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大生态新农村实验区概念性规划

举报
资源描述
刖 s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来,全国以及安徽各地纷纷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各级政府对新农村建设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滁州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实施大包干的发源地,曾在中国农业改革发展历史进程中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滁州作为皖东地区对接长三角经济的桥头堡,如何在中国社会改革深化转折过程中确立自己的新农村建设样板地位,探索新时期现代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子,是本规划的核心阐述内容。安徽科地投资有限公司本着“合作共赢、效益多元 的企业发展理念,以“诚信、开拓、创新、进取 的企业精神,紧紧把握中国经济发展脉搏和农业发展趋势,努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运作模式、网络资源及品牌特点,积极参与城乡发展和多元产业运营,力争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应有贡献。在本项目前期策划和论证过程中,科地公司先后邀请了多位国内一流的专家莅临现场考察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大生态新农村”发展定位,本项目已获得中国生态学会旅游生态专业委员会批准为“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实验基地本册为项目概念性规划,系统地分析了实验区的现状和发展条件,对实验区发展战略、产品开发与空间布局、产业要素、服务设施、环境保护等进行系统规划,并对产 业政策和实施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琅珊山大生态新农村实验区概念性规划编制组目 录第一章规划总则.1一、规划范围.1二、规划依据.1三、规划期限.2四、规划背景.2五、规划依托理论.2六、规划指导思想、思路和目标.3七、规划原则.3八、项目意义.4第二章 项目概况与发展环境.5一、地理位置.5二、区位条件.5三、地质地貌.5四、水文气候.5五、土壤生物.6六、人文历史.6七、交通区位.7八、基础设施.7九、社会经济.7第三章 实地调研与项目发展态势分析.8一、项目区居民调研结论.8二、琅那山旅游客源市场调研结论.8三、项目发展态势分析.8第四章理念与战略规划.12一、规划理念.12二、总体定位.12三、琅哪模式.13四、发展战略.13第五章 产业发展规划.14一、产业规划原则.14二、产业发展理论.14三、产业发展定位.15四、产业体系综述.15五、产业发展要点.16六、产业规划与市场前景.19第六章 项目布局与功能分区.21一、布局结构.21二、重点项目建设.22第七章土地利用规划.25一、土地利用原则.25二、保护及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措施.26三、保护土地资源,优化农业结构.27第八章生态人居环境建设.28一、现状分析.28二、规划原则.29三、规划布局.29四、建设方案.29五、建设工程.30第九章保护规划与生态环境建设.32一、生态的内涵.32二、生态系统建设.32三、景观配置规划.33四、生态保护分区方案.33五、分级控制与实施.34第十章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规划.36一、基础设施.36二、公共服务体系.38三、社会保障体系.39四、社会治安与消防.39第十一章分期实施计划与效益分析.41一、分期实施计划.41二、效益分析.42图件:1、区位分析图2、区域市场图3、卫星遥感图4、现状分析图5、规划总平面图6、组团分析图7、功能分区图8、景观分析图9、内部交通图10、居民点调整图11、土地调整图12、保护规划图13、发展时序图14、入口景观效果图15、新农村农民新居效果图及V I系统导入示意16、新农村社区中心效果图17、农业产业园效果图18、生态农园效果图19、国际花卉园效果图20、生态景观效果图21、滁州文化园效果图22、生态接待设施效果图琅那山大生态新农村实验区概念性规划第 一 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范围琅那山大生态新农村实验区位于滁州市琅那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西南部,在南谯区属施集镇(原花山乡)范围,总规划面积约17平方千米。二、规划依据(-)国家政策法规 中共中央中发(2004)、(2005)、(2006)、(2007)一号文件 党的十七大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条例 国家发改委:政府支农政策指南(2006,2007)财政部:2008年重点扶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二)地方政策法规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实施意见 安徽省旅游条例 滁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镇规划工作指导意见(三)其它技术规范及规划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旅游规划通则 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 安徽省生态旅游规划琅那山大生态新农村实验区概念性规划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滁州市2006-2010年农业主导产业及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规划 滁州市林业“十一五”发展计划 滁州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滁州市南谯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案 琅珊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三、规划期限 近期:2008年-2010年(重点突破期)中期:2011年-2015年(快速推进期)远期:2016年-2020年(持续发展期)四、规划背景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逐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2004年10月,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改革步伐。这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新格局。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并确定125个示范镇,1133个示范村,优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包括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龙蟠村。滁州市委、市政府出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镇规划工作指导意见明确“百村十镇”总体规划。南谯区委、区政府制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提出“试点以村为单位,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新村镇,为全区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并于2007年初开始将龙蟠村作为新农村建设实验区。“十五”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努力实施“东向带动”的发展战略。安徽省将旅游业列为全省“861”行动计划中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五、规划依托理论 科学发展观理论;生态文明理论;跃进式发展理论;琅那山大生态新农村实验区概念性规划 科技创新理论;区域带动发展理论;地方新农村建设推动理论;项目带动理论。六、规划指导思想、思路和目标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引下,依靠滁州市委、市政府及南谯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发扬小岗村“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依托项目区自然生态资源,以生态文明等理论为指导,以拓宽优化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为要求,以实践循环经济原理为抓手,以构建绿色产业链为突破口,打造一个以大生态、大经济互相融合为本质特征的集现代生产、生活、科研、接待和宜居地为一体的理想发展环境,创造一个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以生态大观园、绿色新乡村为特色的新农村实验区。按照合作共赢和项目带动的理念,充分调动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共同参与的积极性,探索一条缩小三大差别、城乡携手联合发展的新路子,和具有推广价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崭新模式。通过科学合理、高起点和具有前瞻性的统规划,采取保护和提升自然环境,建设优化人文环境,因地制宜,综合、滚动、支撑、适度开发的办法,逐步建立起以现代农业为标志的有机农业、精品农业、规模农业等 体化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以现代旅游为标志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度假、健体疗养、政务、商务接待、会议论坛等 体化的大旅游产业体系;以农业、林业、旅游、文化等产业科研成果试验推广为标志的高智力人才集聚基地;以和谐社会、生态环境为标志的二十一世纪新型社区。七、规划原则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原则;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原则 生态安全与崇尚自然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原则;乡土原则;以人为本和人性化设计原则;经济效益原则。八、项目意义琅那山大生态新农村实验区概念性规划 创新发展理念,寻找新农村建设可以推广的成功模式;树立机遇意识,抢占新农村建设的制胜高地;培育复合产业,开辟增加农民收入的多个途径;推进城乡融合,打造乡村都市,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以生态经济开发为前提,充分利用荒滩岗坡等未利用的土地,树立新农村建设中科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土地的典范。发挥示范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贯彻落实东向战略,吸引长三角人才汇集创业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拓展琅珊山生物圈层;扩大琅珊山旅游功能,实现单一的游客观光向观光购物休闲度假转变。琅那山大生态新农村实验区概念性规划第二章项目概况与发展环境一、地理位置项 目 区 占 地 面 积 约1 7平 方 公 里,地 处 东 经118。0735118。18,21、北纬32。151732。2:49”之间,位于滁州市南谯区境内的琅那山风景名胜区西南部,与著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琅哪山相连。二、区内情况(-)区划与人口项目区涵盖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龙蟠村、河东村、黄石坝村3个自然村,2 9个村民小组,共计有居民950户、3551人。(-)居民收入项目区内居民收入水平较低,2006年居民人均收入约2500元。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粮食作物种植、家禽家畜养殖、经济作物种植、外出打工为主,其中种植业、养殖业收入占60%左右。(三)农业基础项目区现有基本农田7500亩,其中旱地350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各种林地10000亩。农 也处在自然状态,经济较为落后,2006年耕地平均每亩产值仅为1000元左右o三、地质地貌项目区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砂页岩构成,与琅哪山山体一脉相承。山脉边缘凹陷盆地和阶地上分布有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红色砂砾岩。山坡坡度平缓,沟谷发育,山体溶岩地貌普遍岩溶化。项目区域属于典型的江淮分水岭丘陵地带,地形以山、岗、冲、坪为基本特征,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110米。四、水文气候项目区水文地理位置,属长江流域滁河水系清流河支流小沙河上游,面积坡度230dm/km2左右。水土保持良好。现主要有三岔河、龙丰水库、毛草岭水库、红花桥水库、大英洼水库等水源。区内溪涧众多,但枯水期在一年之中占6个月,梅雨季节的3-6月份降水充沛,其余月份多接近水量断续期,因此区内可利用地表水多用于景观蓄水与农业灌溉用水。区内的地下琅那山大生态新农村实验区概念性规划用水来自碳酸钙裂隙和山体排水形成的地下河为主,多由地层古生界的褶皱渗水和承压水盆地,层位分部在地下4米深处的分化层。本区内地下水以碱性水为主,水质矿物质丰富,偏硬,须净化分析处理,可饮用。项目区属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光照充足,由于植被覆盖,故而夏季气候湿润、爽宜。气温的时空分布随高度的变化比较明显,年平均气温1617摄氏度,年 降 水 量1200 1300毫米,春夏雨季雨量占全年的85%。全年无霜期在240250天,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天气形势多变,且地形地势多样,但冷暖气流由于丘陵为屏障,活动较小,风雨量稳定。五、土 壤生物红壤是本区内的主要土类,包括潮土、粗骨土和石质土三种类型。潮土:这类土壤受地下水影响大,遇旱机会少,质地砂粘适中,保水保肥性能好,适耕期长,适种性广,肥力较高,是农业生产较为合适的高产土壤。但在接近河流低洼地段,因地下水位过高,土地粘湿,有较好的培植经济作物潜力。粗骨土:这种土壤基本不能生长作物。宜退耕还林,保蓄水土,防止侵蚀,逐步变荒地为林木基地。石质土:土层石砾含量达65%以上,不能农用,只有封山育林,选种耐瘠喜酸树种,培植牧草固土。项目区森林植被系琅郡山森林公园余脉。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带,自然植被、次生林及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