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大学期末版考核题库500题(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题库500题 含答案一、单选题1 .根据本人意愿,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退出企业工作的人事调整活动称为()。A:辞退B:调动C:辞职D:其他答案:辞职2.人事调整是指企业根据工作需要和为达到对员工适才适用,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 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手续改变(),重新确立员工的工作单位或工作岗位的活动。A:员工能力B:员工的隶属关系C:员工的所在区域D:其他答案:员工的隶属关系3.按员工工龄的长短和每一工龄应计的工资额来确定的工资称为()。A:奖励工资B:职务工资C:技能工资D:年功工资答案:年功工资4.设计工资等级制度的原则有()。A:6 个B:5 个C:4 个D:3 个答案:5 个5.企业建立托儿所、浴室,设立医疗单位属于员工福利的()。A:改善职工生活的项目B:职工文化娱乐项目C:提供各种经济性的福利服务项目D:教育培训福利答案:改善职工生活的项目6.在员工报酬的各部分中,职工均能享受,与其贡献关系不太大的利益是()。A:基础工资B:津贴C:奖金D:福利E:保险答案:福利7.按照技术复杂程度及劳动熟练程度划分等级和规定相应的工资标准,在以员工所达到 的技术水平评定技术等级和标准工资的工资等级制度是()。A:技术等级工资制B:能力资格工资制C:职能工资制D:工作工资制答案:技术等级工资制8.岗位技能工资从本质上说是()中更为规范的一种具体形式。A:能力工资B:工作工资C:结构工资D:其他答案:结构工资9.对于不可能到企业就职的高素质人才,企业可采取兼职、讲学、咨询、技术入股以及 联合进行课题攻关等方式,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为企业所用。这种做法是()。A:招聘人才B:借智引才C:成果转化引才D:引“资”引才答案:借智引才10.工资等级制度有()类型。A:5 种B:4 种C:3 种D:2种答案:4 种11.关于人才流动的必要性,国外学者作了不少研究,其主要理论有()。A:5 种B:4 种C:3 种D:2种答案:4种12.人事调整的意义大致体现在()方面。A:5 个B:4 个C:3 个D:2 个答案:3 个13.列出考察项目,将员工两人一组进行对比,评出优秀者,确定为晋升人选的方法是()。A:主管人员评定法B:配对比较法C:升等考试法D:评价中心法E:不确定答案:配对比较法14.各部门一般员工的降职由()核准。A:董事长B:总经理C:人事部门D:董事会答案:人事部门15.经过考试取得晋升资格的方法称为()。A:主管人员评定法B:配对比较法C:升等考试法D:评价中心法E:不确定答案:升等考试法16.()是计量劳动和计算劳动报酬的基础,但不是唯一依据。A:工资等级制度B:工资形式C:工资政策D:发放方式答案:工资等级制度17.人力资源的调整既要着眼于内部,充分发挥企业人才存量的作用,同时也要着眼于外 部,善于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这体现了人事调整的()原则。A:依法调整B:有利于生产经营C:适才适用D:内外并重答案:内外并重18.报酬的差异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这体现了报酬的()功能。A:补偿B:激励C:调节D:凝聚答案:调节19.人类特有的,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为了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称为()。A:欲望B:动机C:行为D:其它答案:行为20.实行工作工资制的企业在评价工作时,要 按 照()的原则。A:只对人不对工作B:对人C:只对工作不对人D:其他答案:只对工作不对人21.企业通过制定公平合理的报酬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体现了报酬的()功 能。A:补偿B:激励C:调节D:凝聚答案:凝聚22.把构成工资标准的诸因素,分别规定工资额,然后再组合成标准工资的工资制度是()OA:能力工资B:工作工资C:结构工资D:岗位技能工资答案:结构工资23.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带薪疗养、休假,发放的员工制服等项目属于()。A:改善职工生活的项目B:职工文化娱乐项目C:提供各种经济性的福利服务项目D:教育培训福利答案:提供各种经济性的福利服务项目24.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由国家人事部门制定的全国统一的职务名称序列一览表称为()A:岗位名称表B:职务名称表C:岗位规范D:职位说明书答案:职务名称表25.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通常分为()大类。A:5 个B:4 个C:3 个D:2个答案:2 个26.按完成职务的能力决定工资,即职工的能力只限于所从事的业务所需要的能力,对这 种能力的价值进行判断,并确定相应的工资的工资制度是()。A:技术等级工资制B:能力资格工资制C:职能工资制D:工作工资制答案:职能工资制27.人才从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流动,从人才闲置的地方向人才急需的地方流动,从效益 差的地方向效益好的地方流动,以促进人才供需关系的平衡。这体现了人才流动的()原 则。A:以事业需要为中心,用人所长B:合理流向C:最佳社会综合效益D:自主自愿E:其他答案:合理流向28.在企业内部各类、各级职务的工资水准上,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按贡献分配的原 则,不能搞平均主义的“大锅饭”。这体现了制定工资标准的()原则。A:公平性B:竞争性C:激励性D:经济性答案:激励性29.报 酬 通 常 包 括()方面。A:4 个B:3 个C:2 个D:1 个答案:2 个30.员工通过劳动取得的报酬来补偿在劳动过程中的脑力与体力的消耗,以恢复劳动能 力。这体现了报酬的()功能。A:补偿功能B:激励功能C:调节功能D:凝聚功能答案:补偿功能31.在员工报酬的各部分中,根据职工特殊业绩或根据企业经济效益状况给予的额外报酬 称 为()。A:基础工资B:津贴C:奖金D:福利E:保险答案:奖金32.在员工报酬的各部分中,()是工资的政策性补充部分。A:基础工资B:津贴C:奖金D:福利E:保险答案:津贴33.员工报酬通常发挥()方面的功能。A:4 个B:3 个C:2 个D:1个答案:4 个34.员工福利通常包括()方面的内容。A:5 个B:4 个C:3 个D:2 个答案:4 个3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基本需要即最低级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会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答案:生理需要36.对具有特殊才能或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不受年龄、学历、经历等条件的限制,越级 加以晋升。这 是()。A:破格晋升B:内部晋升C:常规晋升D:外部晋升答案:破格晋升37.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称为()。A:动机B:欲望C:需要D:目标答案:需要38.()是支配人行为的直接动力。A:动机B:欲望C:需要D:目标答案:动机39.在管理中,对员工不正确的、不合理的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不断受到抑制和削 弱,从而消失,这 称 为()。A:积极强化B:消极强化C:正强化D:负强化答案:负强化40.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层次。A:6 个B:7 个C:5 个D:4个答案:5 个41.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满足方式,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 展。这体现J需 要 的()特性。A:对象性B:多样性C:可变性D:社会历史性答案:社会历史性42.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工作绩效、人的能力与激励之间的关系为()。A:工作绩效=能力+激励B:工作绩效=能力X激励C:工作绩效=(能力,激励)D:工作绩效=能力/激励答案:工作绩效=(能力,激励)43.在多种动机同时存在的结构中,真正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A:辅助动机B:主导动机C:生理动机D:社会动机答案:主导动机44.动机对于人的行为有()机能。A:6 种B:5 种C:4 种D:3种答案:3 种45.动机的产生以()为基础。A:需要B:目标C:行为D:没有基础答案:需要46.在管理中,可以针对行为结果,给予不同的外部刺激,使行为结果对动机起反作用,从而达到控制行为的目的,这种方式称为()。A:激励B:鼓励C:强化D:其他答案:强化47.人的动机有多利i,同一行为可能具有多种动机。这体现了动机的()特性。A:外显性B:单一性C:内隐性D:多样性答案:多样性48.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会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答案:自我实现需要49.当遭到挫折后人会产生强烈的反抗心理,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以此发泄受挫后的不 满和愤怒,以实现内心的平衡。这 称 为()。A:坚持行为B:调整行为C:回避行为D:放弃行为E:对抗行为答案:对抗行为50.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起始于()。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社会救助D:医疗保险答案:社会救助51.当发生战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异常情况时,人的需要结构模式会是()。A: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B: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C:社会需要占主导地位D: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答案: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52.由部门主管根据考察项目对晋升对象进行评定的方法是()。A:主管人员评定法B:配对比较法C:升等考试法D:评价中心法E:不确定答案:主管人员评定法53.企业员工的工作岗位、技术职称、工资等级、技术等级、工作条件由低层次向高层次 的变动称为()。A:升职B:晋升C:调动D:变动答案:晋升54.降职的首要程序是()。A:人事部门发布公告B:企业用人部门提出申请C:人事部门对申请进行研究D:人事部门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答案:企业用人部门提出申请55.企业进行人事调整应遵循的原则有()方面。A:5 个B:4 个C:3 个D:2 个答案:4 个56.以下理论从如何更好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一条曲线的是()。A:卡兹的组织寿命学说B:勒温的场论C:库克曲线D:中松义郎的目标一致理论E:其他答案:库克曲线57.与晋升制度配套的制度大致有()方面。A:5 个B:3 个C:2 个D:6个答案:3 个58.()是退休的一种特殊方式。A:离职B:辞退C:离休D:休假答案:离休59.人们期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称为()。A:动机B:欲望C:需要D:目标答案:目标60.企业员工晋升要遵循()程序。A:5 个B:4 个C:3 个D:2 个答案:4 个61.工资标准又叫()。A:工资规则B:工资级数C:工资率D:其他答案:工资率62.通过晋升,不仅能使员工的能力和职位的要求相适应,还能促使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 务专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提高。这反映了晋升()的功能。A:是避免本企业人才外流的重要手段B:是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C:有利于合理使用人才,实现适才适用D:有利于保持企业各项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答案:有利于合理使用人才,实现适才适用63.人的行为受挫后,不肯正视挫折,而采取回避、掩饰、推脱、转嫁等做法,以维持自 己的内心平衡。这 称 为()A:坚持行为B:调整行为C:回避行为D:放弃行为答案:回避行为64.激励过程从引发人们行为的最基本的源泉()开始。A:动机B:欲望C:需要D:目标答案:需要65.需要具有()特性。A:6 个B:5 个C:4 个D:3个答案:5 个66.对于自尊心、荣誉感特别强的人,在由于失败、失足、犯错误而受人冷落和歧视时,其需要结构模式可能为()。A: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B:安全需要占主导地位C:社会需要占主导地位D: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答案:尊重需要占主导地位67.需要的产生与满足,往往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经历需要满足不满足 需要,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反复地持续性的周期运动。这体现了需要的()特性。A:对象性B:多样性C:可变性D:周期性与持续性答案调期性与持续性68.辞退对于员工而言是 一 种()。A:奖励B:鼓励C:惩罚D:警告答案:惩罚69.劳动保护的意义体现在()方面。A:5 个B:4 个C:3 个D:2 个答案:3 个70.一般来说,空气相对湿度适宜为()。A:90%左右B:80%左右C:75%左右D:60%左右答案:75%左右71.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这项规定构筑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A:劳动法B: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C: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D:失业保险条例答案: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72.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A:生育保险条例B:生育保险法C: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