虑水库淤积问题时可 作为参考。 2.2.2 坝址地质 坝址位于E江中游地段的峡谷地带,河床比较平缓,坡降不太大,两岸高 山耸立,构成高山深谷的地貌特征。 坝址区地层以玄武岩为主,间有少量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穿构,对其岩性分 述如下: (1)玄武岩 一般为深灰色、灰色、有含泥量气孔,为绿泥石、石英等充填,成为杏仁状 构造,并间或有方解石石脉,石英脉等穿其中,这些小脉都是后来沿裂隙充填进 来的。坚硬玄武岩应为不透水层,但因节理裂缝较发育,透水性也会随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