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达标名校2022-2023学年初中数学毕业考试模拟冲刺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安徽省2010年末森林面积为3804.2千公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804.2千正确的是(  ) A.3804.2×103 B.380.42×104 C.3.8042×106 D.3.8042×105 2.如图,DE是线段AB的中垂线,,,,则点A到BC的距离是   A.4 B. C.5 D.6 3.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 A.x2+2x2=3x4 B.(﹣2x2)3=8x6 C.x2•(﹣x3)=﹣x5 D.2x2÷x2=x 4.某校40名学生参加科普知识竞赛(竞赛分数都是整数),竞赛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成绩的中位数落在( ) A.50.5~60.5 分 B.60.5~70.5 分 C.70.5~80.5 分 D.80.5~90.5 分 5.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是(  ) A. B. C. D.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三点A,B,C的“矩面积”,给出如下定义:“水平底”a:任意两点横坐标差的最大值,“铅垂高”h:任意两点纵坐标差的最大值,则“矩面积”S=ah.例如:三点坐标分别为A(1,2),B(﹣3,1),C(2,﹣2),则“水平底”a=5,“铅垂高”h=4,“矩面积”S=ah=1.若D(1,2)、E(﹣2,1)、F(0,t)三点的“矩面积”为18,则t的值为(  ) A.﹣3或7 B.﹣4或6 C.﹣4或7 D.﹣3或6 7.为了解中学300名男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若干名男生进行身高测量,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估计该校男生的身高在169.5cm~174.5cm之间的人数有( ) A.12 B.48 C.72 D.96 8.如图⊙O的直径垂直于弦,垂足是,,,的长为( ) A. B.4 C. D.8 9.如图,矩形中,,,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交于点,则的长为( ) A.3 B.4 C. D.5 10.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2 1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且,与轴的正半轴的交点在的下方.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个.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2.如图,已知点A、B、C、D在⊙O上,圆心O在∠D内部,四边形ABCO为平行四边形,则∠DAO与∠DCO的度数和是(  ) A.60° B.45° C.35° D.3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3,矩形内部有一动点P满足S△PAB=S矩形ABCD,则点P到A、B两点的距离之和PA+PB的最小值为______. 14.计算:____. 15.如图,为了测量铁塔AB高度,在离铁塔底部(点B)60米的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那么铁塔的高度AB=________米. 16.不等式>4﹣x的解集为_____. 17.如图,点A(m,2),B(5,n)在函数(k>0,x>0)的图象上,将该函数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一条新的曲线,点A、B的对应点分别为A′、B′.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8,则k的值为 . 18.农科院新培育出A、B两种新麦种,为了了解它们的发芽情况,在推广前做了五次发芽实验,每次随机各自取相同种子数,在相同的培育环境中分别实验,实验情况记录如下: 种子数量 100 200 500 1000 2000 A 出芽种子数 96 165 491 984 1965 发芽率 0.96 0.83 0.98 0.98 0.98 B 出芽种子数 96 192 486 977 1946 发芽率 0.96 0.96 0.97 0.98 0.97 下面有三个推断: ①当实验种子数量为100时,两种种子的发芽率均为0.96,所以他们发芽的概率一样; ②随着实验种子数量的增加,A种子出芽率在0.9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A种子出芽的概率是0.98; ③在同样的地质环境下播种,A种子的出芽率可能会高于B种子.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只填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是方程a(a+1)=0的解. 20.(6分)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与BC相交于点D,与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过点D作DF⊥AC于点F. (1)试说明DF是⊙O的切线; (2)若AC=3AE,求tanC. 21.(6分)某市A,B两个蔬菜基地得知四川C,D两个灾民安置点分别急需蔬菜240t和260t的消息后,决定调运蔬菜支援灾区,已知A蔬菜基地有蔬菜200t,B蔬菜基地有蔬菜300t,现将这些蔬菜全部调运C,D两个灾区安置点.从A地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地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18元.设从B地运往C处的蔬菜为x吨.请填写下表,并求两个蔬菜基地调运蔬菜的运费相等时x的值; C D 总计/t A 200 B x 300 总计/t 240 260 500 (2)设A,B两个蔬菜基地的总运费为w元,求出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 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经过抢修,从B地到C处的路况得到进一步改善,缩短了运输时间,运费每吨减少m元(m>0),其余线路的运费不变,试讨论总运费最小的调动方案. 22.(8分)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3.(8分)如图1,四边形ABCD中,,,点P为DC上一点,且,分别过点A和点C作直线BP的垂线,垂足为点E和点F. 证明:∽; 若,求的值; 如图2,若,设的平分线AG交直线BP于当,时,求线段AG的长. 24.(10分)为进一步深化基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课程体系,某学校自主开发了A书法、B阅读,C足球,D器乐四门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每门课程被选到的机会均等.学生小红计划选修两门课程,请写出所有可能的选法;若学生小明和小刚各计划送修一门课程,则他们两人恰好选修同一门课程的概率为多少? 25.(10分)先化简代数式,再从范围内选取一个合适的整数作为的值代入求值。 26.(12分)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市教育局决定开展“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某校团委组织八年级100名学生进行“经典诵读”选拔赛,赛后对全体参赛学生的成绩进行整理,得到下列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表中 ___ ;____ 请计算扇形统计图中B组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已知有四名同学均取得98分的最好成绩,其中包括来自同一班级的甲、乙两名同学,学校将从这四名同学中随机选出两名参加市级比赛,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求甲、乙两名同学都被选中的概率. 27.(12分)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把它们分别标号为1,2,3,4.随机摸取一个小球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个小球,求下列事件的概率: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相同;两次取出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详解】 ∵3804.2千=3804200, ∴3804200=3.8042×106;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2、A 【解析】 作于利用直角三角形30度角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作于H. 垂直平分线段AB, , , , , ,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C 【解析】 直接利用整式的除法运算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详解】 A选项:x2+2x2=3x2,故此选项错误; B选项:(﹣2x2)3=﹣8x6,故此选项错误; C选项:x2•(﹣x3)=﹣x5,故此选项正确; D选项:2x2÷x2=2,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考查了整式的除法运算以及积的乘方运算、合并同类项,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4、C 【解析】 分析:由频数分布直方图知这组数据共有40个,则其中位数为第20、21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20、21个数据均落在70.5~80.5分这一分组内,据此可得. 详解:由频数分布直方图知,这组数据共有3+6+8+8+9+6=40个,则其中位数为第20、21个数据的平均数,而第20、21个数据均落在70.5~80.5分这一分组内,所以中位数落在70.5~80.5分.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率)分布直方图和中位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5、C 【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 A、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也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判断.关键是根据图形自身的对称性进行判断. 6、C 【解析】 由题可知“水平底”a的长度为3,则由“矩面积”为18可知“铅垂高”h=6,再分 >2或t<1两种情况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解:由题可知a=3,则h=18÷3=6,则可知t>2或t<1.当t>2时,t-1=6,解得t=7;当t<1时,2-t=6,解得t=-4.综上,t=-4或7. 故选择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理解题意是解题关键. 7、C 【解析】 解:根据图形, 身高在169.5cm~174.5cm之间的人数的百分比为:, ∴该校男生的身高在169.5cm~174.5cm之间的人数有300×24%=72(人). 故选C. 8、C 【解析】 ∵直径AB垂直于弦CD, ∴CE=DE=CD, ∵∠A=22.5°, ∴∠BOC=45°, ∴OE=CE, 设OE=CE=x, ∵OC=4, ∴x2+x2=16, 解得:x=2, 即:CE=2, ∴CD=4, 故选C. 9、B 【解析】 连接DF,在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F的长度,则EF的长度可求. 【详解】 连接DF, ∵四边形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