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问题自查报告十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干部作风问题自查报告十篇 干部作风问题自查报告十篇 [自查报告]导语,您所阅读的这篇文章共有41740文字,由鲍中泽精心纠正,发表到!思想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ī xiǎng,本义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观点及观念体系。干部作风问题自查报告十篇欢迎大家一起看看! 干部作风问题自查报告 篇一 为切实做好20xx年防汛抗洪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类防洪工程设施安全渡汛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广防汛指[20xx]17号文件精神,乡防汛抗洪指挥部对汛前检查作了研究部署和落实,5月5日—5月10日,乡防汛抗洪指挥部组织人员对××电站、平迷电站、普楼电站开展了防汛检查,并对相关站所的防汛准备工作开展了督查,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领导重视,措施扎实。始终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防汛抗洪救灾工作全过程,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的思想,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高度,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成立了以乡长为指挥长,分管水利的副乡长、武装部长、派出所所长、水务站长为副指挥长,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洪领导小组,组建了抗洪抢险应急分队,为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做好准备,扎扎实实做好防汛抗洪工作。 按照“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防汛抗洪责任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防汛抗洪工作制度,把防汛抗洪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岗位、个人,及时编制和完善了《××乡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同时要求××电站、平迷电站、普楼电站也制定上报相关防汛应急预案。 (二)检查认真,不留死角。5月5日至10日,乡防汛抗洪指挥部组织人员,对××电站、平迷电站、普楼电站以及辖区水利设施等工程开展汛前检查,主要是检查其防洪设施、预警预报、值班制度、防洪物资储备及其他安全隐患,经过详细勘查,库区、坝头均未发现堪塌、崩裂等现象,排查内部安全隐患7处,当场整改7处。同时还加强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安全督察工作,切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确保防汛抗洪工作有效开展。 (三)严格纪律,加强监视 为做好我乡防汛抗洪工作,值班人员必须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请他人代班和顶班,如有特殊情况,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方能离岗。值班人员做好值班记录表,值班人员必须严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或脱岗,造成的后果或其他损失,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意识不到位,小部分人的意识都还停留抗旱阶段中,偶尔出现降雨认为也只是缓解旱情,不会出现险情。 (二)值班制度执行不严格,偶尔出现值班人员离岗现象。 (三)防汛经费、物资储备缺口较大。由于没有防汛物资储备专项经费,防汛物资储备能力较弱,物质储备严重缺陷。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防大汛思想准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克服侥幸心理,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做好防大汛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我乡今年安全度汛。 (二)切实加强物资储备,落实抢险队伍。进一步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加强抢险队伍演练,提高抢险救灾能力,确保抗洪抢险工作全面胜利。 (三)是进一步做好汛前重点工作检查落实。虽然已经组织了两次汛前检查,仍然继续检查落实改良情况,检查项目也逐步细化,确保万无一失。 (四)加强防汛日常工作,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制,实行日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传递水情、雨情,分析汛情。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自检自查报告]干部作风问题自查报告 篇二 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自检自查报告 县委组织部: 根据市委组织部《关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开展自检自查的通知》的要求,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了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的自检自查。经过严肃认真的自检自查,我们在贯彻落实工作中,做到了党委重视、学习深入、责任明确、措施得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辖9个村委会,共64个村民小组; 有总户数9351户,总人口 41581人,少数民族2712人,占总人口的6.78%。全镇总面积21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752公顷。其中水田652公顷,旱地2100公顷,人均耕地1.12亩。镇党委下设10 个党总支,42个党支部,包括:9个村党总支、1个小学党总支、29个村党支部、13个镇直机关站(所)党支部。共有党员932名,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党员217名,占23%; 农村党员715名,占77%; 少数民族党员43名,占5%; 妇女党员101名,占11%; 60岁以上农村贫困党员265名,占28%。 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落实领导责任 为加强我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好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科学规划,确保重点,整合资源,统一建设”的原则,把我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镇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二)项目建设情况 到目前为止,9个村委会村村建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经过近年的不断努力,活动场所做到了方便、适用。成为了我镇的一项“党心工程”、“民心工程”,让当地群众得到实惠。20xx年对足法村级活动场开展修缮。20xx年红土村委会在大红土扩建了活动场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做到了场所设施齐全完整。20xx年对石洞活动场所开展简单修缮。但由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方工作的推进,已建的活动场所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确保活动场所充分发挥便民,惠民的成效,仍需要做进一步的修缮工作。目前正争取资金对其开展修缮。 (三)坚持“一室多用”,充分发挥活动场所的作用 在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同时,镇党委、坚持建、管、用相结合,较好地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作用。一是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统一配备电教设备,真正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成为党员教育的阵地,村民了解致富信息的窗口。配备了电视机、DVD、课桌椅等设备。二是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开办村党校和农民实用技术学校,举办党的基本知识和农业适用技术讲座。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管理制度以及使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开展党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保证村级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工作、活动的同时,还为广阔农民群众收听收看远程教育节目、承受科技文化培训、咨询生产生活信息、参加文化娱乐活动创造了条件,真正做到了“一室多用”,成为推进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三、管理使用上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缺陷 (一)取得的经验 1、加强阵地管理。镇党委会同县综治、计生、经管等部门,讨论制定了村级活动场所室内外阵地布置方案。各村按要求设立了村支两委办公室、综治维稳办公室、计划生育活动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图书阅览室、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和科普宣传栏,上墙的制度、张贴的挂图、公开的栏目都大致统一。 2、加强活动管理。各村均建立了活动审批制度,除党员活动、村民会议外,但凡利用活动场所开展公益性或盈利性活动的,必须经村支部或村民批准并交纳一定的风险保证金或租赁费用; 建立了活动预告制度,规定在活动场所开展重大党务、村务活动或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必须提前公布活动内容和时间,尽可能扩大活动参与面; 建立了活动登记制度,规定在活动场所开展的各类活动均要详细登记活动负责人、内容、时间、使用公共设施的种类及使用后的完好程度。 3、加强日常管理。各村采取指派专人管护、委托看护等方法,做好村级活动场所的供电、供水、防火、防盗和卫生保洁等工作,确保活动场所设施完整、功能完好; 明确党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和科普宣传栏的维护责任人,及时对公开或宣传的内容开展更新,方便党员群众监视和学习; 建立健全活动场所资产管理、经营创收和运行支帐,按村帐乡管要求报送活动场所收支帐目,确保实现收支平衡和资产保值增值。 (二)存在的问题 1、发展不够平衡。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经济根底不同,各村的村级阵地建设进展情况也不平衡,村与村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村两委重视且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对村级阵地建设投入资金多,阵地建设规范,功能比较完善,作用发挥也较好; 但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则恰恰相反,村办公室场所十分简陋,稳定性很差。 2、资金缺乏保障,建设水平较低。由于资金无保障,虽然有阵地,但有的村办公设施比较落后,多是一些旧桌子、旧凳子。特别是有的村只有场所,但设施还不够健全,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能够满足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党员的需要。 3、活动开展较少,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村虽然重视村级活动场所的房屋和配套设施建设,却不善于利用阵地开展工作,使村级活动场所中看不中用。有的村只是利用村级阵地办办公、开开会,利用场所组织党员活动、开展培训少。个别村对党员活动室采取了混合式的布置,既有党建的,又有经济的,既有计生的,又有综治的,“功能”很多,却不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4、思想不够重视,认识不够到位。个别村党组织在认识上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偏差,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 “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有的村认为只要带着群众发展好经济就行了,阵地建设既费人力、财力,又没有直接的效益,不如不建,结果是经济没有发展起来,支部凝聚力、号召力也受到了影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发挥“培训中心”的作用 要依托活动场所,定期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和学习教育活动,使其成为党员群众培训中心。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结合起来,组织党员群众学习、上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让党员群众学习政策法律、了解致富信息、掌握致富技术,在活动场所“坐得住、学得懂、用得上”。 (二)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发挥“ 议事中心 ”的作用 要依托活动场所,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开展管理活动,使其成为村民议事中心。通过建立议事决策、财务公开、评议党员干部等制度,建立村务财务公开栏。定期在活动场所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村里的重大事项,对党员开展评议。 (三)进一步开展文体活动,发挥“ 活动中心 ”的作用 要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必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利用农闲时节,组织农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阅报读书、文艺演出等活动,不断完善、丰富和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其成为群众活动中心。 (四)进一步拓宽联系渠道,发挥“服务中心 ”的作用 要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立服务制度,构建服务平台,完善服务网络,畅通服务渠道,使其成为群众服务中心,为农村群众提供优质、便利、快捷的服务。使村党组织结合产业发展,引导致富能力强的党员、村民组成科技协会、养殖业协会、种植协会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产品信息、务工信息等服务,努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更好地发挥农村广阔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的作用。                                           镇委员会                     二OO九年十月十八日 审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