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大附中达标名校2023年中考猜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下列问题“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是“今有直角三角形(如图),勾(短直角边)长为8步,股(长直角边)长为15步,问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圆形(内切圆)直径是多少?”(  ) A.3步 B.5步 C.6步 D.8步 3.如图,在△ABC中,EF∥BC,,S四边形BCFE=8,则S△ABC=( ) A.9 B.10 C.12 D.13 4.sin45°的值等于(  ) A. B.1 C. D. 5.如图是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其俯视图是( ) A. B. C. D. 6.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 A.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两条弦相等 B.圆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C.平分弦的直径一定垂直于这条弦 D.相切两圆的圆心距等于这两圆的半径之和 7.小明早上从家骑自行车去上学,先走平路到达点A,再走上坡路到达点B,最后走下坡路到达学校,小明骑自行车所走的路程s(单位:千米)与他所用的时间t(单位: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放学后,小明沿原路返回,且走平路、上坡路、下坡路的速度分别保持和去上学时一致,下列说法: ①小明家距学校4千米; ②小明上学所用的时间为12分钟; ③小明上坡的速度是0.5千米/分钟; ④小明放学回家所用时间为15分钟.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用半径为8的半圆围成一个圆锥的侧面,则圆锥的底面半径等于(  ) A.4 B.6 C.16π D.8 9.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 B.﹣= C.×=6 D.=4 10.如图,为测量平地上一块不规则区域(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画一个边长为4m的正方形,使不规则区域落在正方形内.现向正方形内随机投掷小球(假设小球落在正方形内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经过大量重复投掷试验,发现小球落在不规则区域的频率稳定在常数0.65附近,由此可估计不规则区域的面积约为(  ) A.2.6m2 B.5.6m2 C.8.25m2 D.10.4m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则它是______边形. 1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3=0的一个根是x=﹣1,则另一根为_____. 13.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那么的值是__. 14.已知m=,n=,那么2016m﹣n=_____. 15.计算的结果是__________. 16.圆锥体的底面周长为6π,侧面积为12π,则该圆锥体的高为 .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计算:÷(﹣1) 18.(8分)如图,在的矩形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线段的两个端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在图中画出以线段为底边的等腰,其面积为,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在图中面出以线段为一边的,其面积为,点和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连接,并直接写出线段的长. 19.(8分)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2)写出满足条件的k的最大整数值,并求此时方程的根. 20.(8分)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激发了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为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某校对八年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进行了随机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本书最少的有5本,最多的有8本,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不完整的图表,如图所示: 本数(本) 频数(人数) 频率 5 0.2 6 18 0.36 7 14 8 8 0.16 合计 1 (1)统计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将频数分布表直方图补充完整;求所有被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平均本数;若该校八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分析该校八年级学生课外阅读7本及以上的人数. 21.(8分)如图,将等边△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EFC,∠ACE的平分线CD交EF于点D,连接AD、AF.求∠CFA度数;求证:AD∥BC. 22.(10分)如图,在⊙O中,AB为直径,OC⊥AB,弦CD与OB交于点F,在AB的延长线上有点E,且EF=ED. (1)求证:DE是⊙O的切线; (2)若tanA=,探究线段AB和B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若OF=1,求圆O的半径. 23.(12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BC的平分线交⊙O于点D,DE⊥BC于点E.试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过点D作DF⊥AB于点F,若BE=3,DF=3,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4.已知开口向下的抛物线y=ax2-2ax+2与y轴的交点为A,顶点为B,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为C,点A与点D关于对称轴对称,直线BD与x轴交于点M,直线AB与直线OD交于点N. (1)求点D的坐标. (2)求点M的坐标(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当点N在第一象限,且∠OMB=∠ONA时,求a的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解析】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详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把某个图象沿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图形的两部分能够重合,那么这个是轴对称图形. 2、C 【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得:斜边为 则该直角三角形能容纳的圆形(内切圆)半径 (步),即直径为6步, 故选C 3、A 【解析】 由在△ABC中,EF∥BC,即可判定△AEF∽△ABC,然后由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 ∴. 又∵EF∥BC, ∴△AEF∽△ABC. ∴. ∴1S△AEF=S△ABC. 又∵S四边形BCFE=8, ∴1(S△ABC﹣8)=S△ABC, 解得:S△ABC=1. 故选A. 4、D 【解析】 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出即可. 【详解】 解:sin4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的应用,能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5、A 【解析】 试题分析:从上面看是一行3个正方形. 故选A 考点:三视图 6、B 【解析】 试题解析:A.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两条弦相等,故A项错误; B. 圆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正确; C.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一定垂直于这条弦,故C选项错误; D.外切两圆的圆心距等于这两圆的半径之和,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7、C 【解析】 从开始到A是平路,是1千米,用了3分钟,则从学校到家门口走平路仍用3分钟,根据图象求得上坡(AB段)、下坡(B到学校段)的路程与速度,利用路程除以速度求得每段所用的时间,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 解:①小明家距学校4千米,正确; ②小明上学所用的时间为12分钟,正确; ③小明上坡的速度是千米/分钟,错误; ④小明放学回家所用时间为3+2+10=15分钟,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需注意计算单位的统一. 8、A 【解析】 由于半圆的弧长=圆锥的底面周长,那么圆锥的底面周长为8π,底面半径=8π÷2π. 【详解】 解:由题意知:底面周长=8π, ∴底面半径=8π÷2π=1. 故选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圆锥侧面展开扇形与底面圆之间的关系,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此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应用半圆的弧长=圆锥的底面周长. 9、B 【解析】 根据同类二次根式才能合并可对A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对B进行判断;先把 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合并,即可对C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对D进行判断. 【详解】 解:A、与不能合并,所以A选项不正确; B、-=2−=,所以B选项正确; C、×=,所以C选项不正确; D、=÷=2÷=2,所以D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注意先化简,再进一步利用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计算. 10、D 【解析】 首先确定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概率,然后利用概率公式求得其面积即可. 【详解】 ∵经过大量重复投掷试验,发现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频率稳定在常数0.65附近, ∴小石子落在不规则区域的概率为0.65, ∵正方形的边长为4m, ∴面积为16 m2 设不规则部分的面积为s m2 则=0.65 解得:s=10.4 故答案为:D. 【点睛】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六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n,则(n﹣2)•180°=720°,解得:n=1.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六,故答案为六.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12、1 【解析】 设另一根为x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1•x2=-1,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2, 则-1×x2=-1, 解得:x2=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那么x1+x2=-,x1x2=. 13、 【解析】 将点的坐标代入,可以得到-1=,然后解方程,便可以得到k的值. 【详解】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2,-1), ∴-1= ∴k=− ; 故答案为k=−.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像上的点满足其解析式,可以结合代入法进行解答 14、1 【解析】 根据积的乘方的性质将m的分子转化为以3和5为底数的幂的积,然后化简从而得到m=n,再根据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等于1解答. 【详解】 解:∵m===, ∴m=n, ∴2016m-n=20160=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积的乘方的性质,难点在于转化m的分母并得到m=n. 15、1 【解析】 分析: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分子整理后分解因式,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原式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 16、 【解析】 试题分析:用周长除以2π即为圆锥的底面半径;根据圆锥的侧面积=×侧面展开图的弧长×母线长可得圆锥的母线长,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圆锥的高. 试题解析:∵圆锥的底面周长为6π, ∴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6π÷2π="3," ∵圆锥的侧面积=×侧面展开图的弧长×母线长, ∴母线长=2×12π÷6π="4," ∴这个圆锥的高是 考点:圆锥的计算. 三、解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